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徐发蕴,字承古,号关河山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大专毕业。曾教过小学、中学、大专。爱好文学、古籍,喜欢诗书画印,广交书画界朋友。同时多年来对格律诗词进行了深入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就,撰写出《格律诗词讲仪》进行多处讲解。文学作品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多见各地报刊。出过《履途屐痕》散文集。格律诗词《发蕴诗词五十六首》、主编了《深州市东四王村志》,出版了《关河山人国画集》,有几部长篇小说现在修改中。几十年来笔耕不辍。

《大家风范》· 名家专栏
著名学者:徐发蕴
中国古籍研究系列专题
第七篇
左丘明与《春秋左传》

《春秋左传》是我国一部伟大的历史作品。不论是文学价值还是历史价值,都达到了高度的水平,这对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皆可引以为自豪的。
《春秋左传》又名《左传》,汉改成《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是春秋之末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
在西汉初年以前,《传》的本意是一种解释。很显然地,有了《传》就必须有和《传》的语句不同的原文。在提出《左传》这个名义的时候,认定这是《春秋》(指《鲁春秋》相传是孔子删定的历史记载)的一种解释,所以全名称为《春秋左氏传》。这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是一样的。这样的提出是在公元前一世纪末,汉哀帝的时候,通过刘歆而完成的。再经过东汉章帝的裁定,《左传》的地位才确定了。之后,到魏晋时期,杜预也曾进行过改动。

《左传》的艺术价值是自古以来所公认的。有一点必须提出来,就是我们对于《左传》全书或某篇全篇的结构,是无法给以全面的估计的。从原来的《左氏春秋》,进而为刘歆的《春秋左氏传》,再进而为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他们都从中进行了纂改。这中间经过两次转手,我们已无法看到原来的结构。至清代的史学家马骕经过十几年的研究,撰写了《左传事纬》,可算是一种《左氏春秋》的还原工作。但这只是一种企图,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尝试,而每次尝试的结果,都不可能是完美的。
左丘明(约公元前502——前422年)都君(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渔村)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丘官,古称左丘明除春秋末期史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是《左传》和《国语》。据说他在完成《左传》时,视力还很好,之后得了眼疾,双目失明。但他顽强地以口述别人代笔的形式,完成了《国语》的著作。故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他应该在孔子之后,但没有说他是孔子弟子的;也有说他大于孔子的。

《左传》是一部集大成式的史学巨著。实际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结于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记录了约两个半世纪的历史事件,塑造了一大批历史人物形象,在经学、史学和文学方面,均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长于记述战争,又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从《左传》的叙述里,我们看到作者对于任何一个大的战役,都能把来历和结果,讲的清清楚楚;并把参加这一战役的成员的主张和看法,都直接表达出来;他不一定要把面对面的相搏加以描写,有时只把与战役有关的几件小事的描述,给了以适当的烘托。城濮之战、邲之战的叙述中,都得到很好的体现。《左传》作者对于小的动作刻画非常生动。他能抓住人物的眼神、动作,话语、服饰、装束等,把人物的精神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

《左传》是一部伟大的优秀著作,从里面可看到春秋时代的答题轮廓。在叙事中《左传》作者充分发挥了他的文学才能,塑造了极其鲜明的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事件的进展。是其他著作所难以比拟的,这对于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华夏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1.3.30)于淄博


编辑:寒烟 子墨
编审:慧玲 思翰
麒麟读书会 · 作家事业联盟
《大家风范》杂志
总顾问:姚卫东 邱 锋 董山峰
阎雪君 肖霖生 许莎朗(香港)
耿建华 赵林云 孙春亭
逄金一 赵洪祥 张希木
柏承恩 李式法 戴永夏
李 浩 王培元 傅先河
编委会主任:戴思翰
编委会副主任:鲁先圣 周慧玲
总编:戴思翰
微信:CHINA-AN999999999
《大家风范》杂志投稿官方邮箱:
djffzb@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