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恩无怨便是德”,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走着走着就散了......
原创 金谋
为人处世中,要时常提醒自己一句话:“不要因为一点错,就忘记对方所有的好”。对亲人,对朋友,对同事都是如此。因为我清楚地体会到,没有人的付出是无缘无故的。

每天坚持为你煲汤的人,一定是因为很心疼你的身体。如果哪一天汤的味道咸了,你可以说,亲爱的,明天的汤可以淡一些吗?而不该说,你怎么连个汤都煲不好。如果你把客套和文明用语都用在陌生人身上,把坏脾气和粗暴用在了对你好的自己人身上,虽然你不是故意,难道这种怨,这种悔,不是违背了你们那份初衷?当时说好的无怨无悔呢?

每天顺路送你上下班的同事,一定是因为把你当作朋友,而不仅是因为顺路。如果哪天他不能送你了,你可以想别的办法,而不该指责他为什么今天不载着你。你也不要为此就心生别扭,也不要下次找茬不上这位经常送你的朋友的车,你心中那份面子和自尊,其实也是一种自卑呢。你没有车的自卑和被拒绝的自卑,都会让你更加不如意,这就是因果。

那个曾经多次借钱给你的人,救人危难的心是这样被伤害的:就因为自己有一次手头确实不宽裕,没有及时的再次借给你钱,或者就是因为欠钱没有还,就被你四处说坏话,说自己人品不好如何如何,这种间接的传播,总会更加变形变味的让人形象受损,也会透风被得知。那么,换做你,作为那个借钱给别人的人,还会再次借钱给这个“别人”嘛?

一位乐善好施的老板,喜欢排场和面子。如此,却得罪了不少人。在招待朋友、宴会宾客之时,就因为人多嘴杂,众口难调,照顾不到所有人的面子,结果引来酒桌上直接和间接的怨言,结果自己里子没了,面子丢了。你应该去设身处地想一想,人那么多,每人去应酬一句话,对于主人来讲,就是很大工作量,真的是照顾不周,不是人家刻意怠慢你呢。

......

如此种种,被伤害的人倒被污蔑成了坏人,难免发出人心不古的感慨:“人有时是真的挺没意思的,自己无意的,偶尔的,情况不允许的这种'不好',就被人背后说各种的不是,说得好像自己真的是个狼心狗肺,可事实上自己一直觉得是问心无愧了。”甚至直接骂一句:“狗不能喂的太饱”,来疏解发泄自己无辜被污蔑的忿恨。

其实古人早就总结了:“恩不可过,过施则不继,不继则生怨;情不可密,过密则不继,不继则生隙。”也许,这才是真实的人性。正是因为这是人性,古人又做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精辟阐述。

别人的好对你来说就像一颗糖,可能吃了就没了,但你应该记住那一刻在口中的甜蜜。如果哪天他犯了错,可能那种味道会变淡,但它不该像一道疤痕一样留在你的身体里。

这个世上,本就没有什么理所应当。所有人的诚意和关心,都是出于浓浓的善意或者爱。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亲生父母,没有谁能够无条件地包容我们,也没有谁可以一直无条件地对我们好和付出。

无论是恋人还是朋友或家人,比起责怪,更要学会互相体谅,这也是人生的必修课之一。永远不要因为对方做错一点事情,就忘却过去的日子里,他是怎样对你好的。不要做让自己日后失去他的时光里,想起来后悔莫及的事情。世界虽大,良人不多。多想一想对方带来的温暖和给予的爱,闪亮的日子总是多过黑暗。

古人云:“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可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只想得到从不付出,占尽他人便宜。你帮他,视为理所当然,你让他,永远得寸进尺一朝穷困潦倒时,从不换位思考,只知道无休止地索取,从不顾念别人,就只顾自己的利益,求人帮助把好话说尽,一旦飞黄腾达时,趾高气昂,把别人的资助恩情抛之脑后。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忘恩负义者,就像你伸手把食物送进他的嘴里,他却想连你的手一起咬下”。这类不懂感恩的人,着实可怕,没人品,没有良知,你帮助他,他只会考虑自己,你信任他,他只是在利用你,身边有此类人,一定要远离。

旧恩无怨便是德。做人一定要厚道,一分厚道一分福。一个人,人品是底子,行为是面子,只有底子好,面子来映衬,人生才有更多的可能。人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才是让人喜欢的善良人品。

金谋,河北人长住北京,高级注册策划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