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聚焦众名家》本期 主推书法家王国清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从理论到实践的完美结合
——访书法篆刻家王国清先生
( 一 )
高尔基曾经说过:“你要爱惜自己的才能!你的躯体对你来说并不是重要的东西,而你的才能却是献给人世间的礼物!”
歌德曾经有过这样的话:“一切才能都要靠知识来营养,这样才会有施展才能的力量。”
我之所以选择上述两段名人名言,是因为我笔下的主人公王国清先生所走过的不平坦的路、他的执著追寻、他强烈的求知欲以及他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建树等等,给予我的启示……
“书法一直伴随我成长”,这是书法篆刻家王国清先生接受我采访时几次说起的一句话。
采访书法篆刻家王国清先生,是我一年前的一个愿望,但直到前不久我才如愿以偿。我之所以在一年前就有这样一个愿望,主要还是王国清先生在执着地追求书法艺术方面,真正做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美结合。
是的,王国清先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在书法艺术方面有着一定的理论功底。不仅如此,他在实践中大胆尝试,做到师古不泥古,在继承古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进而在真、草、隶、篆、行等多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建树,所以说各体皆能,各体皆精。
( 二 )
那么王国清先生是怎样走上书法艺术之路的呢?王国清先生若有所思地告诉我:“我喜欢书法,主要还是因为家父的影响和教育,父亲可以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我在书法艺术之路上的引航者。我的父亲曾经教过私塾,做过会计。自从我记事时起,耳闻目睹,就觉得父亲的毛笔字写得非常好,是最棒的。我还记得,小时候每逢春节的时候,父亲经常会给邻居们不停地写春联,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因为有这样一个父亲感到非常的骄傲。高兴之余我就默默地向父亲学,不懂就问,父亲也常常对我言传身教。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的毛笔字水准也进步很快,可以说小有成就。”
“青波访谈”作者李青波(左)和书法家王国清先生于2021年3月在活动现场合影。
王国清先生接着对我说:“当我到了初中的时候,因为父亲工作非常繁忙,每逢春节的时候,我就肩负起给邻居们写春联的重担。不仅如此,还刻窗花、刻掛钱,同时还学会了刻印章,而且一直延续至今。到了高中的时候,因为自己写一手不错的字,被老师指定为班级出板报,我还按照康熙字典学习篆书,那时的我非常喜欢古韵古味的。到了大学的时候,我主要是从报纸上学一些楷书、行书、隶书和美术字等。我极为喜欢写毛泽东的草书,这也是我喜欢写草书的一个主要原因。”
步入大学校园后的王国清,成为学院机械系的香饽饽,系领导发现王国清多才多艺,特别是他的字写得清雅俊美,便把出板报、刻钢板的任务交给了王国清。王国清也为自己有了更好的用武之地感到非常庆幸,也深感得心应手。于是,他不仅在学习之余承担了机械系出版报、刻钢板、印制各种辅导教材等方面的繁重任务,还为学院正大门的教学楼书写了大型标语牌、为众多的科室题写门牌等。
梁漱溟先生曾经说过:“任何一种学问均必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常人所及者引人其所不及知。”
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才能使人聪明;唯有努力,不断地努力,才会出现才能。”
在接受采访中,王国清先生告诉我:“写字、书法曾经是我的业余爱好,但它一直伴随着我成长。随着时间的延续和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感到书法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如此,书法还给了我更多的自信,更大的力量,更给了我健康和快乐。可以说,无论是在校园、工厂,还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一直以此为荣,以此为傲,尽管自己在这方面还有诸多不足。”
( 三 )
说到这里,王国清沉思片刻后接着告诉我:“早在上世纪的1994年的时候,我担任了中外合资企业项目的建设工程现场总指挥,由于过度的劳累,导致我大面积心肌梗塞。出院后上班,为了照顾我,领导安排我在办公室工作。办公室事情明显少了,于是我捡起了练字、习书这一多年的爱好,并且常用复印机下来的废纸练字、写诗词、抄录名人名言等。所有这些,都使自己深受鼓舞,更使自己找回了快乐与自信,从而忘却了病痛。在康复期间,除了少量的工作之外,我主要是走路和练字。”
叙述到这里的时候,王国清显得更加富有激情。他告诉我说:“记得有一天,我在电视上看见一位杭州的书法家,用麻做成大笔,在地上练字,我非常受启发。后来在咱们长春的朝阳公园,也看到几个人在写地书,这对我触动都很大,于是我一方面在家看书学习,背诗词、背名言警句等。在此基础上,我不间断的练习毛笔字,楷书、隶书、篆书、毛体等都写,在临名家碑帖方面,反复临习了张旭古诗四帖,也写了众多的唐诗宋词等等,还常常在外面的桥下练习写地书。所有这些,不仅使我更加的充实和快乐,最重要的是达到了陶冶情操、愉快心情、锻炼身体、恢复健康的目的。记得当时我还写过一段顺口溜:‘地书修炼体与心,力在笔端动全身;刚柔太极强筋骨,笔底放歌长精神’。后来就是在老年大学的时候,我也经常写地书,练习书法创作,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使我增长了知识,康复了身体,解除了疾病的困扰,更重要的是书法给了我力量,给了我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 四 )
陆游曾经说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在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身。”
爱迪生曾经说过:“我既然在寻找世界上需要的东西,我就一直寻找下去,并且试着创造它。”
王国清先生感慨的告诉我:“学无止境,是我在习练书法过程中的最深体会,起初当我喜欢上书法的时候,只知道写什么体,练谁的帖,深入学习后才体会到,中国的书法博大精深,准确的理解所写文章的内容,正确的写好不同年代、不同书体的汉字,其实是一个很难的事情。多年来,为了学好书法,我买了很多相关的书籍,包括文学类的古典书籍,诸如古典文学、古典诗词、唐诗宋词等等。这其中也包括书法教材讲议、各种碑帖、篆刻类的书籍,还包括多种版本的字典等,这些书籍其实都是我的老师,学不通的地方,弄不懂的地方,就不间断地翻阅它们。我先后自学了中国书法函授大学的各种讲义及其辅导教材。在省老年大学,我有幸得到了著名书法家任忠厚、施永安、景喜猷等老师的指导帮助。在8年的时间里,我系统地学习了楷书、隶书、行书、草书、大小篆等各种书体,以及不同时代的碑帖等,收获非常大。包括对中国文字的演变,对书法的发展史,对篆刻知识及技法等,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使我学会了如何进行书法创作等相关知识和技能。从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师身上,我还学到了如何做人,如何做学问等,这使我终生受益。”
当我就学好书法与学好文化等相关话题,与王国清先生进行交流探讨的时候,王国清先生不加思索地对我说:“其实学书法也是学文化,也是学习中华5000年文明史,文字和诗词穿越古今,都在书法中应用,所以有人说学书法越学越难,对此我深有体会。近几年来,我在学写章草、金文等方面,从古文字中吸取更多的营养,开阔和丰富了自己的创作思路,改进了自己的书法风格,做到多取古法、学习先人的智慧,提高书法创作的能力。书法是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我都会多次走进书房,这是我最快乐的天地,我在快乐中读书、学习、制印等。”
王国清先生在书画艺术方面不仅有着一定的理论功底,实践经验也非常的丰富。吉林省老研会有一本书画类的刊物,王国清担任副主编,他一干就是8年。8年来,他审阅了无数件书法作品,对他而言,楷书、隶书一般错字不多,而篆书、草书往往容易出现错字,有的是民间高手,有的是国字号的书家,表面上看写的再好,但有一个错字,也不能刊登,这是王国清要坚持的一个原则。在王国清的眼里,书法首先是要把汉字写正确了,不管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篆书等等,都必须正确无误才行。
王国清先生还告诉我:“为了支援武汉抗击疫情,去年我写了四个美篇书法,分别是诗经、论语,我用甲骨文、金文大篆等来书写,释文则用小行楷书。诗经和论语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章,用古文字写更贴近,更符合那个时代当时的文化气息和古风古韵。在创作的时候,我的体会是自己的知识比较匮乏,会的东西太少,而需要学的东西太多。我想,书法创作就是应当根据文字内容、时代背景及表达的形式和方法、追求的意境,用符合时代背景的书体来表达,更加贴近实际。实际上这里边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书法创作中要穿越时空,在古今的文化中,在古今的文字中寻求你所需要表达的,你所需要应用的东西……”
( 五 )
采访到这里,我想起来两件事,2020年的9月下旬和2020年的12月下旬,我和我的团队与北京大学兰亭书画研究院、中国刘炳森艺术研究会、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等相关单位,共同在北国春城长春分别举行了“迎国庆71华诞”和“纪念毛主席诞辰127周年”全国书画名家作品联展活动,这两次活动,王国清先生均获得了金奖。
不仅如此,我还了解到,近些年来,王国清先生每年都会参加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书画联展活动,并且都获得了较高的奖项。诸如第44次韩中日书艺联展入展;解放军报纪念抗战60周年全国书画展获优秀奖;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08周年全国书画名家大展获得银奖;参加由长沙市文联、长沙市书协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书画展获得金奖;参加第9届当代书画家作品邀请展获优秀奖;参加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首届全国篆刻艺术展获优秀奖;第二届全国篆刻艺术展获三等奖。
与此同时,近年来,王国清先生的书法作品先后在《吉林日报》《长春日报》《夕阳红》杂志、《中国老年报》等有过多次报道。
如前所述,王国清先生自2013年至今,一直担任吉林晚晴艺苑杂志的副主编,高质量、高水准地完成了32期所分担的工作任务。
在此基础上,王国清先生还协助编辑省直会员书画四条屏精品集、扇面书画作品集;他帮助编辑的湖东社区、宇光社区书画作品集已正式出版;他先后为全省老年书法培训班、为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为长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为基层书协等数次进行书法讲座,传授书法知识;他还身先士卒,多次参加一系列的社会公益活动,诸如送文化进企业、进校园、进部队、进社区、进养老院等等。
王国清先生还先后加入了长春市书法家协会、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他还先后担任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创研员、书法培训教师、书法组组长等;他先后受聘于吉林省国学研究会国艺顾问、大公书画院首席顾问、吉林省老兵能量书画院高级顾问等。
( 六 )
采访结束了,我的感慨很深,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在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弘扬上,王国清先生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精神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我想大声疾呼:这不正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所需要弘扬的吗?这不正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所需要继承的吗?





王国清,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高级讲师、长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创研员、书法培训教师、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研员、吉林晚晴艺苑杂志副主编。
以下是我曾采写过的一批书画艺术家和他们的精美作品,请您欣赏。
艺术家作品展示

李抱一,原河南省开封市美协主席 ,曾用名李国庆,生于河南开封。著名人物画家,开封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美协中国画人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
李广利,职业画家,1942年生于北京,画虎名家胡爽庵大师入室弟子;后又拜著名画家刘继卣先生为师。现任世纪国际名人书画院院士、紫禁城书画艺术协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办)、吉林省弘华书画研究院顾问、原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委员。先生两次以特约嘉宾的身份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现场为全国人民献虎。其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等收藏。曾应澳门特首何厚铧之邀赴澳,并在官邸向其特赠两幅作品留念。作品先后被故宫博物院及中国收藏家协会收藏,被誉为一代画虎宗师。
王宝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牛津艺术学院研究员、吉林省弘华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作品《黑土情》于1992年在黑龙江省画报刊登,黑龙江省电视台多次专题介绍。著有《王宝如国画集》一书,获得黑龙江第十三届群星杯优秀奖。《大千世界》和《落叶归根》分别被国外友人收藏。作品分别编入由中国文联出版的《中国绘画年鉴》;其由中国邮政总局出版的珍藏票和邮册《不忘初心》一带一路《王宝如绘画专集卷》在北京发行;此后《王宝如绘画专集卷》邮票集由联合国在国外发行……
浦家永,当代著名伟人肖像画家,被誉为“塑造伟人形象的巨匠”。2020年12月26日,在参加由北京大学兰亭书画研究院等6家单位,共同组织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7周年全国书画名家作品联展》中,荣获了特别金奖。
浦先生1954年生于山东省长岛县,从事美术教育多年,除上述获奖作品外,其作品还曾多次入选全国和山东省等各种画展并获奖。退休后专业研究毛主席肖像油画十余年,现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刘三民,河南省人,原中国毛体书法协会副主席、现河南省毛体书法研究会会长(官方)、中国当代著名毛体书法家。刘先生潜心研究毛体书法60余年,2008年12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毛体书法家排行榜大赛中名列前茅;2010年创作毛泽东《沁园春雪》等三幅毛体书法作品在上海世博会展出并获大奖,作品被毛泽东之孙毛新宇、侄女毛小青、侄孙毛宁科及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西柏坡纪念馆、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湖南齐白石艺术馆、上海红十字会、上海世博会等收藏。作品屡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中央及地方新闻媒体和海内外著名网站等推荐播发。
王云飞,1982年生于河北,现为中国中央名人书画院副院长、河北美协会员、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东莞观音山书画院办公室主任、中艺名书画院副院长、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
张德君,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长白山书画研究院艺术院长、德惠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弘华书画研究院顾问。

韩玉生,长春市书协会员、吉林省书协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创研员、吉林省政协书画院院士、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研员、中国北京兰亭书画院院士、吉林省弘华书画研究院顾问等。
晏明华,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毛体书法研究会吉林分会会员、关东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
刘永新,现为中国硬笔书协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书协会员、吉林省硬笔书协理事、吉林省国际总裁书画院副院长、长春市龙收书画院秘书长、一汽老年大学书法教师、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
石瑞臣,1952年生,满族,中共党员。毕业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长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华夏兰亭书画院院士、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创研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硬笔书协会员、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
胡江,吉林省长春市人。现为北京华夏兰亭书画院长春联络处秘书长、长春大公书画院院长、中国书协会员、吉林省书协会员、吉林市甲骨文协会理事、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省艺海书画院副秘书长、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
杨占国,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北京张世鹏书画院评审、二道书协常务理事、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等。

薛明才,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长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暨长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毛体艺术家协会吉林省分会副秘书长、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
魏守义,中共党员。吉林省国学研究会理事、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国际总裁协会书画院副秘书长、长春新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龙收书画馆秘书长、东北亚龙翔书画院特聘书画家。
于华楠,现任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人民画院理事、中国毛体书法艺术家协会吉林省分会副秘书长。
陈志国(笔名 治国),现为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长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创研员、长春市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

郑仁安,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创研员。
李迎春,笔名春山。曾从军,后长期工作在长影。自幼受其家父和周昔非、姚俊卿等名家的指教。曾在长影先后担任主任、部长、工会副主席等职。现为神州书画院名誉院长、艺巡中华爱心书画院院士、中国书画家会高级会员、华夏书画院高级院士、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北国书画社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电影家协会理事。曾为《丁家兄弟》等十几部影视剧题写片名,并在《武当》、《远东阴谋》、《重庆谈判》、《开国大典》等数十部影视剧中题写条幅和牌匾。
孙洪林,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省戏协艺术家联谊会副会长、长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二道区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
牟诚,曾任长春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编辑、影视图书周报副总编辑、长春商报副总编辑。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为《无影剑与变形刀》《神笛女侠》《时代歌声精粹》《商品经济新秩序论》等多部书籍题写书名。为《辽宁青年》杂志题写刊名,为《影视广播图书周报》《精彩壹周》题写报头,为20集电视连续剧《靠窗坐的小女孩》题写片头字幕。作品在《北京晚报》《中国书画报》《中国钢笔书法》等发表。写有《人生忠告钢笔行书字帖》《365个祝福钢笔行书字帖》《爱情友情赠诗集锦钢笔行书字帖》《流行金曲钢笔行书字帖》《圣经格言钢笔字帖》以及《小学生生字钢笔楷书字帖》,出版有《牟诚书法作品集》《5000硬笔常用字书写规范》。
张立本,现任春天书画院院长、北京金正德书画院四川分院副院长、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弘华书画研究院艺术顾问。
郭建芬(学英),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自幼喜欢绘画,擅长写意花鸟。作品曾多次参加省、市、东三省及沈阳军区老年书画展并获奖。
宋爽,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组委会授予“中澳友谊艺术家”荣誉称号。中国冰雪艺术研究会长春分会理事;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长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孙凤清,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长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创研员。

康淑英,吉林松原人,现居长春市。曾任吉林油田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兼宣传部部长工作。中国艺术人才库一级美术师。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2018年被中国国画院授予“中国百强画家”荣誉称号。于2019年在泰国、马来西亚进行书画交流,被授予“中泰十强画家”荣誉称号;并授予泰国最高奖“皇冠奖”。

李淑蓮,女,1950年生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长春市创研组成员,朝阳区美术家协会会员。
依长江,75岁,从军20年。转业到四平铁东区政府公务员,退休后任四平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喜欢国画、书法。2000年开始学画,曾多次参加各种画展并获奖。

徐梦泽,女,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曾任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天地》杂志社副编审;现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马政田,字耕夫,号半畞堂主,1965年2月生于长春,现为中国书画测评监考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注册书法教师,中国大公新闻报业集团长春北湖大公书画院院长,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第六届中国书画节艺术总监,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省姚俊卿书画院院士,吉林省东北亚龙翔书画院特聘书法家,吉林省黑马教育董事长。师承中国非遗文化形象大使、著名书法教育家姚俊卿先生。
刘文生,1945年出生。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研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创研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晚晴艺苑"杂誌副总编、吉林省书协会员。

岳華 毕业于东北师大生物系。现任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创研员,长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创研员。
宋向臣,1951年9月生人。长春市榆树市人。系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榜书艺术研究会会员、吉林省书协会员、长春市书协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原长春市地书协会理事、榆树市书协会员、榆树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孙玉娟,1950年出生于吉林省双辽市。现任双辽老年大学国画教师、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双辽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常务副会长、苏富比文化艺术发展中心艺术总监。

刘占,1959年 1 月生于九台市。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中国九贡集团书画院特聘书法家、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长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景阳社区大公书画院执行院长。

于占河,1951年生于吉林省梨树县。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省农民画研究会会员,四平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亊,梨树县美协顾问,梨树县老研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张俊峰 笔名大峰,张大峰,长春市人。曾任长春市群众艺术馆美术摄影部主任、副研究馆员。系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书协会员。其隶书代表作曾在1991年荣获在韩国举办的《第五届国际艺术大赏展》中获铜奖。作品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处女作《硬笔书法入门》和《硬笔书法速成》一书,畅销全国公开发行。传略及作品已载入《中国硬笔书法家辞典》《中国文化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第二卷等多部艺术大典中。
王焕文,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创研员,长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朝阳区美协会员,绿园区老年诗书画研究会理事。
高玉林,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曾经多次参加各种联展并获奖。
明天傍晚六点敬请关注“青波访谈”《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聚焦书画名家》主推书法家于华楠先生
《青波访谈》作者介绍
作者李清波(青波、清泉、一丁、远瞩),大本。曾从军,军旅生涯结束后,在党政机关任职20多年;
曾任中国国际艺术家学会副主席、中国北京书画院常务院长,《聚焦名家》《当代书画名家》《盛世收藏》总编辑;
曾出版40部、约三千万字的报告文学集、人物传记、散文集、诗集、政论文集、评论集等集众多体裁于一身的著作;
曾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了规模盛大的《深沉的思索》(1-5卷、300万字、近3000页)政论系列文集首发式,包括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党校、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有关领导莅临,包括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30多家中直媒体聚焦;
曾在全国各地组织大型书画联展、个展、笔会暨各种论坛等活动数百场;
曾采写过包括省部级、地市级、县局级领导在内的500多位政界人士;
曾采写过包括中国一汽集团总裁、深圳万科集团总裁、上海绿地集团总裁等在内的500多位知名企业家;
曾采写过包括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等在内的千余位各领域、各行业的先进人物;
曾采写过包括启功、欧阳中石、吴冠中、文怀沙、沈鹏、刘炳森、范曾、李铎等在内的三千多位知名书画艺术家;
曾徒步征服过数十座祖国的名山。
作家、诗人、评论家、策划家、收藏家、主持人。2019年6月10日,创办了《青波访谈》,作为唯一的作者,《青波访谈》每天推文更新,除春节外从不间断。
扫描二维码关注“青波访谈”公众平台
或添加微信13844045676与手机同步
郑重声明:本人在微信公众平台“青波访谈”中所发表的所有作品,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欢迎微信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