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连朝

1984年在二中就读时的同班同学郭凤舸加了我的微信,进行了跨世纪的视频通话,真是太令人感动了。按我们离开二中的1988年算起,也三十三年了。看着曾经年轻的自己,看着曾经战斗在一起同样年轻的同学,真是百感交集!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南德民,那时候跟着丁鸿才同学搞音乐,引吭高歌,风度翩翩,大有文艺青年的范!后来我们又在一中一起复过课,与江绍国、侯家旺等同学一道搞美术。大概是九九三年、九四年左右的样子南德民同学终于考上了大学,目前正在从事美术设计装潢事业,可谓事业有成。

这是我和崔德平同学唯一的一张二人合影,没想到却是郭凤舸同学今天给提供的。崔德平同学,1983年春夏之交当同学开始算起,至今已有三十八年了,毛主席说过“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想想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八年。从摇鞍镇中学到临西二中、临西一中,再到邢台师专,1991年除了侯明申同学迎接的我之外,第一个到我所在的118宿舍里叙旧的就是崔德平了。此后1993年他到南大郭代课时,我专程看过一次。2009年马友生父亲去世时,我和刘德斌吊孝回来碰到从邢台赶过来吊孝的他和江一亭等同学,在路上匆匆说了几句话,后来通过几次电话。直到2019年5月我到邢台五中培训时,与他、付涛、金明刚和姜秉正做到九龙饭店小聚,可谓历尽沧桑,相见时难别亦难。

看着校领导与学生会团委班干部的合影及崔德平同学和徐春明同学的合影,心里更是令人激动不已。不早说同学们各奔东西了,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中的营盘学校也是面目皆非,老师更是东一个西一个,看到这些合影揪心不已。恨不得时光倒流,或者时间永远定格在那一刻。同学啊同学,你还记得我吗?年过半百的人了,再回忆二中就读时的峥嵘岁月,实在是一种心灵的拷问。

这副照片是郭登禹郭主任和王涵一王老师的合影,其中的王老师早已离开人世了,而今看着王老师的照片,大有阴阳两隔倍加怀念之情。

再看1984年临西二中初三一班的毕业合影及1985年的二中校党委合影,尽管这些合影上并没有我,但是作为1984年的摇鞍镇中学初三一班毕业生,看着二中的“同年”倍感亲切。作为今天的党支部副书记,看到那时候的母校党组织,感到冥冥中自有天数!正是长大后,我又成了当初的你!

1951年创建的老二中,而今迎来七十华诞,又有多少个我这样的老学生,又有多少个曾经的自己,又有多少个未来的自己。二中,青春驿站,人生旅途中最激动人心的画面。千秋功过,自有人评说。唯有历久弥新的同学情,唯有良师益友跨越时空成为一种永恒,成为心中最美好的记忆!
2021年4月5日下午于颐和绿洲

作者简介
邓连朝,河北省基础教育专家库成员,邢台市读书达人,邢台市邓连朝创新工作室创始人,中小学高级教师教师。目前正在致力于打造自信教育和家庭教育。临西县散文学会副会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1992年小说《队长》荣获第二届华夏青少年写作大奖赛优秀奖。2017年8月13日以来《父亲您走好》等五篇文章发表在《牛城晚报》。在《邢台教研》《邢台教育》《教育实践与研究》《拉萨教育》《河北教育》等刊物上发表了十几篇论文。

不要微名,江苏永宁人,滨海作协会员。2020年6月6日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盛夏诗典》。受邀《剑鸿的诗意人生》专栏作家、编辑,《可爱小池塘》高产作家、编辑,《季风的草塘》编辑。曾任中国微刊《南时文苑》副总编,《三湘四水》专栏作家。现任《盐城头条》认证编辑,《雪域阳春文苑》宣传部长,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咏娃》诗刊专职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