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203期
诗经故里文化传媒总第1285期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者,《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等多个平台的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中国青年报》、《作家驿站》、《作家前线》、《世界作家》、《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湖南写作》、《当代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及各文学公众号发过诗、文二千余篇、首。

行走乐居望风景
领略山水皆养性
铁裕
清晨,我背上行囊,随昭通山野徒步群向乐居方向挺进,去一睹那里的美丽风景。
8:40分,各小组清点人数后,哨子一响,轻松、愉快的徒步开始了。
这次徒步行程为22km,以走平路、过河流、穿山地为主,仅攀登一座山野。寻常爬惯了高山、走惯了险路的群员,似乎对这种“四平八稳”的行走不太习惯。群员们边走边议论:太轻松了,这样行走,显示不出山野人的刚毅、顽强、野蛮、无畏、拼搏的精神。
我边走边想:徒步并非一定要去攀登那些雄浑、巍峩的大山,涉过那些汹涌、急流的江河。走走这样平坦的路,也自有其乐趣,不但是一种悠闲,也是一种养性。淡淡的风吹拂着,使人惬意、舒爽,一如浴在春风中。小道幽静、蜿蜒,行之使人情激、意涌;山青、水秀,观之教神怡、心旷。走着走着,我不仅想起陈继儒的一句话:
幽堂昼深,清风忽来作伴;
虚窗夜朗,明月不减故人。

我们沿着一条河走,河道婉蜒,让人走得九曲回肠;河水清幽,使人感到柔情缠绵;清波碧绿,婉转萦洄;音韵如诗,回味无穷。
我边走边仰望着远方,只感山高路远、野旷天低;我默然沉思:岁月悠远,人生如梦。恍惚中,只觉物我两忘,天人合一,这真乃:
物我两忘知亘古,天人合一识大同。
我与一位诨名叫“淡定哥”的群友边走边聊。他说:人生苦短,岁月如梭,只因心中有烦愁,才出来徒步,为的是忘掉心中的伤感,荡涤胸中的沉郁。而我认为:徒步不仅只是单纯的行走,而是要让心在路上,不仅只是养身,而且要养性。只有养性,才能更好的养身。行走在这大自然中,可以将一切的私心杂念荡去,能够忘掉所有的愁苦烦恼。人活着,需要修德,但必须身体力行;人生于这红尘之中,同样要养性,而养性则心需无半点杂念。

陈继儒说:
寂而常惶,寂寂之境不扰;惶而常寂,惶惶之念不驰。
我看着河中之水,只见那清幽的河水静悄悄地流淌着,在清虚里显示无为;波光粼粼,在柔和里裸露无我。我依稀看到河水那温柔的性,缠绵的情,痴迷的意。
陈继儒说: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
性自常有,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人生于世,无论境遇如何,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功名所劳,不为利禄所累。我们无需去追求远大的目标,也不一定非要伟大。但人要活得高尚,眼界高时无碍物;人要活得自在,心源开时有清波,;人要活得大度,纵观天地生物之气息;人要活得坚韧,当学圣贤之克己功夫。

我们总是在说别人可怜,但没有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更可悲;我们喜欢说别人没有素质,可有几个人又会反省自己修行如何;我们总是在贬低别人,而无意中又在抬高自己;我们总是在指责别人忘恩,可是在责怪他人时,我们是否想到自己的负义;我们喜欢说别人无知,但我们又能懂得多少。
只因如此,我们来到大自然中,不仅只是简单的行走,纯粹的看看风景,而是要养性。我们知道,食能养生,德可养性,无静则谈不上养心,无功何以养身?领略山水,既能养德,也可养性。
因此,弘一法师说: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坦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我们行走于平川,两旁的青山纵横起伏,横贯连绵。近处,平坦、宽阔;远处,巍峩、耸立;近处,溪水潺湲,微波涌动;远处,奇峰突兀,云雾缭绕。
而河中的水,不管云卷云舒,依然是那样恬静,任岁月流逝,依然恣意流淌。
看着远逝的河水,我想到了苦短的人生。人生不满杯,常怀千年忧。这真是: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我们只因心太贪婪,追求的太多,而不知少思能够养心;我们总是太虚伪,夸夸其谈,而不知寡言可以养气;我们只因私心太重,总想将一切占有,而不知寡事可以养神;我们总是太浮躁,常常心神不定,而不知寡意可以养性;我们思虑过多,而不知以虚来养意;我们只因太霸道,很少想到以德来养身;我们只因太贪念,而很少想到以仁来养天下万物;我们只因太狂妄,而很少想到,以道来养天下万世。

正当我冥思时,我们开始爬山了。这是今天徒步爬的唯一的一座山野。当我爬到顶峰时,我俯瞰足下,只见淡淡的云雾在袅袅娜娜地荡着,而远山以各种姿势雄踞于苍茫的大地上。有的山野,云烟缭绕,悄然在茫茫云雾中探出峰顶,恍惚中若一朵朵芙蓉绽放;有的危峰,兀自耸立,一副傲然的神态,犹如世间狂人;有的悬崖,怪石磷峋,势欲刺破青天;有的丘陵,一如苍龙昂首,气度非凡;有的峭壁,隐现于云海中,又似人间隐者,出没于迷迷濛濛中。我记得韩翃有句诗云: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一会儿,我们下山了。当我们沿着弯弯的山路行走到一山坡时,只见一泓清幽的水在阳光下涌动着粼粼波光,是那样的恬静、温柔,又是这般的淡然、祥和。从侧看,似一静女裸身仰卧在山野丛中,从正面看,就像一个古铜镜斜靠在山脚下。

记得白居易诗云: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快到城时,我又回头看看那雄浑的山野,不仅又冥思着:人只因有情,心灵才会有一种舒坦的感觉,只因有了这种感觉,才会有情中妙趣;人若能将一切看淡,而淡却能成为心灵的味觉,也会在淡中生出佳境;人只因有性,才会有灵,但在这种性中,却有无穷的意蕴。
想着思着,我暗自窃喜,徒步真是妙不可言,既能锻炼身体,又能看到大自然美丽的风光。无论是观山还是看水,皆能陶冶人的情操,更能使人修身养性。







中华诗经阁
荣誉顾问 韩博石 毛恒昌
总 编 瀛洲居士(王连社)
古风部 在水一方(师静斋)
格律部 循规蹈矩(金唐松)
词曲赋 百家争鸣(宋远行)
新诗部 顺其自然(王佑德)
散文部 钟灵毓秀(李江涛)
小说部 源远流长(钟国富)
杂文部 心有灵犀(章自然)
音频部 先声夺人(古月仙)
美编部 桃之夭夭(任静好)
——————————————————————
图片由作者提供 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