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悟骊山》是作家兼学者的庞进先生新出的一部文集。这是作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作家地理丛书”第一辑之一册出版的。这里的地理,是作家心灵、精神构造中的地理,它既是作家生活过的地方,更是作家的精神、心灵常常眷顾之所。在目前花样翻新的丛书策划中,这确实是一个能令人眼睛一亮的题目,它唤起的不仅是作家的创造之情,也是读者的关注热情。我们从中不仅能够看到关于一方水土的过去和现在、历史和文化,还能看到一个为我们所关注的作家学者是如何从这里生长起来的。
《大悟骊山》果然是一部既体现了策划者意图,又让我们看到了作家的精神生长、灵魂关怀的书。我对她的直接印象是:有文学家的激情,也有学者的严谨与透彻,还有一个现代人文知识分子的胸怀与视野。因此,她不是一般舞文弄墨者的语词游戏之笔,而是作家面对故乡土地、列祖列宗,才情心灵的一次大袒露。
作为作家,庞进表现了自己多方面的文学才能,无论是叙述、描写、状人、状物,都极有灵气和神韵,常常给人以美不胜收、美不可言之感。如《火晶心》写火晶柿子,《石榴的意味》写石榴,不仅有色有形有味,还有相应的风骨与文化,格物致知、人文物理,尽现其中。没有观察,没有体验,没有情感渗入,没有娴熟的表现功力,没有物我统一的参悟、灵感,都不能及于此、达于此、臻于此。庞进早期散文曾经有以形象演绎思想、思想压迫形象的弱点,再现出青年思想者的峻急迫切,人到中年,庞进的散文,渐见游刃有余、心志从容,笔下张弛有致,能够将犀利的思想自然化入叙述和描写之中,表现出艺术和人格的别一种境界。
庞进是我省作家中少有的能将研究著述和文学创作结合起来的作家,从作家来说,他是学者型的,从研究家来说,他又是作家型的。其实包括爱因斯坦、杨振宁这样的科学家,到钱钟书、季羡林这样的大学者,他们都是从来不轻视,而且极富艺术想象力和文学修养的人,后两者还同时具有作家身份。庞进的龙文化研究著作,之所以能成一番气候,确实得益于发达的文学想象和联想。《大悟骊山》对临潼及骊山许多古迹的描写,远远超出了旅游散文寻踪吊古的俗套,与田野考古、文献考据等历史专业的功夫,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仅有文化人类学、宗教学、民俗文化学、史学等内涵,而且表现出以科学思维为根基的文学才情,既有史学的价值,也有文学的趣味。多少年来,不少有识之士提倡作家的学者化,但作家的学者化决不是为了将自己装饰一番,而是扩大思想视野,丰厚文化底蕴,在肥沃的文化土壤中成长起茁壮的文学之树。在这方面,庞进的散文,还包括小说,犹如当年鲁迅、周作人的作品,钱钟书的作品一样,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
一个人青少年时代的全部经历,都极大地影响甚至决定了他此后的事业,余华甚至说,八岁以前的经历决定一切。因此,我们回看过来路,甚至产生你经历的一切,都决定了今天的结果的宿命感。《大悟骊山》不是忆旧之作,但因为临潼——骊山究竟是庞进的出生并成长之地,这里有他出生的旧屋,有他从小玩耍的田野、河流、街巷,有他青梅竹马的旧友、同学,邻居和同事,有他至小耳熟能详的名山、名地、名城、名陵、名人,所以他在写这里的过去与现在时,就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放进去,因此《大悟骊山》与他以往的作品相比,在描画出一个客体的世界的同时,也更完整、更深刻、更感性地将庞进这个人从幕后推到前台,从经历勾画到心灵,从性格表现到人格。与生长他的土地和人民一样,这是一个质朴率真、忠勇宽厚的人,也是一个自小过着平民生活,长大后当作家、当学者也永远不忘民间苦难的人。《大悟骊山》中许多篇章中对平民的关怀、对百姓疾苦的体察,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庞进还是一个与其成长的文化环境相一致的“知足常乐”的人,一间书房、一台电脑、一张写字桌带给他那么大的乐趣,有巴士可乘、有的士可打,就使他十分满足。家族的传统给了他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追求事业的新境界,而济世行医的父亲的教诲与人格榜样,又使他做人不那么自私,胸怀不那么狭窄,具有现代知识分子的“悲悯情怀”与包容博大的社会责任感。
关于一个知识分子的“悲悯情怀”,庞进概括了三句话:“疮痍在目的忧愤感,飞蛾扑火的壮烈感,钢刀剜心的痛切感。”他又发挥说:“就是普遍的、老百姓的、民族的、国家的以及人类的苦难能否全方位地进入你的眼?你是否对这些苦难忧心忡忡,常常长夜难眠,心泪潸然?……”“有了这样的悲悯情怀,才能使灵魂升跃到一个高度,才能有具足的、非凡的生命体验,”才能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作家。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有此追求的人,当是令人尊重的。这是庞进的追求和心境,而不是他的自夸与自诩。“树有根,水有源,巍巍骊山,就是我情感的一条根,我思想的一道源”。——庞进如是说,这也是《大悟骊山》一书的点睛之笔,是该书根本上的重量所在。(文/李星)
(原载《教师报》2002年8月25日;《文艺报》2003年1月21日;《男友》2003年第2期;《西部艺术报》2002年11月30日)
李星:著名评论家。历任《陕西文艺》杂志编辑,《延河》杂志编辑,《小说评论》杂志编辑、主编,编审。陕西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陕西生态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影视评论学会常务理事。
庞进 著名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院长、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协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华龙凤文化网(www.loongfeng.org)主编,加拿大西安大略出版社副总编辑。1979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至今已发表各类作品逾千万字,出版《创造论》《中国龙文化》《中国凤文化》《中国祥瑞》《灵树婆娑》《龙情凤韵》等著作三十多种,获首届中国冰心散文奖、首届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全球华文母爱主题散文大赛奖、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八十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首席)”之誉。微信号: pang_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