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债【小小说】
文/黄学友
金宝从广州淘金回到这座小城,引起了许多人的热议。有人说他在外边发大了,可他的腰包里到底有多少钱,并无人知晓。
金宝年近五十,体态略肥,满脸福相,浑身上下穿的全是名牌,手指上的金镏子明晃晃耀人眼目,只是走路的姿势有些夸张,流泻出的目光有些迷茫。
金宝信奉“人过留声,雁过留名”的说法。他认为,钱再多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只有多做好事,多做善事,才能流芳百世,靑垂千史。
他听说县里要新建一处车站,就找到县长说,为建车站我愿捐献20万元钱。县长听了极为高兴,和他亲切握手,并表示衷心感谢。可他提出来一个条件,说车站建成后,要命名为金宝车站。县长说,捐款是好事,可车站名不能以个人名义命名。金宝走了,当然款也没有捐成。
他听说县里要建文化广场,于是就找到县文化局长说,为建广场,我愿捐献50万元钱。局长极为高兴,和他亲切握手,并表示衷心感谢,可他却提出了一个条件,说广场建成后,,要命名为金宝文化广场。局长笑了笑,婉言拒绝了,自然,捐款的事又没成。
他又听说,一个偏远的小村,要建一处学校,可因缺少资金而迟迟没有动工。他赶去找到校长说,为了山区里的孩子,为了建学校,我愿捐款100万元钱。校长极为高兴,和他亲切握手,并表示衷心感谢。可他却提出了一个条件,说学校建成后,要命名为金宝希望小学。校长思忖再三,最终还是答应了。他很快就把100万元钱送到了校长的手上。在校长接过钱时,身边的一个孩子,用一种渴求、明亮的眼神盯着他,这孩子是校长收养的孤儿。 
有了钱学校建设马上动了工,工程进展也十分顺利。竣工后,学校要举办剪彩仪式,校长把金宝专门请了来,当他来到校院门前时,他看到了竖在大门旁那块精致的木牌,上面书写者“金宝希望小学”6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顿时,他觉得自己的形象高大了许多。校长领他参观了新建的教室、办公室、学生食堂,还让他亲自剪彩。
自此以后,学校里不管是有重要活动,还是遇到盛大节日,校长都把金宝请来,让他当主宾,坐上席。金宝也不谦虚,自感受之无愧,俨然一副主人的样子。金宝常给学校提一些意见和建议。一次,他建议校长为自己塑一座雕像,立于校园中央,好让所有师生牢记他的功德,校长思忖再三,还是没有答应。
后来老校长退休了,又换上了一名年轻的新校长。新校长一上来就忙于教学改革,提倡学生素质教育,同时对校园进行了综合治理。不知新校长是忙,还是什么原因,他很少与金宝联系,除了校园的大门前仍然挂着“金宝希望小学”的牌子外,学校有什么活动也不再请金宝参加。对此,金宝表示出了极大的不满。他认为:当初自己捐款建起了这座希望小学,自己就是学校的功臣,历届师生就不能忘记自己,应该牢牢记住自己。有几次,他甚至到学校里去闹在师生中引起了不小反响。
一次,他刚到学校闹完回家,一个年轻人手里提着一只精致的密码箱出现在他的面前。年轻人轻轻打开密码箱,把100万元钱放在金宝面前的桌面上。然后用锐利的目光望着他说:“当初你为建校捐资100万元,在全体师生的心中立起了一座丰碑,但不能成为你一生的心债,现在我把这笔心债还给你,算两清了。” 
年轻人走后,金宝望着桌面上的一堆钱茫然失措。他觉得年轻人的目光像在哪里见过,想了很长时间,他想到了当年的那个孤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