虚心和心虚
文\李玲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要想事业取得成功,没有众多的人来帮忙,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要赢得众人帮忙,这个“好汉”如果没有虚心的态度是不可能聚拢其他“好汉”的。
虚心是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一种可贵的品质。由于知识和学识背景不同、阅历与经历不同,每一个人都有许多方面肯定是技不如人、学不如人、识不如人,因此,谦虚地向别人学习和请教,是走向成熟与成功的最快捷径。在学习与请教的过程中,是虚心的还是懈怠的,是谦逊的还是倨傲的,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与素养。虚心不仅仅是一种人格魅力和美德,更是一种成功的必备要素。

一个企业或团队带头人的虚心态度是一种珍贵的资源,它能成为众人的一种高于财富分享的精神福祉,能够起到招贤纳士、凝心聚力的作用,还可以达到言路大开、广纳谏言、纠偏避过的目的。所以,时刻保持虚心的美德,永远是我们人生路上一种向上向好的营养资源和价值力量。

“虚心”这个词汇倒过来说便是“心虚”。心虚是一个人的心理作用和投射反应,古人云:“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一个人不心虚,平常日子就要不做亏心事,就要像古人所说:“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不愧亦为不亏,而不做亏心事的前提就是时时理性,处处虚心,不与人为敌,不放纵自我,因此也就不会动歪心思去做亏心事了。一般情况下,虚心的人不会心虚,但心虚的人有时候也会扮“虚心”,用“虚心”掩盖自己的“心虚”,蒙蔽不知情和不知底细的人,到头来,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生命的价值和收获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虚心的长度与程度上,而生命的饱满度和幸福度则很大程度体现在不心虚、不担忧、不烦恼的维度与向度里。

在人生的长河中,虚心的美德就是“精神存折”,是人生赢得高光时刻的起点,永远值得我们持有、贮备和坚守;心虚是技不如人或心亏于人的一种情绪反应,我们要把这种负能量永远排斥在外,不让它消耗和透支我们内生的正能量,啃噬我们的良知与善意。把“心虚之根”从心里头拔掉和清除出来,腾出位置,让健康、向上的信念和虚心谦和的美德移植和扎根在心田上,让它焕发出无限的光彩和无穷的魅力。


作者简介:李玲,甘肃新乐集团董事长,张掖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全国劳动模范。

【向“都市头条”选送的文章是西部人文学、1号文化总网最优秀的文章。欢迎您参与,投稿。
(投稿邮箱:3340661588@qq.com)
请关注下面的二维码,您的大作才能登上面向全国发行的《西部人文学》杂志。谢谢。】

[都市头条]

[西部人文学编辑部]

[1号文化总网]

本文编辑:紫云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