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幽白云岩
文/博泓
繁忙时节,总怀恋在白云岩看山喝茶听鸟声的日子。
终于,选定了冬天里的一个假日,我带着妻子慢慢走近了白云岩。
对于白云岩,我既熟悉又陌生。
曾有朋友相约来到白云岩景区喝茶谈天,记忆中我只欣赏它的幽静和清秀。
而看了点文史资料的妻子,总说她心目中的白云岩,远不是我说的那种只有青山香茶鸟语的意境和底蕴。
于是,我们相约读石探幽而来。
白云岩景区位于潮安县城庵埠镇西面约6公里处的小桑浦山南段,是汕头、揭阳和潮州三市交接的黄金地带。妻子从资料上获悉,它是属于梅林湖风景区里的一个历史底蕴和自然景观十分独特的自然生态区。据说其地质遗迹,还是全国绝无仅有的“地质博物馆”哩。
带着新的视角,我们踏上了通往白云岩的小路。
沐浴着暖暖的阳光,匆匆地抛开梅林湖,绕过牛头山,拐进山脚小路,便来到了刻有“白云岩’三个字的石门牌坊下。奇怪的是,游客很少从牌坊的正门通过,大多都顺直路从它身边绕门而行。久而久之,牌坊便只成为到达白云岩景区的一个标识而寂寞地站立在那寒风里。只有左右的一副对联偶尔还能让游客驻下足来细细品读着:“白云飞来变佛地,岩石叠起成洞天”。这,也许就是“白云岩”名字的由来吧?
走过石牌坊,我们就进入了两山之间的林荫小路了。
抬眼一望,两边的山坡怪石嶙峋,绿树掩映,清丽如画。偶有几片红叶几阵风声几句鸟语从绿荫里飘然而轻唿地冒了上来,传递给我们的是那种“鸟鸣山更幽”的恬静意境,让我们顿时有走进深山林里的感觉,尽管县城就在不远处。
“人烟不远远人烟”。这, 就是游人对白云岩痴迷不腻的缘故。
沿着这条“深山”绿荫山路慢慢登高,抬眼便可看到一块书有“南无阿弥陀佛”红字的天然大石头,慢慢拾石头右边不陡的台阶而上,不到200米,就来到了岩山上的古寺——宝庆寺。
这是一个凭石而建的天然石洞式佛寺。其构建方式和同一山脉的桑浦山“甘露寺”十分相似,只不过规模小点而已。站在寺门口的露天石埕看,只见一状如睡鱼的天然大石横空而卧,形成了背靠大山,侧依绿林,下腾幽洞的天然奇观。洞中供佛为寺,石上题字命名。洞石上“白云岩”三个大字是庵埠薛陇村宋朝进士薛洪鼎所书。薛洪鼎号为“云岩山人”,年轻时常在这里读书修业,金榜题名衣锦回乡后,便取其号名称并融其山意境,题下“白云岩”三字。原以为山路途中石牌坊上的对联已经把“白云岩”三字诠释了,现在忽然明白,这“白云岩”名字该是有新的内涵了。
洞门口石柱上刻有对联:“白云深处是佛界,岩石洞内小西天”。
说笑间,我们便进了洞里。其实,洞也不是很大。布置也与其他佛寺相差无几。唯一吸引人的是,洞壁上刻着弥勒大笑佛,洞里右角还有一口“古井”,名唤“药王泉”,一年四季清流不断,其样子其形式,分明是“甘露寺”的缩影!桑浦山那依洞为寺的“甘露寺”是粤东地区唯一以弥勒大笑佛为主佛的大佛寺,其石壁佛像和甘露山泉闻名遐迩……没有想到位于桑浦山麓的白云岩“宝庆寺”,依然流淌着桑浦山脉这种独特的神韵!我忽然悟出了庄子“同类相从,同声相应”的禅意,也仿佛读懂了古老传奇的桑浦山那跳跃的灵魂……
宝庆寺右边有个天然的石洞。从寺门出来,我们攀登着进了洞里。洞中有简陋的石椅供人休憩。据史书记载,明正德进士河南道监察御史季本先生曾经到此游览并赋诗一首:“白云飞我北玄天,中有淡玄不世人,住久浑忘寒与暑,四时风月四时春。”足见白云岩这风水宝地的玄妙之处。我们坐在石椅看风景听鸟声呼吸新鲜的空气,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白云岩“别有洞天”的韵味。
沿洞往上慢慢攀登,便可爬上卧石的后背。站在高处放眼眺望,整个山谷的景色就尽收眼底了。而最吸引我们眼光的是对面山上的天然立石,远看酷似电视剧《红楼梦》里的“飞来石”,石高近十米,形似打铁的砧,头重脚轻,当地人俗称其“铁砧石”,这石虽濒临峡谷而稳立在另一巨石上,千百年来风吹雨打岿然不动,引发出了许许多多神奇美丽的民间传说……这是粤东有名的古海蚀石群中“出类拔萃”的一个巨石。大约6000年前,这里处于海湾之中,由于韩江冲积和桑浦山泥沙风化积聚,慢慢形成陆地,经过侵蚀,鬼斧神工的构造了似企鹅、似海象、似蘑菇、似海龟、似狼狗的奇特石群,形成了古海蚀崖、海蚀柱、海蚀坑、海蚀沟海蚀洞等奇观。这种特有的“地质遗产”,是研究粤东沿海地形变化的重要文物,十分珍贵,每年都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和学者前来旅游和考察。
我们也决定去探视那块“铁砧石”。
从宝庆寺下来,一直走回到距离石牌坊约100米的山脚,向右拐上一座小石桥,便走上了登山看“铁砧石”的山路。那是连一个石阶也没有的山上泥路,陡而滑,我紧紧地拉着妻子的手,艰难地向上攀登着……半个小时后,我们终于气喘呼呼地来到了“潘陇西山”的顶峰——“铁砧石”边。站在更高处远眺,山下的村庄、湖泊、佛寺、怪石等风景进入眼帘,与刚才佛寺大石头上的俯瞰相比,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北齐刘昼所说的“入井观天,不过圆盖;登峰眺目,极于烟际”的那种境界了……
“草木秋死,松柏犹在;水浮万物,玉石留止”。几千年的变迁,这古老的巨石一直面对山下的梅林湖岿然屹立,仿佛是白云岩景区一面坚毅的旗帜,向世人昭示着一种气质一种精神一种强大的力量!面对巨大的“铁砧石”,我们顿觉自己生命的短暂和渺小,也倍感时光的流速和珍贵!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背靠身后沧海桑田的“铁砧石”,眼眺山下美丽多姿的梅林湖。我们感叹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已是下午5点半。夕阳把山坡上的树木轻轻的染黄了,远处有一群白鸟追寻着金光飞进了白云岩里,诗行般落在了山坡的树梢上……
在凉凉的山风吹拂下,我们相互搀扶着下山。山腰上,我们再一次俯瞰着傍晚的白云岩宝庆寺,感受着它的沧桑和静谧。远远的,我们看见寺里的住持在打扫着寺前的落叶,夕阳里,那健壮的身影和白云岩景区融合在一起……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我想,在粤东旅游的“后花园”里,白云岩也许只是一枝幽兰,不管你是否走近它观赏它,它都将默默的自然的散发出它独特的芳香和魅力……
【本文发于《潮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