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利峰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之際,新安縣倉頭鎮張村新建起的一座座種植業溫棚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據倉豐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游華南講:“從2019年開始,在鎮政府號召下,張村成立了集體經濟合作聯社,鼓勵更多的村民把流轉土地承包到戶。張村現有幾十戶村民流轉土地種植紅薯,每戶從五六畝到幾十畝數量不等。每年年初下苗,約到十月收穫。每畝地產量在4千至5千斤左右,上市銷量非常可觀。”
眾所周知,紅薯俗名地瓜,是一種傳統營養保健食品,具有推遲衰老、生津止渴、潤腸通便、抗癌和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目前,倉頭鎮各村種植紅薯約3千多畝,並從河南科技大學進口的紅薯苗有普薯32、煙薯25和商薯19等最新品種。紅薯每年的產量和銷量市場反應良好,附近的各大超市均有銷售。張村還成立一個紅薯加工廠加工紅薯產業,另有1千多噸紅薯加工食品銷往廣西,桂林等地。

“党的政策好,農民收成好。吃水不忘挖井人,脫貧不忘共產黨。”這是張村村民以及廣大農民普遍的心聲。在倉頭鎮領導的帶領下,更多的村子興起了溫棚種植業,除了種植紅薯,他們還種植了櫻桃、草莓等農副產品,大力發展農村綠植產業。不僅提高了農民的思想覺悟, 為帶動農村經濟建設和脫貧致富打下堅實的基礎。在綠色環保上,為進一步推動“農村美、農村富、農村強”做出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