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暖暖感恩节 悠悠敬老情
华东区: 曾玉梅 报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千年的绝唱,为清明节笼罩一层怀念故人的哀愁;而“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则复原清明清新明朗、欣欣向荣的画面。清明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们的感恩节。在赣南客家饮食文化中,清明除扫墓祭祖,还传承着一个清明吃艾米果的民间习俗,吃艾米果,寓意着健康、平安、吉祥的意思。

为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知恩感恩的传统美德,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文化氛围,2021年4月5日,东望集团江西赣州赣县红井课堂志愿者应赣州市赣县区江口镇敬老院刁院长的邀请,助力敬老院做艾米果,让老人们尝尝鲜,以此表达对老人一番敬爱之情。
志愿者们步行约半个小时的路程赶到敬老院,当看到厨房做饭阿姨正忙着切菜,见到一大塑料袋子艾草还未掺择干净,一大桶米浆还是生的,他们就赶紧和后勤管理黄部长及老人们一起动手掺择起来。当艾草掺好了一半的时候,他们把人员分为三组:一组继续掺择艾草;二组负责清洗和煮艾草;三组烧火熬制黄元米浆,他们埋头认真地忙碌着手上的活。中午十一点多钟时,厨房掌勺的阿姨终于熬制好一锅黄灿灿的米果团,这时,刁院长和她的爱心朋友们也把大盆、小盆里切好的菜炒熟了,另外俩人继续烧火熬制剩下未熬的艾草米浆。紧接着,志愿者们主动的和其他人员配合,大家一起动手包黄米果,帮阿姨熬制艾草米浆。
经过大家一下午的紧密配合和紧张激烈的忙乎,下午四点多钟时终于全部包完,志愿者们和厨房阿姨一起,把厨房卫生打扫干净才整装回家。

有句话说:“看着容易做着难!”确实是这样,一次看似简单的做艾米果活动,东望志愿者们却从中体会到一个艰难繁琐的制作过程,知道一个艾草果从摘艾草开始到掺择、洗、煮、剁艾草一系列制作流程,另外还要泡米、机浆、洗切馅料到熬制米浆直至包好、蒸熟要经过大小十几道工序,而且每一道都是用心专注的精工细作才能完成。
通过这次为老人精心制作艾米果,彰显出志愿者们对老人们的浓浓爱意,也让他们更加懂得感恩、学会珍惜、学会爱。

2021年04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