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东篱山庄 赴一场文化的饕餮盛宴
原创|荆杰
诵读|曹伟 韩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际不是赏菊时节,却有隐者对自然之境的向往。心中有菊性,四季皆怡然。煮一盏茶,超然物外,约一壶酒,宠辱皆忘。

东篱山庄,都市中一处桃花源般的所在。久困水泥丛林中的人们,偶尔会于疲惫或者失意时从心底涌起一种逃离现实的冲动,渴望能有一处既是红尘又不似红尘之所,远离尘世喧嚣,给心灵放个假,偷得浮生半日闲,做一回隐者,品一回陶令之乐。
久闻东篱之名,神往已久,却一直无缘得见。

都说有缘自会相见,和堂主想不到会不期而遇,第一句话就是都约很多次了,晚上到我那喝酒,我自是无法拒绝,欣然驱车前往。

刚一到山庄,立刻被这里浓浓的文化氛围感染了。一草一木,一厅一室,布局巧妙,与自然契合,都那么有灵性,不染尘世浮华般,让人感觉仿佛走进了世外桃源。

更令人惊喜的是想不到会在东篱山庄见到我最尊敬的马尔老师,内心深处自是欢喜莫名,无以言表。我们两个很多相同之处,身高都是一米八三,唯一不同的是,他是作家,我是文学爱好者。能近距离的领略老师的风采,今天算是得偿夙愿,更加不虚此行了。

茶有茶品,酒有酒性,画有画魂,诗有诗心,琴有琴韵。
酒过三巡不约而同想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曹伟老师,视频相望泪眼朦胧。大唐王勃诗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诗句中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如许,江山也难移的情景。

真正的知己与距离无关,只要在四海之内,哪怕天涯海角,也仿佛其在身边陪伴,在你困难时,纵使相隔万里,知己也对你心心念念。

陈志峰在淮北美术学院任职多年,萧县王寨人。进修天津上了美术博士,便留在了津门,现执教南开大学。
清明回来祭祖,来东篱拜访堂主。我也和他不期而遇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浸淫在艺术氛围之中熏陶久了,便会生出一种不同寻常的气质,这种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就叫做一一品味,让人脱胎换骨般,不仅举手投足言谈举止,仿佛连呼吸都变得与众不同,脱离了低级趣味。

东篱庄主沈怀远,人如其名,心怀远志,是一位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崇尚自然与艺术完美融合的雅士,一位活得通透随性,悟得人生真谛的妙人。深植于灵魂与骨子里的对美的追求,按照心之所想,打造了东篱这一方乐土。俗与雅不拘于形式巧妙融合,做到极致就是无痕,润物细无声地存在于目之所及的每一处。

书画,文学,茶道,琴道,香道,东篱文化吸引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五湖四海的朋友慕名而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流文化,品味人生,畅享自然,浑然忘我。俗世中囚人的功名利禄,是非恩怨,在这里突然间变得鸿毛一般轻飘飘的不足挂齿,无声无息地放下,身心不由自主畅快起来。
在这里,能找到心灵的归属,让心沉淀下来,面对真实的自我,安静地思考人生。

在这里,听琴观香,品茶对酒,写字吟诗,捏陶剪纸,感受文化底蕴;在这里,亲手种菜采蔬,养禽饲畜,感受田园生活之乐。四时风物,巧妙地与人文融合成一体,寻常人间烟火味也熏染上了浓郁的艺术气息。

沈堂主喝酒做事都是大气之人,每天都是高朋满座。今日酒逢知已,千杯不醉,东篱一晤,宾主尽欢。

朋友们,来东篱吧,沈庄主已煮好香茶一盏,备上美酒佳肴,恭候佳宾。共享陶令之乐,高歌快意人生,扫座以待,等你。
2021年4月6日晨6点28分

作者简介:
荆杰,山东大学毕业,中共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党建策划专家,高级编辑,著名撰稿人,文化策划人,词作家。

朗诵:曹伟。广播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酷爱诗歌创作、朗诵、舞蹈,美术,围棋及文艺创作。编导多部影视作品、专题片、大型文艺晚会并录制配音。广东省汕尾市金话筒播音主持艺术培训中心的指导老师。
诗歌代表作:《魅力中国》《聆听中国》《我的江南》《美丽中国我的家》等。

朗诵:韩梅,原安徽省淮北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已退休。
责编/陶玲
审核/程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