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雷志帆)最近,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人民检察院干警李正涛频频亮相,颜值“爆棚”,先是在洛阳市检察系统“出彩洛检人”评选中公开演讲,后是在全县政法系统英模学习教育大会上慷慨陈词,后又在县院全体干警会上抒发感怀。听着他发自内心的朴素话语,沿着他走过的平凡轨迹,探寻他内心的真实世界,答案渐渐地清晰和明朗,不一样的形象顿时就在大家眼前伫立了起来。


“只要真诚,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怀着对检察事业的热爱与憧憬,2005年他通过招录考试,成为检察大家庭中的一员,可当走进检察院控申检察科,接触到一个个信访案件之后,他有了一种心理上的落差,原来检察官竟做如此繁琐而又普通的事情,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看到这里的领导、同事待上访群众如亲人,不仅嘘寒问暖,端茶倒水,而且将心比心,不厌其烦地化解一件件上访信访案件,作为从普通家庭走出来的孩子,他知道“事求人者难”的感触, 看到一双双渴望帮助的眼神,看到身边热情接待的身影,特别是自己经手办理的一件很普通的信访案件后,信访人竟然在赶集时专门给他送来了时令的一大袋嫩玉谷穗,以表谢意,他这才明白,自己的职业也有荣誉感,只有从群众利益无小事入手,办好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就是一名检察干警自我价值的最好体现,他认为,只要真诚,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这件事后,他从原来的落寞变得积极主动,从一般的登记释法变成主动下访、上门化解。他发挥自己当过八年教师的优势,因“案”施策,因“访”化解,文化程度低的,就举例子、打比方,用他们能听懂的语言释法说理,有时部分信访人出于信任,竟然带着自家邻居或者亲戚找他咨询法律事宜;对部分有偏执倾向、甚至精神障碍的老信访人,耐心倾听,真情感化;对刑事申诉中发现的确有错误的案件,坚决依法办案,在对郝某某申诉案件办理中,经他与科室同事们一道认真复核,实地调查,有理有据有节提出抗诉意见后,申诉涉及的被告人由原来的一年三个月的刑期改判为七年有期徒刑。因信访工作突出,他先后获得市院多次嘉奖和三等功奖励,所在的控申检察科连续四届蝉联国家级“文明接待室”荣誉。
“针落地的声音,似乎都能听到”
2019年检察体制改革,他到第一检察部工作。面对崭新的工作,全新的领域,为了尽快转换角色,尽快成为办案的行家里手,他与书作伴,新修订的刑法、刑诉法、司法解释等等都是案头的必学书籍,加班加点学,挑灯夜战学,乐此不彼地汲取业务技能知识;他与学习网结缘,中国检察官网络培训学院、河南公务员网络培训学院,特别是每月必上的“检答网”,更是他自我“充电”的丰富矿藏;他主动拜师,虚心向资深同行请教,不耻下问,很快,不到一年的功夫,他顺利挑起办案的重担,从办案辅助人员,成为独当一面的员额检察官。
一次去看守所办案回来,他不无感慨地对同事说起自己的感受,“当时对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说法释法教育时,嫌疑人一声不吭,静静地听着自己的讲解,针落地的声音,似乎都能听到!”
同事听后戏谑地说他:“可能是你说到他的心坎上了吧!”
他略有深思地回应道:“这,或许就是法律的力量吧!”

“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
直面问题,敢于碰硬、善于碰硬,从他参与办理的系列涉黑恶势力犯罪案件上就可以看的出来,特别是在参与办理李某宽等41人涉黑案件时,当时以检察长为核心的办案团队仅有9名干警,而面对的又是涉案人员多、涉及罪名和违法事实、犯罪事实多、诉讼环节多、法律适用问题多等情况,他没有退缩,没有畏惧,没有叫累,在成立的临时办案党小组指挥办案、攻坚克难堡垒作用的带动下,作为党员干警,他同时发挥着一面旗帜的作用,带头奋战在办案一线,每天加班加点,阅卷宗、提讯人、制文书、查资料。提前介入指导侦查,退补侦查完善证据,检察建议“打财断血”,甄别区分18名为一般刑事犯罪,大量以案释法,促成认罪认罚从宽,所有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过程,都有他的身影,他的奔波。他认为,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越要坚决的拿下,不仅是对自己的考验,同时越能磨砺自己,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当连续四天的当庭支持公诉程序结束后,被告人41名中就有37名当庭认罪认罚,他这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职业的价值感、荣誉感和神圣感再一次从他心头油然而生。
路,还在脚下延伸,未来更可期待。他最欣赏的还是《西游记》主题歌的一句歌词:“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作为肩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重任的检察官,他清醒地知道,惩防并举,任重道远,参与治理,义不容辞。为此,干警李正涛同志正同广大宁检人一道,站位发展新阶段,一如既往高擎法律利剑,铲除邪恶腐败,守卫一方稳定,为更高水平的“法治洛宁”“平安洛宁”建设竭忠尽智,砥砺奋进,奉献出火热的青春和磅礴的力量!
【编辑 赵萌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