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晓天下【克勒文苑】《曹操的用人之道(上.明达不拘&唯才所宜)》作者/徐甡民


作者/徐甡民 系上海市多家知名纸质媒体和
解放日报原《朝花》副刊主编、高级编辑,
曾被聘为市委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
【克勒文苑】名家散文&知晓天下 →《曹操的用人之道(上.明达不拘&唯才所宜)》作者/徐甡民

知晓天下【克勒文苑】《曹操的用人之道》作者/徐甡民
导读:一个领导的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他能否能够选对人才、用好人才。历代明君强人的治国兴邦,都有贤臣良将的辅助,比如楚悼王之于吴起,秦孝公之于商鞅,齐桓公之于管仲,秦始皇之于李斯,以及刘备之于诸葛亮,李世民之于魏征。但是在取人用人上形成明确思路和系统方法的,是曹操。

☛上.明达不拘&唯才所宜
==
曹操是人才延揽最大的“猎头”,拜师者如荀彧、程昱、郭嘉、贾诩、刘晔、满宠、吕虔、毛阶、司马懿;拜将者如许褚、典韦、、张辽、徐晃、曹洪、夏侯惇、张郃、夏侯渊、高览、乐进、于禁,都是史书留名的人物,不愧一流团队,超豪华阵容。曹操甚至还想策反和引进关羽、周瑜。在人才问题上,曹操是认真的,除了实事实办,他的指导思想在几次的“求贤令”中得以反映。

“明达不拘,唯才所宜”——这是曹操智囊团的首席人物荀彧对曹操用人之道的评价。曹操曾先后几次求贤,而求贤的标准是有才而不必品行端正,为此曹操还说出了道道:“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你正人君子,却未必在在事业上有所作为;而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却又未必品行端正;“识拔人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所以选拔人才,不必拘泥于其生活小节,应该因才而取,人尽其用。他又列举了伊尹、吴起、管仲、萧何、韩信、陈平等人,虽然“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但却“卒能成王业,声著千载。”因此,即使“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只要有才,不仁不孝都没有问题,这不免有点惊世骇俗,可是唯有曹操却对此开宗明义。

曹操最厉害的高参郭嘉,就是他取人不拘一格的典型事例。郭嘉的计谋,在曹操灭吕布、败袁绍等重大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曹操和袁绍开打之前,曹操担心东吴的孙策让他腹背受敌,郭嘉却料定孙策必将死于匹夫之手,这使得曹操能够集中兵力对付袁绍——郭嘉绝对是未卜先知的神人!郭嘉几乎从无失算,史书说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说他“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但是郭嘉有一处短板——生活作风问题。《三国志•郭嘉传》中说:“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曹营的御史中丞即纪律监察官陈群,以郭嘉的生活作风问题,对他进行弹劾;看来郭嘉诸如贪财好色之类的问题一定不少,不然陈群不会多次举告。郭嘉对此豪不在乎。曹操不但挡下了对郭嘉的举报弹劾,反而对他愈加倚重,“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这恰恰是曹操识人取人的重要思路;而犯有错误留下辫子的人物,通常也更容易掌控也会更加效力。因此郭嘉也说曹操的用人是“唯才所宜,不问远近。”而对于监察干部陈群的办事严正,曹操也给予了表扬。郭嘉英年早逝,曹操在赤壁遭遇大败后,曾经叹道:“郭奉孝(郭嘉)在,不使孤(我)至此。”其时荀彧留守后方,有说程昱对于火攻和黄盖的投降都有过警言,然而曹操未予采纳,结果曹军果败于黄盖的苦肉计以及火攻。

荀彧(三国志中人物)
曹操取人不拘一格最具特点的,大概要算他惯于“招降纳叛”了。曹操的谋士战将,大多数不是起家时候的原班人马,而是从别家阵营、尤其是从敌方阵营挖过来的,从袁绍处投奔曹操的,就有荀彧、郭嘉、许攸、荀攸、陈琳、张邰、高览等等。对于弃袁投曹、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张良)”的荀彧,曹操除了当然地给予高薪之外,更重要的是马上给予了“别部司马”的高位,因为真英雄最渴望的是被尊重和用武之地。如此推重待荀彧,是曹操“招降纳叛”的模本化做法。同时在曹营之中没有亲疏之分、嫡系旁系,归顺者大都被因才使用,许多人成为重要骨干。于是乎,士为知己者用!在乱世期间,这样的取人方法直接吸引的是各路高人熟手,避免了人才培养、锻炼、考察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同时在短期内,造成了敌消我长的力量对比呈几何级转变。

曹操取人不拘一格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他不计前嫌的尺度。陈琳原是袁绍的部下,曾为其起草讨曹檄文,辱骂曹操为“赘阉遗丑”,是下贱的阉宦出身,这是曹操最忌讳的事情。除了恶毒的人身攻击,檄文直骂到曹操祖宗三代。曹操当时正苦于头痛,病发在床,卧读陈琳檄文,竟惊出一身冷汗,翕然而起,头风顿愈。袁绍兵败后,“只见刀斧手拥一人至,操视之,乃陈琳也。操谓之曰:‘汝前为本初(袁绍)作檄,但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你骂我也算了,为什么骂到我祖上呢?陈琳答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也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左右劝操杀之;操怜其才,乃赦之,命为从事。”非但没杀,曹操还给了他个文官职位。

(三国志中人物)张绣(?-207年),武威祖厉(今甘肃靖远)
再如张绣,与曹操有杀子之仇。但张绣归降后,曹操不计前嫌,仍拜他为扬武将军,并与之结为儿女亲家。官渡之战中,张绣力战有功,曹操论功行赏,增邑二千户,当时其他“诸将未有满千户者。”
这样的人都能在曹操处得到优待重用,还有什么人不能呢?当然,只要你有才。

■■■未完待续*^o^*
▼{下接→“【克勒文苑】知晓天下|《曹操的用人之道(中.用人不疑)》作者/徐甡民”}


>>>>>>>>>>(END)
撰 稿:徐甡民
编 审:张凌清/treesea


徐甡民先生新近出版的历史文学佳作《古人职场那些事儿》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下为本著照片)


徐甡民先生的《古人职场那些事儿》精彩文摘欣赏(如下)


本文撰稿人徐甡民先生简介:


知晓天下【克勒文苑】《曹操的用人之道(上.明达不拘&唯才所宜)》作者/徐甡民
2021-04-06 12:03:38
转载请注明:(来源:浦江头条|【克勒文苑】◇浮世添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