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
贡献更多外事力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谋划长远,为中国擘画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新图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进各领域各层级对外交往,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省委外办主动对标对表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历史交汇期党和国家中心工作,通盘考虑河南对外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贡献更多外事力量。
一、观大势、谋全局,在把握方向、坚定自信中学深悟透全会精神
观大势、谋全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对外事工作者而言,更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谋大势、讲战略、重运筹”,把握方向、掌握主动,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化危为机,更好地推动事业发展。一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坚定信心决心恒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新发展阶段这个发展的历史方位,明确了“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未来朝哪里去”,为解决主要矛盾、完成历史任务奠定了基础,实现了党对社会发展阶段认识的与时俱进。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全面看待新发展阶段,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保持定力、坚定底气,持之以恒推动外事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二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善于识变应变求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2020年,省委外办尽锐出战、冲锋“疫”线,围绕涉外疫情防控、服务抗疫外交、助力复工复产等发力使劲、创新突破,进一步强化系统观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面对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等重大风险挑战,外事工作者要始终绷紧政治这根弦,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对外工作的方方面面,既要有谋定后动的计划性,又要有见招拆招的灵活性,不断增强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以高质量外事工作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三是服务新发展格局,务求“深、实、细、准、效”。习近平同志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做好调查研究的“五字诀”,即“深、实、细、准、效”,这是指导我们做好调查研究的重要遵循。面对疫情,省委外办克服“走出去、请进来”受限的难题,在全国率先开展“云外事”,及时成立复工复产专班,疫情也没能阻挡“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发展的脚步,“四路并进”的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在新发展格局下,外事部门充分发挥机构改革效能,以改革之变汇聚发展之力,扎实践行“深、实、细、准、效”的要求,既“坐而论道”,更“起而行之”,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以实际行动展现外事工作新作为。
二、出实招、求实效,在对标对表、锐意进取中落实落细全会精神
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大写意”、河南“十四五”规划的“路线图”,省外事办加强战略谋划,放大外事优势,实施项目化运作,加强清单式管理,打通淤点堵点,激发整体效应,确保各项工作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精心画好外事工作的“工笔画”。一是搭建更多外事平台,让“高质量”质更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切实为高质量发展激活力、聚人气、汇资源。在引进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在郑州设立北方区域协同中心的基础上,指导其充分发挥作用,并争取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在豫设立更多的常驻办事机构,积极申办国际性会议、展会等重大活动。配合2021年中非合作论坛,举办深化“一带一路”豫非合作座谈会,助力在豫企业拓展对非合作空间;落实中国(河南)—中亚五国农业国际合作论坛暨中国—中亚五国养殖与动物疫病防控国际合作高端论坛活动成果,适时举办第二届论坛,推进合作走深走实。适时举办豫俄科技创新合作论坛、豫以智能制造高端论坛,以及与德国、俄罗斯等国的产业推介对接活动。二是深入发掘外事潜力,让“双循环”更通畅。重点是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动河南“四条丝路”扩点带面、纵深发展。深入开展对河南友城及世界大江大河流域经济发展研究,提供精准的政策引导、信息服务。推动郑州—卢森堡、郑州—芬兰赫尔辛基客货运航空“双枢纽”建设提质升级,推动郑州—乌拉圭(蒙得维的亚)直航货运航线开通,助力郑州—柬埔寨“东盟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构建河南连接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空中廊道。推进河南保税集团与全球主要航空货运枢纽开设跨境电商航线,与有关机场和企业互设保税仓和产品展销中心,实现更高水平的“买全球、卖全球”。持续推动“海上丝绸之路”与国外重要港口对接、开展陆海联运,全面提升河南枢纽经济能级和开放通道优势。三是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让“河南话”更响亮。筹办庆祝建党100周年河南省对外交往史料展,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认可、认同。加快“中华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丛书《黄河文化》《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等后续分卷的编译出版工作,并结合重要节点适时发布。牵头《河南省国际语言环境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条例》立法调研工作,做好对外话语体系顶层设计。支持筹办第三届全国外交话语及外交外事翻译研讨会,开展“翻译河南”优秀成果评选,不断提升讲好河南故事的社会参与度。支持省政府门户网站英文版建设,打造对外权威网络平台。四是扎实推进民间外交,让“中华源”更宽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实际,以推动友城高质量交往为抓手,不断增强互信沟通力、制度吸引力、文化感染力和道义引领力,努力为协同官方外交、助力软实力传播注入更多的河南元素。依托国家对外建交周年和我省友城结好周年等重要节点,举办系列庆祝活动,深化双方友谊,加强交流合作,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探索建立多层次民间交往的机制与平台,继续开展国际抗疫合作,巩固友华民意基础。推动太极、少林功夫、中医药、汉字等走向友城、走向世界。打造河南民间外交品牌,比如借助全国对外友协力量加强中国国际汉字大会品牌推广,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中非武林大会”等。以省对外友协理事会换届为契机,优化理事结构,发挥平台作用,不断拓展对外交往的广度和深度。
三、抓基础、促提升,在党建引领、建强队伍中凝聚外事工作合力
进一步强化抓党建促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紧盯外办是省委机关这一政治属性,全力擦亮党建名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外事发展。一是聚焦百年华诞,营造干事创业氛围。持续营造“三个氛围”,创建模范机关,坚持以“十个一”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利用“七一”等关键节点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献礼建党100周年。二是聚焦理论武装,加大干部培训力度。以提高外事干部“五种能力”为目标,围绕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规划等重大主题,找准方向,加强研判谋划,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彰显外事担当。三是聚焦主责主业,推动党建外事融合。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鲜明导向,推动促进党务干部懂业务、业务干部懂党务,使党建业务齐头并进、深度融合。四是聚焦示范引领,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加强外事文化和文明规范建设,提升文明素养。长效推进公共服务领域外文标识规范化建设,联合开展纠错活动,以试点效应推动全省对标整改取得显著成效,进一步提升河南对外形象。
(本文刊发于《党的生活》2021年第3期上)
传播方针政策 服务党的工作
关注时政热点 反映民意民生
邮箱:ddshzkz@126.com
热线:136 7341 9038
欢迎投稿!
(编辑/星星/李超 审核/黄万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