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无线电一厂的往事
作者:谷体才 朗诵:冰山雪莲
辽源无线电一厂是小三线地方国营军工企业。1964年由时任吉林省重工业厅厅长的洪学智参与选址建厂的。
无线电一厂坐落于一个山脉的北坡,山上有农田和好多针叶松林。厂大门里有几棵郁郁葱葱的垂柳是一道靓丽风景,厂房呈梯度依山而建,有序排列两侧,中间有一条中央大道,每栋厂房前后都有灌木的紫、白花色丁香树,开花时节满院飘香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顿感享受。厂区里有多个花池种植步登高,串红,格桑花、鸡冠花等,繁花似锦五颜六色是花园式工厂。偶尔还可以看到野鸡飞落在山坡上,也有松鼠从树上窜上跳下,让人感到意外新奇。还有许多鸟儿在这里欢快鸣叫,它们在这里筑巢栖息。厂区位于公路南侧,行政办公楼建在公路北侧,出入便利交通顺畅。
辽源无线电一厂是由辽源重型机器厂和辽源电机厂抽调部分领导干部,技术人员,技术工人为骨干组建起来。因为是军工保密单位,来此工作的人需要通过政审。后来又有复转军人和大学毕业生及技工学校毕业生补充进来,而且复转军人占比达60%以上,充满青春朝气。这个厂从小到大,几年后建成规模的中型企业。主要产品是军用配套供电电源类,有军代表驻厂进行过程监督和最终产品质量验收。产品80%以上的部分由机械加工完成零部件,组装成整机后是机电类产品,呈现电气指标效果。有车、钳、铣、刨、磨、铸、锻、焊、热处理、电镀、绕线,浸漆,电装、部装、喷漆、总装、调试、试验、检验等生产过程。为生产提供服务保障的有电工、机修、工装模具、水暖、木工、瓦工、汽车司机等30余个工种,形成封闭式小批量配套生产,是具备小而全特点的工厂。
伴随时代进步和军品配套要求,不断进行产品更新换代研发。上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时期,又开发研制了瑞士迅达电梯门用电动机、电子电源变压器等一些民用产品。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不少能工巧匠,他们对工厂做出的贡献功不可没。
在国家计划经济年代,有许多物资是依靠计划调拨的,机床就是需要计划调拨的重要物资。由于本厂生产急需,机修车间的师傅们自己动手制造组装车床、工具铣床、钻床、插床,有些重要零件需要到机床厂外购外协。虽然精度比机床厂的产品差一些,但可以用于粗加工工序,有效地提高了生产能力。
孟宪忠是车工出身,忠厚老实为人低调,文化低但智商高,实践经验多,他动脑筋搞了不少小改小革,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保证了产品一致性。他设计的车削活塞弧顶工装精巧实用,受到厂里领导和工人一致好评。
韩天徳是钳工出身,他善于学习懂得不少机械类的知识,还跨界学会一些电子类知识,成为无线电爱好者。他有过硬的钳工手艺,是一个出色的模具钳工。他有组织能力和群众威信,是一个合格的模具车间主任。后来被提拔为生产副厂长,在一些关键时刻总能看到他的身影,率先垂范攻克工艺技术难关。1987年,他48岁在任期间,因患肝癌不幸去世,大家都感到十分痛心惋惜。
孙景文也是钳工出身,他爱学习知识面广,接受新挑战勇于闯新路。铝合金气缸内径松孔镀铬工艺是他探索后拟制的,厂里不少开拓性新工作是由他主导完成的。他还会修理机械钟表,自修中医。
王兴礼是喷漆工人,他工作认真一丝不苟,他调漆、喷漆、烘干是一把好手,经他操作喷漆的零部件无漆泡、无流痕,既省漆、又光滑漂亮,表面涂覆符合产品质量要求。他还会扎花、割异形玻璃、修理摩托车等技巧活。
柳成和是复员军人,回来后成为热处理工人,通过学习理论和实际操作结合,成为一位称职的热处理工人。经他渗碳处理和淬火处理的零件合格率很高。他延伸至监督锻造模具工件质量,经他淬火处理的定子片冲孔凹模经久耐用。
林福和在真空浸漆和常压浸漆工艺方面很优秀,工作认真负责批量合格率高。他还是无线电一厂公认的象棋冠军。
上述这几位是厂里的技术工人中的骨干分子,在不同岗位为工厂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也许是天妒英才吧,他们在48岁到53岁之间英年早逝,是工厂的一大损失。
后来也涌现出多个能工巧匠,在多个工种岗位做出了很大贡献。关显华是一位出色的铣工,后来工厂成立线切割班任班长,他带领全班一起学习编程和实际操作,有了线切割电加工手段使模具制造水平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这个班在较短时间内就能担负模具加工任务。他是机械加工工人却又是无线电爱好者,自己能组装收音机、电视机。他把线切割机床的维修保养工作也肩负起来,能独当一面是让领导放心的人。
李成生是一个复员军人,文化程度不高。来厂后刻苦学习车工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刀具角度磨的锋利合理,加上熟练的车床操控技术,车削的零件成品率高。他工作积极肯干任劳任怨,处处起带头作用成为厂里劳动模范。
许大德、陆诗庆、张光耀、孙治安、秦双臣、李德安、刘杰、姜炳栋、王忠元、陈洪高、吕子贺、刘德林、陈永国等人,所在岗位不同、各有所长,但都是爱动脑筋工作踏实,是出类拔萃的技术能人。这些能人的存在并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奋斗才有工厂的发展。
我认为好的产品是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出来的,更是工人制造出来的,没有能工巧匠的精心付出,一切美好的设想都无法实现。
无线电一厂不仅出好产品,还是一个培养人才的摇篮。从这里走出的人以他们才华实力和适应能力,大多被新单位重视提拔,如同金子闪闪发光做出新业绩。
辽源无线电一厂是辽源市电子工业局的龙头大厂,是吉林省六好企业,是电子工业部的500强企业。在厂领导带领下,上下一条心共同奋斗,使企业走向发展进步。
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这个厂从事技术工作,是这个工厂让我有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得到了学习、锻炼、成长的空间和机遇,而没有虚度年华。我感谢在这里一道共事的人,也怀念这里的一草一木。我从这里退休多年了,厂里的人和事及环境还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辽源无线电一厂是我一生的念想。

【作者】谷体才,1949年生,吉林辽源人。当过工人,当过兵,中共党员,吉林工业大学毕业。在辽源无线电一厂工作,高级工程师,技术副厂长。退休后在大连定居,爱好文学、喜欢写散文、诗歌,丰富生活、陶冶情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