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算来,父亲走了已有十七个年头了。转眼又临清明时节。每年的清明时节,我们都会到父亲的坟墓前祭扫一下,凭吊一番。摆放一束鲜花,烧化一些纸钱,来寄托我们的哀思。同时,我们又把父亲保留下来的遗物一一整齐地摆放在墓前,像每年这个时候一样,重新展示一番。那是几枚功勋章和十余枚纪念章,它们记录着父亲一生曾经不平凡的经历,时时地让我们加以追忆和缅怀!

我的父亲名叫郎会军,出生于一九二零年,在那倍受三座大山的压迫下,饱尝了旧社会饥寒交迫之苦。为了生计,父亲十一岁就给地主放猪。小小年纪,衣不遮体,食不果腹。酷暑严寒,倍受煎熬!因为家穷,没有进过一天学堂。
九•一八事变,日本鬼子侵占了东三省,父亲和许多劳苦大众一样,忍受着亡国之苦,从那时起,在父亲的心里,深深地埋下了爱国的种子。
一九四五年八月,经过八年抗战,日本帝国主义终于被赶出了中国。可是,日本鬼子刚刚投降,蒋介石又挑起内战。为了寻求民族解放道路,父亲毅然走出家门,穿上军装,扛起了枪,投向杀敌的战场!

那年,父亲二十五岁,爷爷和奶奶只有父亲这么一个儿子,虽是独生子,但是,爷爷和奶奶却大义凛然地支持父亲走这条路。从此,我的父亲开始了军旅生涯!
解放战争,艰苦卓绝。人民军队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英勇善战,勇往直前!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
三大战役,父亲所在的东北野战军光荣地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在攻打四平的战斗中,父亲冲锋在前,不怕牺牲,英勇杀敌,因此受到立功嘉奖。天津战役,异常激烈。在那次战斗中,父亲脚部受伤。一直到后来走路都有点跛,那就是战争留下的烙印!
三大战役的重大胜利,给国民党以沉重的打击!为新中国的解放揭开了新的篇章!
一九四九年,国民党反动派在人民军队强大势力反击下,以失败而告终。同年十月,新中国成立了。可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去,美帝主义又在朝鲜点燃了战争的烽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的父亲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战歌声中,又随同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到异国的战场!正是:
挥师又闻战鼓声,
异地烽烟催边亭。
将士铠甲未离身,
挎刀扬马又出征!
我的父亲在朝鲜度过了三个春秋寒暑,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在炮火硝烟中征行。出生入死,奋勇拼杀。多次荣立战功。
一九五零年七月一日,在党的生日这天,父亲在鲜红的党旗下,举起了他那坚定有力的右手。从此,父亲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一九五二年八月一日,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二十五周年的伟大日子。可是父亲和战友们还坚守在阵地上。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美国鬼子的进攻!时过中午,美国鬼子又组织了一次更强大的进攻。炮弹像冰雹似地向阵地倾落,狂轰滥炸。一发炮弹就在父亲身边爆炸!父亲为了掩护战友,身负重伤。一块弹片击中父亲的腹部。卫生员急忙过来包扎。鲜血染红了异国的土地,也染红了朝鲜的金达莱花!连长、指导员和战友们都劝父亲退下阵地,可是父亲坚决不肯,说:“我这点伤算不了什么,我能坚持住!”就这样,父亲一直坚持到战斗胜利结束。战后评功会上,父亲再次荣立三等功!我的父亲用鲜血和汗水谱写了一首壮丽正义之歌。那银光闪闪的军功章啊,它渗透着志愿军战士的鲜血,也闪耀着革命志士的英魂!
一九五三年,经过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团结努力,艰苦不懈的战斗。终于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朝鲜解放了。英勇的人民志愿军凯旋归来。父亲又回到一别几载的祖国。随同志愿军指战员们光荣地接受了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司令的检阅!归来了,祖国的宠儿,归来了,时代的娇子。骄傲吧,英雄们,自豪吧,英雄们!正是:
何惧列强来犯侵,
异国血洒染战巾。
凌云壮志雄魄在,
保家卫国赤子心!
回国后不久,父亲就复员了。复员后,父亲又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故土,又回到亲人的身边。回乡后,父亲没有以功臣自居,而是和乡亲们一道为建设家乡不辞辛苦地劳碌着。在生产队里,父亲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处处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七五年的冬天,父亲在生产队里任饲养员。由于日夜操劳,伤口不慎发炎,那块在父亲腹部隐藏了二十多年的弹片终于暴露出来。我亲眼所见,有手指甲般大小的弹片已被肌肤侵蚀的乌黑发锈!我要把它留下来,可是,父亲却轻蔑地看了它一眼,把它狠狠地扔进了垃圾堆!父亲没有因伤口发炎而向组织伸手,只休息了两天就上工了。伤口只做了简单的包扎和换药。药费只花了十八元三角,还是队长和会计一再坚持下,才同意队里报销的。这就是我的父亲,朴实憨厚,忠诚正直,不畏艰难,兢兢业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改革开放以后,年过古稀的父亲虽然不能从事重要的生产劳动,但时刻也不闲手,每年的冬天,都积攒很多的农家肥,承包田里,有父亲洒下过辛勤的汗水。父亲,就像那一抹灿烂的夕阳,毫不保留地发挥着余光余热!
二零零三年九月一日,父亲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八十三岁!父亲一生,虽没有给我们创造太多的物质财富,但给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食粮!在父亲不平凡的经历中,让我们看到更伟大的一面。这种宽广的胸怀,无私无畏的精神,会让我们永远继承下去,更让我们敬畏,骄傲,崇拜!
我的父亲,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作者简介:
郎福,一九六六年出生,高中文化,农民。家住肇州县朝阳沟镇共进村。日升月落,春耕秋收。在岁月里用汗水播种自己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