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光穿过雨雾,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脸,原计划去看老师的,没有等到老师的回应,只好中途下车,停泊在俄罗斯风情街。
这是一座按古建筑地址复原的新文化宫。门前的街景,从未让我青睐过,印象中的“鱼喷泉”是种在记忆中的,栽不进去别的图片,所以我尽可能不在那里转乘、下车、也不回眸,不会多瞄一眼。只因为曾经有一抹心香,在生命中安放。
由于被朋友、亲戚多次谈论、评价,也盖好很久了,想起新疆老师说对已经存在的事物要“爱、接纳和无限的包容。”不妨顺着假期的人群去欣赏一、二。

习惯晒着阳光,就走阳光路线。从右边进去,第一个巍然耸立的雕塑就是一个圆门上面,赫然写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八个刚劲有力的大字,下面就立着保尔·柯察金,这本书里的主人公。这是小时候最励志也是我们常看的一本书。还能记得他最有名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民服务。”
保尔的扮演者兰诺沃依。是军官标准版形象代言人。他一直以铁面无私的法官行为,检查着自己的一生。他一直把“保尔”的钢铁意志、国家的需要、对民众的爱和对未来的关注放在第一位。俄罗斯总统普京说:“兰诺沃伊是一个以俄罗斯和其命运历史及未来为重的真正的爱国者,我们会一直铭记他。”

我们上学的时候都能够完整的背诵保尔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奉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尤其是他说:“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这句话在今天也依然有份量!

拱形门的后面就是一个长方形的喷泉,两边都是商铺,走进一家旗袍秀,亮颜色的都是短款,长款的虽然古朴、典雅,但色泽都偏暗,最终没有中意一款。
楼上的阁楼非常的时尚,楼梯格外的漂亮。我决定改天再上去走走,因为有一个名叫“醉火”的烤肉店,吸引了我的眼球,这名字起得太有诗情画意了,冲着这名字也要约上三、五个朋友,去里边品尝一下他们家的味道。
不知不觉,才发现我已经走在了电梯口。一下去,有世外洞天的感觉,有一辆仿古火车微小板,正从铁路上“哐叽、哐叽”冒着白烟开过来,里面的乘客还握着和我们过去的火车票一样的票据,有一样检过的表示安全通行的洞口。悠闲的从我的前方驶过,并且停在了我的面前。开放的窗口,沐浴着阳光,我们相互对笑,欣赏着彼此的这段小站邂逅。

小站的前方,有两对老人,花白的头发,年轻的爱情,正一家一椅地享受着下午的阳光,看上去惬意至极。
火车终点站的拐弯处是一个爆棚的活力地带——十个蹦迪床,有十个卖力的孩子正在飞天,倾尽所能地消耗着他们的原动力,那里有他们蹦跳不完的热爱和对高处的向往。
环过蹦迪的左前方就是一池水塘,可以安静的钓鱼,也可以坐在里面玩水上汽艇。蓝色的水池,显出无限的安静和博大,把水和天融在一起。一只小白鸽飞过,点缀其上,一派和祥安宁的景象。

右侧又是一栋小洋楼,依阶而上,第一家就是萌萌哒级别的一个照相馆,正有一个小可爱出来晒太阳,那种简约的穿着让人心生怜爱。坐在门口的廊椅上,看见前方可爱的两只大长颈鹿,正把脑袋伸出窗外看风景,让我想起女儿小时候学的语文课本里的故事:“淘气的长颈鹿把房子给顶烂了,因为闻到了邻居家的饭香,着急着去看,忘记了自己的长脖子。”今天终于看到了从窗户伸出脖子的小可爱的淘气劲儿了,挡不住外面的诱惑呀!
从小阁楼上返回原点进口的左侧,终于瞧见煤城标志的雕塑,外加了我们的陶瓷,铜川四大产业的其中两个。正门口有一只小羊驮,被许多大人和孩子围观、喂食,它的绳子虽然在主人的手里牵着,但它还是因为胆小而惊恐不安。
最后的右手边就是小时候的棉花糖亭子,那位小主已经被棉花糖像网一样的沾染上了不少的花絮,如今,改良版的棉花糖花样繁多,惹得小孩子争相购买,我排在队伍里,回忆着小时候的味蕾,看着心形图案的棉花糖,被点击的频率最高,不由得笑了:“心都丢了?还是都需要一颗心?”

走出围城,再次被外面的阳光拥个满怀。选了一处石木相间的木椅,背对着阳光坐下。听上面的那匹千里马嘶鸣的声音,俄罗斯洋娃娃的笑声,看楼上的鲜花随风起舞和橱窗里的孩子招手示好。
恰逢其时,好友打电话过来报告喜讯,给我今年欲解的心事,全解了心结,让我一下子明白,其实心从未走远,只是被凉过,冷落过,甚至冰冻过,今天都再次被温柔地暖起、捧在了手心。
左边音乐忽然响起,抬头看见一群金灿灿的梅花鹿,阳光下精神抖擞的坐着几个小宝宝上下起伏,原来是一组外广场的动力小火车,只不过座椅是一群金色的梅花鹿,她们头上的鹿角煞是可爱,梅花鹿里又有梅花的字样,重复了母亲的名字,因为母亲,让我对凡是有梅花字样的东西都格外关注和钟情。我仿佛看到她们这群梅花鹿,从梅苑里跑出来,身上都带着梅香 ,携着芬芳远去。

楚丰华
2020.4.5
10:10
作者楚丰华原名楚凤琴.祖籍河南许昌人士,67年出生于铜川焦坪,大学学历,供职于市铝箔厂,现已退休居住在老区。作者自幼喜欢耕读于文字,曾有文稿在多家报刊、网络平台发表。希望在更多的文苑结识更多的文友,以便相互交流、提高,把更好的作品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