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望之声 百姓心声
每天传播善与爱 每天传递正能量
华东区: 顾春红 报道
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草青青,雨霏霏,无尽思念涌上心。今年的清明节又是往年模板的复制,是人们怀念已逝亲人的重要节日。但是,墓园也是成为这次环境污染源集结的重灾区。

受清明节日的影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三星工业园区大石村的泊爰园公墓在这次污染灾难中,也未能幸免于难。而且在此疫情非常期间,不仅要承载前来墓园祭扫的人流高峰压力,还要面临节后遗留下大量不堪重负的祭奠垃圾!

2021年4月6日,东望集团江苏南通海门天补课堂的雷锋志愿者团队,受大石村委会的邀请,参与“清理祭祀垃圾、维持墓园肃(净)”的义工活动。早上8时许,志愿者们身穿着红马甲,携带着大竹枝扫把、夹子、垃圾桶、簸箕、铁锹等劳动工具,驾乘着电动三轮垃圾车如约而至来到了泊爱园墓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地满园的冥币灰、塑料袋、废弃的烟花爆竹等垃圾,随着风向飘移入草丛中、花木的枝头上。在二位巡网老师和课堂承办老师简单的协商安排下,志愿者们立马拿起工具直奔墓地垃圾场,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先捡拾清理飘浮的塑料袋、未烧净的冥币纸张和废弃的烟花爆竹;接着提起大竹枝扫把,来扫除厚厚的纸灰;用铁锹铲、刮、耙的方法,清理凝贴在地面上的焦油炭化合物,最后再把这些纸屑灰烬装入垃圾桶,倒入垃圾车。就这样他们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直至义工活动圆满结束。



通过在清明祭扫过程中,呈现出全国各地在缅怀亲人、寄托哀思的表达方式上,也存有“异曲同工”的献祭习俗。尤其象茶酒、糕点、水果、鲜花、烧冥币、燃放烟花爆竹等祭祀方式,存在着文明祭扫陋习的原凶,同时也希望更多的民众能改变固有的思维,让文明祭扫的方式成为爱护环境的践行者,减少污染源的防治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所以东望雷锋志愿者的善行义举,在辛丑年里甘当守护环境卫生的文明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