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胡玲 陈升 龙定和)3月31日,媒体专程采访了英山县雷家店镇卫生院副院长龙海寿,因为他在今年的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中,一直坚守在一线,气象的苦雨寒风,对象的冷言恶语,险象的月黑路窄,在他的眼中只是一个个沉重的工作音符,他用平凡、坚毅,不辞劳苦、不惧风险的点滴行动,照亮了不平凡的光辉职责。
流调工作不言苦累。为配全县合疾控工作,2月7日,农历腊月26日晚,接到县镇两级指示,龙海寿带领医院两名流调工作人员,驱车至境内一景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开头,景区相关人员不情愿配合,说是景区山高风清,相对闭塞,进行流调纯属画蛇添足、多此一举,给人添麻烦。龙海寿先从宣传政策入手,接着耐心解说防疫的业务知识、业务性质和功效,几番磨嘴皮,解除了隔阂,打开了思想通道,顺利地对景区各个方位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并给所有从业人员进行了核酸标本采集,下景区后连夜将采集的标本送到县疾控中心进行检测。龙海寿回到家时已是夜阑人静,家人沉睡很久了,时针指向凌晨两点。
为了搞好流调工作,龙海寿几乎没有正常的休息,全天候地密切关注网上信息,随时听候调遣,有时一晚上要出去两三趟,两个月来他不分昼夜地累计流调60多人次。“这一切看似繁琐累赘,劳心费力,但是心里觉得不苦不累,因为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关系到全镇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责任重大,意义非凡,习惯了!”龙海寿常常笑言。
转运人员不惧风险。雷家店镇是个打工重镇,常年在外务工的人员多达6000个,春节前从中高风险区回乡的人员自然偏多。龙海寿每天带领流调人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到县游客聚散中心给从中高风险区返乡的雷家店镇籍务工人员进行行踪调查,咽试子采集,再转运至县集中隔离点进行医学隔离观察14 天,从低风险区返乡的务工人员限定其居家隔离14天,同时安排乡村医生入户进行体温监测。龙海寿说:“别人忙着办年,我们却忙着查问、采集、转运,时时出动,天天如此,逆向战疫,心中觉得有勇气,不平凡!”
2月9日,腊月二十八,该镇五一村一组务工人员佘某自驾车经过上海一中风险区返回家。接到通知后,龙海寿立马带领防疫人员赶到佘家,先是询问细查,采集咽试子,然后将其转运至县集中隔离观测点。刚回家坐下,还未来得及喝一口水,镇防疫指挥部的紧急通知又来了,说是镇内伍冲村一陈姓、阮基冲村一郑姓、跃进村一刘姓等几名外出务工人员从中风险区回家需要送去隔离,龙海寿坚定地说,为了全镇人民的安宁,再多再麻烦也要完成任务,于是又踏上了转运的征程。
采集标本不怕繁多。采集核酸标本再送检是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来不得半点懒惰、马虎。2月10日,腊月二十九,年味异常浓烈,龙海寿和他的工作队员们却深入天花平、汪家山、蔡家畈、板般山、李家冲等偏远的高山村给60多位居家隔离观察者进行核酸标本和抗体标本采集,渴了就喝一口自带的茶水,饿了就吃一桶方便面。龙海寿他们鼻闻浓浓的年货香味,从容地走过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中年前的一天。
元月以来,每隔两周,龙海海寿就带领相关人员来到镇域内的车站、商超、学校、冷链食品储藏销售地等重点场所进行环境核酸标本采集和送检,按规定每次必须采取环境核酸标本90个,相关从业人员必须全额采集核酸标本。龙海寿他们总是忙得中吃不上中饭,得不到午休。有人埋怨繁多苦累,龙海寿却表现得淡定如常,半句怨言也没说。
截至目前,龙海寿他们采集核酸本1600多个,发放疫情常态化防控资料12000多份,举办疫情常态化防控知识讲座两期。
大爱无疆,大爱无言却有痕。龙海寿说,雷家店镇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得益于镇政府、县卫健局的正确领导和科学施策,得益于全镇干群的密切配合,得益于雷家店镇全体医务人员的辛苦细致工作,至于他个人只是在职责范畴内无私地奉献了应有的爱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