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女作家林恩.巴伯写过一篇文章《父母的最后时光》。写到父母八十几岁的高龄时,一个盲,一个聋,父亲暴躁易怒,母亲自以为是。他们和女儿住在不同的城市,有时会提出不可理喻的要求,比如让女儿搭他们去5英里外的地方去配眼镜,而往返则要花去女儿一天的时间。父母还对女儿买的睡衣有特别要求:这睡衣质地必须是针织全棉的材质,但这种内衣在城市商场早已绝迹。女儿只好跑到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在昏暗的店铺李去寻找上世纪那些年代生产的存货….后来他们先后住进了老人院,在老人院度过两年时光后相继离世。作家在母亲去世当晚做了个梦,梦见母亲朝她走来,她不再因关节炎的困扰而佝偻着,而是腰杆笔直,身姿挺拔。作者最后写道:“当母亲走进我时,她比我高那么多,我非得踮起脚尖才能亲吻到她。难道这意味着我终于原谅她了吗?原谅她变老、原谅她变聋,原谅她变得刻薄和无聊?我还能回忆起我儿时崇拜的风姿绰约的母亲吗?看来现在可以了”。无论年轻时多么叱咤风云的人物,都无法逃脱韶华逝去的命运。当光阴不再回转,真的是繁华落尽,万事成空啊!我想着自己变成老人家的时候也会变得又老又丑,变得刻薄寡恩,变得不可理喻,那时儿子会不会也用遗憾的口吻记述我风华正茂的过去…..想想是多么的令人黯然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