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是我国的著名哲学家、现代新儒家学派的开创者。
‘在《人民政协报》上看到钟文写的关于熊十力“为难”学生的故事。
这则故事说, 熊十力在北京大学任教时,开了一门课。有一次在讲课时,涉及一个尚没有定论的学术问题。他大发议论,如同长江大河,一泻千里。不料,他讲得正津津有味时,一个张姓学生认为他说得不对,站起来反驳他的观点。为了说服这个学生, 熊十力引经据典,耐心地开导启发他。这个学生也有自己的一套见解, 熊十力说服不了他,两个人互不相让,争论没个完。就这样,整整一个学期, 熊十力同那个学生时不时爆发论战,各执己见,毫不妥协。
期末考试, 熊十力出题偏偏就出这个学术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是本学期的重点,同时也有点考查那个学生的意思
不料,那个学生还是“不思悔改”,坚持要写上自己认为对的观点。熊十力阅卷,看到学生依旧坚持己见,于是评为不及格。
按照学校规定,不及格的学生下学期要补考,而且补考成绩要打九折,也就是说要达到67分才能及格。为了表示决不让步, 熊十力出题还是照旧,而那个学生也是寸步不让,答案也仍是原样。熊十力给了他60分,打九折,不及格。再补考,仍然是双方都不让步,评分又是60分。到最后, 熊十力似乎还是妥协了,给60分没有按惯例打九折,算及格。
那个学生喜不自禁,找到熊十力”说:“熊先生,你终于肯承认错误了!” 熊十力用力地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对学生说:“你错了,在这个学术问题上,我是一丝一毫不会让步的。”顿了一顿,他继续说:“不过我确实错了,我不应该自己坚持己见,却不容许别人坚持己见,这次补考没有打九折,就是因为你能够坚持己见。”学生叹服而去。
这则故事,很有启示。
在学术问题上,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很可贵。只有百家争鸣才能推动学术发展。熊十力和这位学生,都是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观点的人,应受到尊重。这位学生,不畏权威,敢于挑战权威,更是难能可贵。
在学术争鸣中,既要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也要尊重别人。只有这样,才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寻找真理。熊十力虽是学术权威,但他能尊重他的学生坚持己见,并有自我批评精神。熊十力是能听不同意见的。梁漱溟曾经在文中说过,1919年,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接到熊十力寄来一张明信片,说:“你在《东方杂志》上发表的《究元决疑论》一文,我见到了,其中骂我的话却不错;希望有机会晤面仔细谈谈。” 此事是由于,他在《究元决疑论》中评议古今中外诸子百家,独推崇佛法,指名说:此土凡夫熊升恒(即熊十力)……愚昧无知云云。不久,学校放暑假,熊十力到京,两人见面交谈,入手便是讨论佛氏之教,梁漱溟劝熊十力研究佛学,得到他同意,从此结交。
熊十力不愧是著名哲学家,名符其实的学者,他的可贵的品德,令人尊敬,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