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梁州”,那是岑参,岑嘉州的弯月。“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那是李煜,李后主的弯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那是柳永,柳三变的弯月。“画檐初挂弯弯月”,那是苏轼,苏东坡的弯月。……弯弯的月亮,淡淡的夜色,浅浅的氤氲……山坡上的弯月冷冷的,静静的,美美的,好比一幅弯月和山坡一起协调和谐出来的水墨,或者现代印象艺术画。——那是我心中的弯月。
我喜欢山坡上的弯月,更喜欢老家山坡上的弯月。
每逢每月农历初一,月亮就开始慢慢新月,上玄月,弯月起来,当然,不是越来越弯,是月来越不弯地,走圆向十五的望月,满圆月。十五之后,又开始慢慢圆亏损变缺,变弯,越来越弯……为下玄月。从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新月,蛾眉月那几天,如果天气晴朗,有时在黄昏,有时在黑夜刚开始,有时在黑夜开始没多久,山坡上的弯月,就会弯弯地出现在老家西边的山坡上。出现的时间长短,高度位置,参差不齐,不等,总的来说:时间都不是很长,最迟不弯月超过后半夜。高度位置都不是很高,好比就在山坡上。那几天弯月都是这样,出现没多久,就从山坡上沿着山坡,和时光一起弯落到山坡背后,更多,更深,更无边无际的时光大海里去了。
每当弯月在山坡上,特别是在老家的山坡上的那几天,我都很爱看弯月的样子,也很爱看弯月下的山坡的样子。那样子,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就是最美的样子。
老家山坡上的弯月,静静的,弯弯的,弯弯在老家西边山坡上,好似镶嵌固定在老家西边山坡上。上空墨黑色,墨绿色,墨蓝色,或者湖蓝色……天鹅绒般,还不时点缀着几颗宝石样,眨着眼的疏星,最耀眼的当然当属金星,黄昏,傍晚也叫长庚星,据说李白,又叫李太白,李长庚,就与此星有关。天要亮时,就转换到东边天空去了,叫启明星。
那时太阳还没落土,天还没有黑,山坡上的弯月,是弯弯的,银白色的,像银色镰刀。更多的是在天黑之后,灿烂金黄,像金黄色的小船,像金色的香蕉,像美少女的娥眉,也是涂抹了厚厚一层金色的。它们给我无限的遐想和瞎想。我不知道是弯月像美少女的娥眉,还是美少女的娥眉像弯月?不管怎么说,怎么样,我最喜欢它像美少女的娥眉啦!它最让我去美好地这样,那样地乱想美少女,看着它,不自觉地,我就要去美好地乱想美少女,特别是少年青春刚开始异性萌动的那些日子。想着,想着,想着……似乎就真有一个美少女,仙子天使,在山坡上的弯月下,在山坡那边,浅浅淡淡,朦朦胧胧,隐隐约约,飘飘渺渺,对我莞尔一笑,然后,甜甜盈盈,款款的向我飘曳过来。仿佛间,我好像又坐在弯弯小船最尖端,像她摇曳过去。一切仿佛置身梦中仙境,或者.....更像在《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里。
山坡上的弯月,除了像像金色镰刀,像金色小船,像金色香蕉,像美少女的,也是涂抹了厚厚一层金色的娥眉。……有时还去把弯月所谓诗意的乱想象,想象它们:像一条弯弯金色的鱼,像一吊弯弯金色的铃铛,像一个弯弯金色的风声,忘不了还要给它们“添盐加醋”,“风言风语”地,渗透一丝一丝,一层一层更多斑斓色彩。一直到紧紧跟随,目送着弯月,弯弯,从山坡上,弯到山坡下,再弯到山坡背后……很遥远的地方。然后,我会把那一切带进我的梦乡里。美得我心底糯滋滋,甜津津,湿漉漉,笑咪咪,笑开了花,笑烂了脸!长大后,时常还爱回想起,回想起来,甜美里总是带着羞涩,羞涩里更总是带着甜美,——那毕竟是我儿时最纯真,美好的记忆。
老家山坡上的弯月,继续地弯弯在老家西边山坡上。还是那么静静的,静静的,继续地,依旧好似镶嵌,固定在老家西边山坡上。
山坡,一直也是静静的。静静得仿佛时间都凝固停止了。时间的颜色跟山坡的颜色差不多,黑黢黢,黏糊糊的,和坡上的坡影,山影,树影混杂交构,交媾,组合,融为一体。那些山坡,山峦,山峰,有的像房屋,有的像舰船,有的像馒头,有的像坟堆,有的像巨齿......还有的像青面獠牙的怪兽,恶魔……情态各异,模模糊糊,很是鬼魅魍魉,阴森恐怖。当时年幼无知:“无知无所谓畏”。“初生牛犊不怕虎”。后来想起,真有些后怕呢!
山坡上的弯月那边,偶尔几声乡间荒野土狗的犬吠。那犬吠是绿色原生态的,没有被污染,涂润,杂色,虽然土里土气的,却很实在,随轻轻的夜风,轻轻传递过来,剪碎一路夜色,也剪碎一路弯月的笑靥,跟古诗里说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那般地反衬着,让月色,让夜色,让山坡的宁静凸显出来,愈加宁静。
渐渐地,渐渐地,山坡上的弯月,从天空弯斜下来,到山坡顶,静静地安放着。再渐渐地,渐渐地,没多久,山坡上的弯月,就弯斜到山坡背后去了……剩下的就是等待,等待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以及下一个月,甚至更久远,那些时候山坡上的弯月,美好地重来。
岁月流逝。时令变迁。四季更迭。周而复始。
春天,山坡上的弯月,是一种春天弯月的美好。夏天,山坡上的弯月,是一种夏天弯月的美好。秋天,山坡上的弯月,是一种秋天弯月的美好。冬天,山坡上的弯月,是一种冬天弯月的美好。每个时令,每个季节,各自有各自的,独特不同的韵味。
……后来长大了,开始变老了,回想起来,我才越来越发现,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最寒冷,最深的深冬,山坡上的弯月。最最.....喜欢,最寒冷,最深的深冬,老家山坡上的弯月,弯弯着山坡上祖辈的墓地家园。瑟瑟深冬的寒风,窸窸窣窣的,祖辈破败坟头的荻花茅草,那样的清冷,萧索,荒凉,孤寂,感觉那才是山坡上的弯月的最真实,山坡的最真实,也是生命最后的最真实,铅华洗尽,儿时的一切想象的美好,都是美丽的错误,都是美丽错误的云烟,都是美丽的错误浮光掠影......总之,一句话,都是背景。
转眼,一切的一切就过去啰,唉!越来越老的我,天天深宅在喧嚣城市,钢筋混凝土构建的,高楼林立的,“铁笼子”里,山坡上的弯月,连同越来远的老家,永远只能:我们在回忆,说着那过去,说着那冬天,说着那……山坡上的弯月啦!
作者简介:

蓝野静,原名殷众,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重庆新诗学会会员,长寿区作家协会会员。有诗歌,散文,小小说在《中国文艺》《作家报》《重庆教育信息》《重庆晚报》副刊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以及多个网络平台展示。
《世界华人文学》征稿启事
征稿时间:长期
出版时间:半年刊
征稿内容:微诗(限五首)
新诗(限三首)
散文(限一篇)
小小说(限两篇)
短篇小说(限一篇)
投稿邮箱:tougao@wclit.com
投稿方法:1. 邮件主题处模仿下边文字写上您的主题:
李建东投稿新诗三首、“短篇小说一篇”。
2. 稿件置于邮件内(不要设附件)。
3. 希望自带英语。没有英语的稿件本刊找人替您翻译,或者发表纯汉语作品。
4. 已发表过的作品必须在作品标题下注明原出版地与时间
《世界华人文学》是一份非营利性汉英双语半年纸刊,旨在用汉英双语向世界介绍汉语文学,没有稿酬,不送刊物。本刊出版后,会把目录与作者姓名上载至本网供需要者查询。需要者可自行上网购买,世界各主要国家的亚马逊均会有售,大陆的可在指定地购买。
声明:本刊享有来稿再编权,来稿无论录用与否,均可自由再投他处。本刊旨在把中国文学推往世界,并不限制作者再使用其投稿稿件。
(本征稿启示,长期有效!)微刊主编:雷响玲
《大学生必读文学作品选》征稿
本书由一级出版社单书号出版
诗歌散文小说故事题材不限,适合大学生阅读的好文章即可。
在来稿作品中评选一二三等奖并为作者颁发获奖证书。
评委:
重庆大学EMBA博士 潘相成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博士后 孙浚博
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 赵昌方
湖南大学文艺学硕士 李嘉轩
英国邓迪大学硕士 王蒙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 郭培庚
桂林理工大学硕士 魏朋志
复旦大学硕士 姜承勇
同济大学硕士 张智学
清华大学本科生 朱彦洁
人民日报人民艺术诗社理事 余振伟
广东资讯台主编 邹中海
当代文学海外版主编 张晓玲
北京市写作学会理事 王苏华
美国《诗殿堂》诗刊(汉英双语)编委、《三湘文学》执行总编 释圣静
多所高校文学社团顾问 袁理鹏
来稿暂无稿费,作者文责自负,发表与否不限。
邮箱1451143635@qq.com
联系手机号 13525788453
组稿完成,尽快出版,来稿请速。预计6月份出版
2021年3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