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们好!欢迎大家再次来到《论语通俗解读》讲堂。【原文5·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这一章是孔子与子贡在一起谈论颜回的故事,文字非常通俗,如果用我们现在的语言,可以编写成如下一个简单的故事:
一天,孔子和子贡在一起谈起了颜回。孔子问子贡:“你说真心话,与颜回相比,你觉得你们两个谁更优秀(愈:胜过、超过的意思)”子贡马上回答说:“我哪里敢和颜回相比啊!颜回在学问上能够闻一而知十,从道理的一个方面推知全体,而我仅能闻一知二,由此及彼罢了。”孔子听后,非常赞同子贡的看法,并感慨地说:“是不如他啊!不但你不如他,我也不如他!”
由此可见,对于颜回的聪明才智,孔子是何等的赞赏。但是,这一章放在这里,并不是单纯来宣扬颜回的,而是以颜回为例,启发教育弟子,在学问上要举一反三,由表及里,万不可知一是一,读死书、死读书。

我们知道,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他生于公元前521,死于公元前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亦称颜渊。他十四岁即拜孔子为师,四十一岁不幸早逝。他一生追随孔子,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在跟随孔子周游列国,过匡地遇乱及在陈、蔡间遇险时,子路等人对孔子的学说都产生了怀疑,唯有颜回始终不渝,并解释道:“老师的理想很高,学问很深,所以才不被一般世人所理解、采用,这正是他们的耻辱”,足见其对孔子的敬重。他素以德行著称,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称赞他具有君子四德,即: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意思是说:其对推行仁义之事,态度坚定(有坚定不移的仁道信仰和追求),接受劝谏时温和柔顺(虚心好学,善于接受不同意见,不刚愎自用、自以为是,更不武断专横),得到官禄时,心中就会有忧虑和恐惧感(担心自己力不从心、德不配位,难以胜任,有辱官禄),对自身修养要求很严,丝毫不懈怠。他终生所向往的就是出现一个“君臣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宁”的无战争、无饥饿的理想社会。

公元前481年,颜回先孔子而去世。孔子对他的早逝感到极为悲痛,不禁哀叹说;“噫!天丧予!天丧予!”他一生没有做过官,也没有留下传世之作,只有一些只言片语,收集在《论语》等书中,其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今天的交流就到这里,谢谢朋友们关注支持,谬误之处,欢迎批评纠正,欢迎留言互动、交流商榷!再会!

作者介绍: 史永峰,笔名冷梦良,职业警察。陕西省孔子学会会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宝鸡孔子学堂客座讲师、宝鸡市孔子研究会副秘书长,宝鸡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讲师团讲师,宝鸡市作协会员、宝鸡市文学创作学会副秘书长、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出版有著作《论语通俗解读》及杂文集《阿Q重返人间》。 《论语通俗解读》是史永峰先生呕十年之力撰写的一部集学术性丶文学性于一体,兼有一定史学价值的学术著作,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有精装和平装两种。《论语通俗解读》是作者呕十年之力撰写的一部集学术性丶文学性于一体的著作,突破了传统以来对《论语》一章一条孤立注解阐释的陈式,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孔子的社会理想、政治主张和仁道学说,又生动活泼地再现了春秋社会变革时期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受到了我国著名学者刘学智先生等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被认为“既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又是一部优美的文学著作,兼有一定的史学价值,有很强的可读性、耐读性和趣味性。”目前己被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陕西省图书馆、西北大学丶长安大学丶宁波大学等高校图书馆珍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