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大早春虹说她先上办公室,我可以多睡一会儿,客厅有牛奶和麦片自己冲来喝。我嗯嗯的回答,起身拉开窗帘,外面还是雾雾的摸不着东南西北。她出门,我继续睡。昨晚回家时忘记拿充电器和电池,电池充满后必须尽快取下,否则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春虹一合计,返回办公室一趟。夜里的雨更大,一去一回,像才洗了头一样,滴着水。途中遇见马儿的一家三口,遗憾的垂头顿足,手机相机全在家里导照片,只好用春虹的手机拍了几张不太清楚,但有意境的照片。这也是幸运的!回到住处我立即冲了热水澡,所幸没有感冒迹象。后来,又处理照片弄得有些晚。这会儿听到呼呼的风卷起什么东西,哐哐的响,又迷迷糊糊睡着了。

醒来9点多,想到昨晚我们拍雾里的栅栏,心又开始痒痒。唉,这毛病只有美景可以医治。梳洗打扮吃了玉米肠加牛奶出门,很幸运雾很浓却没雨。记得春虹说今天有小朋友上来表演节目,不知道我这去会不会迟到。打电话确认,说他们下午才来。还好,可以慢悠悠的步行,拍我想要的照片。

风比昨天还大,我紧紧毛衣抱住自己看着那些木栅栏,顶风而行。朦胧的画意,隐约的杉树,草原上低头吃草的马儿。我靠近它们想拍几张近照,但这雾像波浪一样,层层卷来,眼前蒙蒙一片。担心我的宝贝相机冷着,藏在衣服里,等云浪过去,才匆匆抓了两张。真的可以用水墨丹青形容这里的每一个画面,自己像化身于江南的水乡。
烟波浩渺琼英布,着笔霜花染栈台。
孑孓一身洇白鬓,仙人漫步把星摘。

走走停停,也不觉得太冷,或许心里的温度暖过这场春寒。
在这里
风有了态度
搅着杉树疯响
掀翻我的帽子戏弄
雾
铺天盖地笼罩四野
栅栏是我的航标
远方在远处影影绰绰
冷
刺激着眼泪花花的
吸着鼻子
举着相机框选我的画
内心深处的狂热
怂恿我的思绪
酝酿一首云里雾里的诗词
笃定这是梦里见过的地方
树顶漫步人生
花蕾似的松果密密匝匝
留着雨滴
晶莹了灰蒙
栈道平缓的蜿蜒
森林之眼旋着裙摆划着圆舞曲
我在树巅深呼吸
呼吸着湿湿的、浓浓的树的味道
春虹来电话问走到哪里,别迷路了。我虽是路痴,但那么大一个左转标识还是认识的,回答她快到了。

进办公室里,镜子里的自己泪眼婆娑,睫毛膏花了妆。赶紧擦擦,这有多损我的美丽形象。嘻嘻,女人的这点小心思!春虹问我吃过早餐没,回答吃了。她这才告诉我今天有任务--跟拍几个孩子。这对我具有挑战性,孩子不太配合我们的拍摄节点,只有抓拍,但效果不一定好。让小顾给我提示需要哪个位置拍摄,具体有怎样的要求。

午餐是去双河镇吃羊肉汤锅。小杨开车,小顾,我,春虹四人。饭后,接上一行四个车的家庭往树顶漫步回,原来今天的小麻豆是她们。上山还是冷,春虹抱了几件自己的羽绒服,分发给女士和孩子们。
一下车,听到彩旗被寒风吹得哗啦啦的响,同行一位男士穿得单薄,转身说自己还是回车上吧。可孩子们很开心,一见沙地里的挖掘机,两个男孩直接蹦上去,有模有样的挖起来,那股子劲儿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小顾担任此次活动介绍专员,她告诉我们作为国内自然教育的践行者,树顶漫步的每个设计,都是充分遵循儿童的成长天性,而“无动力设施”。

身后是提升塔和互动栈道,塔高15米,全长260米,主要作用是将人从地面提升到林中,连接互动体验栈道同时兼顾攀岩、速降等户外体验功能。互动体验栈道:全长900米,由美国花旗松木做支腿,是无障碍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规避与地面接触达到保护生态的目的。依托栈道设置科普互动平台、拓展训练、各种标本等元素,通过图片、实景、标本、雕塑、智能声控、手动按钮等互动体验形式,既增加了占道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又达到展现仙女山本地丰富的森林植被动物鸟类知识的目的,让游客亲近自然又与自然保持一定的距离。
周边场地设置的多个儿童游乐设施以及奶牛均为德国原装进口,适合12岁以下儿童,主要功能是锻炼孩子速度感、平衡力、前庭觉、肢体协调和团队协作。也可家长陪同互动,培养父母亲子之乐。速度感,平衡力,肢体协调这些我都懂,唯独什么是前庭觉我还有些概念模糊。小顾说,所谓前庭觉系统,是人体七大感觉系统之一。主要是指处理人的前庭平衡的感觉系统,而前庭是人体平衡系统的主要末梢感受器官,是内耳器官之一。主要接收面部正前方的视、听、嗅、味、触等信息。同时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过滤加工,再传入大脑,使得大脑不至于那么忙碌。前庭觉是大脑功能的门槛,是孩子保持注意力的源泉。

一个穿黄色羽绒服的小女孩,还没听完率先爬上攀爬网。那身手矫健轻松,若不是天冷,估计她会一个人爬到顶。几个大人在网下给她助威,拍照片。她很配合,左手拉着绳,右手比着‘耶’,她好可爱!为我提供了很正点的拍摄素材。
挪到儿童互动转盘处,十来个大人小孩通通坐上去,由秦老师当转盘手,几圈推下来,好几个成年人都喊晕,孩子们开开心心的笑闹 。
鹰巢秋千分大小,两个小的可以趴2个孩子。那个黄衣服小女孩带着大一些的眼镜男孩先体验。小顾教他们用什么姿势,这个项目就是训练孩子的前庭肢体协调能力的。

儿童溜索挺好玩,双手拉住中间的铁链,下面吊着圆盘,双腿夹紧坐上去,运用自然坡度下滑,至下游木板床返回,几个孩子争着玩。
提升塔左侧是儿童互动拓展训练,第一项是由七根圆木组成拱形,旁边拉着铁链。孩子们扶着木扶手晃悠悠的走过。接下来要走到向左或向右一红一蓝两个箭头处,其中连接处是由一条粗麻绳连着,离地面只有一寸左右,却只有黄衣服小女孩挺直身板,像跳芭蕾,平稳度过。三个男孩的协调能力差一点,歪歪扭扭的落到地面,咿咿呀呀的闹着不服输要重来。最终大男孩顺利完成,其他两个男孩仍旧歪歪扭扭走不完全程。
后面的项目是下沉式蹦床,儿童转椅,晃动的桥,团队绳……。这些转椅、转盘、旋转木马,都属于身体旋转运动。小顾说,另一边还有爱传递,跷跷板,休息区和动力拓展项目等等,益于腰部和腿部锻炼,增强人体协调度,由于天气原因就不去一一体验了。
接着她带我们上提升塔。我昨天去了,跟在旁边拍照。哈哈镜,垃圾分类处,音乐木,蹲在模型奶牛旁挤牛奶,孩子们都一一尝试过。昨天春虹给我粗略讲了一下,今天再脑补了小顾的解说,加深对栈道的了解。栈道采用不生根基础技术和环保钢木结构,全站式无障碍通行设计,平均坡度6度,残障人士、轮椅、婴儿车均可登顶,同时具有环境监测、森林火情观察、消防指挥、林况监控等林区保护管理功能。
几个孩子跑在前面,问起速降是什么,我搜了一下百度,告诉他们速降是在教练的指导与保护下,借助提升塔的自然落差,利用绳索由栈道顶端下降,参与者自己掌握下降的速度、落点,以到达地面。我在想这项运动虽然并不需要严格的专业技巧,但参与者必须要克服对高度、速度的恐惧,具备勇往直前、坚持到底的决心才行。就刚才几个孩子在其他项目上的表现,其中两个估计很困难。

继续往前走,是通往森林之眼的栈道,或蜿蜒或直出或回廊。栈道拐弯处,也设置了头上、脚下平衡的运动:走独木桥、平衡木。黄衣小女孩的身体已经热起来,她脱掉外面黄色那件羽绒服,露出红粉的冲锋衣,机灵的大眼睛小脸红扑扑的,像两只红苹果。她在平衡木上蜻蜓点水,灵巧非常,每一个动作都很到位。我悄悄告诉她,给她拍美美的照片 ,她认真的点头,执行我说的每一次命令。

一路往前经过五六处这样的运动项目,我们已到森林之眼。心里琢磨,这些前期运动一定是给后面某项运动打基础的。果不其然,森林之眼塔高41米,全长720米,12根主柱组成,三个平台,7层盘旋至塔顶,塔顶海拔高度1880米,目前是全球树顶漫步塔中海拔最高的塔体。由平日里仰视森林改为俯视森林,以天使视角全方位感受森林之美,由远看改为微观,遵循无痕山林理念。塔内行走,可以近距离观看高空森林景色,也可以享受森林高处的新鲜空气,塔顶设有360度无死角监控,可随时监测周围十几公里的林况,在林业上又叫”防火瞭望塔”。塔内也可举办各类节庆活动,文化表演活动,比如高空走钢丝、杂技等等,也可举办高空婚礼,开业盛典等,暑期露营节开放夜场活动。终于来了,塔内的项目叫云端旋降(幻灯片蛇形滑梯)。小顾告诉我们,该项目是德国引进目前亚洲最长的空中旋转滑梯,总长度96米,高低落差32米,配有滑垫,单人乘坐,平均速度6米/秒,15秒左右时间即可到达地面。该项目在陕西黄龙营地三年多的体验测评来看,属于吸引力比较大的,体验率在50%以上,游客体验感特别好,是具有二次体验率相当高的项目。我看了看这高度现在是不敢了,领着四个孩子率先登上塔顶。可天公不作美雾里看雾,视线被封在塔顶栏杆里。风像要把人吹跑似的,孩子们玩着磁悬球,个个都喊冷。几个妈妈一起跟上来,又同孩子们一起往下走。最后,他们停在顶端,小顾陪我到最下面出口,拍摄她需要的照片备用。

起初,四个孩子其中一个胖胖的男孩胆怯,不敢玩。但当他听到其他三个孩子都说好玩,想再玩的时候,他终于鼓起勇气一起上去。到达出口的时候,给他拍了一张欢天喜地的照片。几个妈妈做了表率,也跟着滑下来。小孩子嘛,哪有什么怕不怕的,儿时的我胆就大,一直是群孩子的头头。所以,只有克服恐惧才可能战胜一切困难。

玩了云端旋降出来是一些平衡木和攀爬网的项目,当然也见到了传说中的爱传递。孩子在这头对着传音筒轻轻说一句我爱妈妈,50米外那一头妈妈用耳朵可以听到孩子的话。这个原理像儿时的报纸裹成一个直筒,然后一个用嘴巴说,另一个听。有调皮的孩子故意用嘴巴使劲吼,对面听的那个耳朵受到刺激,一定追着捶他。儿时不就是这些乐趣吗,我都记得。几个孩子还想再玩玩,可时间有点晚了,他们几个车还得赶回涪陵。送走这一行人,我们回到办公室。我一边导出照片,一边处理。有些照片还是不错的,关键是小女孩漂亮机灵,眼睛又圆又大。快到他们下班时间,告诉春虹和小顾,照片已导出,我们回家慢慢处理。

回到家,春虹让我做照片,她煮火锅。也行,处理照片是很费精力和眼睛的。吃过饭,我俩坐在床上,她看自己今天录的视频,我一张张照片后期处理。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手里的工作还早。想起明天要回渝北,定了12点56分的火车票。快到夜里十二点,她说困了,我让她先睡,春虹知道我的脾气,不处理完照片不睡。

顺势放下手机,趁这会冲个澡,一会儿处理完了倒头就睡。一个小插曲,我的衣服湿掉一半,洗完抱进去用吹风吹干。半夜这折腾,我也是醉了,简直耽误我工作。
凌晨两点半,经过筛选近千张照片,留了几百张给小顾,明天发给她,任她自己挑选需要的。完成任务,松了一口气,手臂露在被子外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八点多才醒,打开手机翻看信息,将照片传给小顾。春虹告诉我同事小杨10点半送我去车站,让我自己冲麦片,我回答知道了。起床穿好衣服,收拾好行李,洗漱,化妆。先喝一杯温热白开水,再拿牛奶喝了。
快到约定时间,我背着行李在路边等。雾似乎散了一些,但远的树还是若隐若现,此时竟有些想家了。

从云端回到都市
漫天的雾还未散去
我在红尘里来来去去
看岁月上演每一分钟
隐隐可见悠闲的马儿
美美的吃着盛满露珠的草
杉树还在雾里挣扎
冒出尖帽子的头
几棵柏树挺直的站军姿
一棵长歪的幼苗依偎着
路在延伸,依旧隐隐约约
我的目标还是那些栅栏
栅栏里
微微绿草如茵
雾围上乳白色的纱巾
像极了草原的边
恰好收音机里有了音乐
轻轻慢慢的节奏
摇醒这一幅水墨丹青的图画
亮出阳光的脸,笑
11点10分到了武隆火车站,向小杨道谢送我一程。原打算吃点东西再进站,想到站里有商店,放下手里的东西,泡面方便一些。可是,我失算了。进站口时,验票员让我去自动售票机那里取票 。我记得是直接用身份证刷就可以进站安检,现在怎么不可以了?罢了,取就取吧,所幸不远。结果,站里没有商店,我只好饿着待会上车了再吃。

订票的时候没仔细想,这趟秀山开往北站的是慢车。这个慢还真是慢,3个多小时,我没敢挪动一步,屁股坐成了墩子。别说吃泡面,连水都不敢喝,担心挤不进过道上的人山人海。这趟车上大多是学生,兴许因为今天是节后返校时间。
我就抱着我的包可劲睡,离北站还远着呢。昏沉沉睡了又醒来,玩手机也写不出半句诗。罢了,熬吧,离家越来越近。一路这么想着,也许是心想事成,慢车竟提前了一刻钟到达。上帝佛主天上的神仙保佑,悬着的心终于安全着陆。给爸爸打电话说回来了,要他等我去撸串,爸爸笑笑说小馋猫。
这一趟着实了解了树顶漫步,也对践行者深深折服。亲手种的每一株花苗,亲自铺的每一条步道。都是他们送给孩子们悉心的礼物,愿天下的孩子如他们所愿。重新回归自然,从自然中获得增强身心健康的能量。在自然中学习、观察,在自然中启发孩子们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和意识,在自然中感悟智慧收获成长。我有一个多彩的梦源于树顶漫步,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守着不变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