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神菩萨感恩旳传说
戴永久
一日,火神菩萨领了玉帝圣旨——到凡间来纵火。只见他出得南天门,驾上祥云,直奔下界而来。行至南通地界,他飘然落地,化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疯疯颠颠地向目的地赶去。
再说通往南通的官道上,一位衣着华丽、举止文雅的年轻人,坐在独轮车上优哉游哉。行进之间,猛抬头发觉车前方有一位蹒跚老人,拄着拐杖,跌跌绊绊,吃力地向前移行。车上的年轻人不觉心生怜悯,他毫不犹豫地转身下车,急步赶到老者的面前,礼貌地向老人躬身道:“敢问老丈,孤身一人,前往何方?”
老者止步答道“多承相问,小佬儿去南通办点小事。”
“有缘千里来相遇,我二人正好同路,我看你年高体弱,行动不便,于心不忍。若不嫌弃,不如你我二人对调一下,你坐我的车,我来步行,这样相互结伴照应,岂不更好。”
老者谦恭地说:“今天遇上你这样心地善良、怀有恻隐之心的贤人,实属三生有幸。俗话说‘无功不受禄’,你我素昧平生,我坐车,你步行之事,万万使不得!”
年轻人笑道:“说来也不怕老者笑话,我年轻力壮,坐车子久了,反而感到腰酸腿痛得不舒服,真的是想下来走走,活络活络筋骨。” 说罢就不由分说地将老人扶上车,自己跟在车后,快速向前奔去。
一路上,只顾赶路,加之人车相隔,不便交谈,转眼间,不知不觉,已到南通城外。行至三岔路口,年轻人小心翼翼地将老者扶下小车,心怀歉意的招呼说:“老人家,南通已到,恕不远送。”
老人下车后感激道:“请问少爷尊姓大名,家居何处?说不定哪年有缘再会,也好报答一二。”
年轻人报出姓名住址后,老者不觉大惊失色,原来这家正是圣旨所列失天火第一户。这该如何是好?火神双眉紧皱,心潮起伏,事在两难。放火吧,多么心地善良的一个小伙子啊!人心都是肉做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放火烧恩人全家,于心不忍;如不去纵火,寻私枉法,后果更是不堪设想,自遭天遣不谈,恩公家也难免遭劫。
火神爷毕竟是玉帝驾前德高望重的老臣,他平日里老谋深算,天理、国法、人情烂熟于心,处世圆滑通达,遇事审慎周密,办事滴水不漏。他思忖再三,不慌不忙地对年轻人说:“天色不早,你不如赶快回去,抓紧将家中值钱的东西尽数搬至屋外暂存!”
年轻人问为什么?老人装聋作哑地问:“你说我说了什么?你说我说了什么?” 年轻人又将他讲的话重复了一遍,他也不答话,只是点头催逐年轻人快走。
年轻人见老人讲得恳切,到家后,不顾众人反对,即刻吩咐家人火速将家中值钱的物件尽数搬到了室外。一时间,家眷们“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乱纷纷地哭成了一团。
忙乱中,人们只顾搬运值钱的细软,一些零散的用具也就无暇顾及。东关厢內的中柱上挂有一把小秤,大家认为值不几个钱,就没有动它。哪知天黑之后,几只讨厌的老鼠爬上爬下寻找食物,见到扣秤砣的绳子也不分青红皂白地啃咬起来,三下五除二将绳子咬断,铁秤砣垂直坠落下来,不偏不倚正巧砸在中柱下的石基上,硬碰硬,迸溅起的火花飞落到地面的乱草上,天火接上凡火,顷刻间浓烟滚滚,火势迅速蔓延。
突然间,忽又狂风大作,只见火趁风势,跳跃前行;风助火威 ,熊熊烈烈,越烧越旺。巨大火苗形成的热浪灼得人们不敢近前,从四面八方赶来救火的人们望火悲叹,束手无策。就连特地从南通城赶来增援的两条“洋龙”忙乱中竟不能出水,眼睁睁地看着将诺大的一座院落化为了灰烬。
年轻的主人看着几代人苦心经营的宅院付之一炬,不免伤心落泪,再看看身边搬出的细软,打心眼里感激老者的苦心告诫和先见之明。
再说火神菩萨见目的已达,会心一笑,化作一道清风,上天复旨而去。
虽然这个故事有眉有眼,令人唏嘘不已,但是依旧不脱借鬼神讽喻的窝臼。本是通情达理的年轻贤者,习惯善行善举,然而在善纳忠言方面岀了纰漏。所谓天火,是潜藏在防火措施不够严谨环境中的祸种,一但条件成熟,立马祸起。老鼠啃咬秤的毫系,说明毫系比它物更有滋味,磨牙更痛快;之所以毫系有滋味,证明平日使秤过于频繁,较多沾染人手的油渍。朝夕不离的杆秤,虽不值几个钱,但与人的关系十分紧密,不可分离。如果秤是人,具有思维和情感,那恨不恨主人呢!偶然中的必然,道理深入浅出,价值关系并不都是用钱来衡量的。即便贤者,也应谨慎对待。

个人简介:
戴永久,男,汉族,194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曾任小学教师,5个乡镇党委书记和县、市两个部门负责人。2004年退休后从事文学习作先后在"江苏生活快报""江苏散文报""山西科技导报""泰州晚报""姜堰日报""溱湖""罗塘"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等文学作品100余篇。现为江苏省作协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