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尝幸福的味道
王连骥 开笑鸾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一出戏演完了,人的一生也就结束了。因此,一个人来到世上就要“给力”打造出人生中的一些闪光点,让人生这出戏唱出几个“拿人”片段,唱出精彩,留给他人几个咀嚼的话题。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一些快乐时光,宋代诗人汪洙写道:“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自古就被人们所认知的人生快事。回忆我们的一生,也有一些事情,吸引了他人的眼球,让我们感受了一生的快乐和幸福,这也是我们一生中的浪漫记忆。
一 、“敬佩目光”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与我国东北只一水之隔,美帝国主义已把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唇亡齿寒,形势危急。刚成立的新中国,面临着一场生死抉择。党中央、中央人民政府作出了“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的决策,一方面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另一方面在国内掀起抗美援朝运动,既动员全国人民捐献飞机大炮援助抗美援朝战场,又动员爱国青年参军到朝鲜战场去打击侵略者。
当时,淮阴中学校园群情激愤,热血青年个个写血书,要求参军。1951年元旦前后,60多名爱国青年第一批走出了校门。1951年7月,50多名同学第二批走出校门。当时,正在初一(乙)班读书的王连骥,便是其中一名。7月14日,淮阴中学校领导人与参加军事干部学校同学合影留念。7月16日,中共清江市委书记兼市长沈樵枫,在城内东大街上胜利饭店,宴请淮阴中学的参军同学,对投笔从戎的淮阴中学学子表示敬意。
我们淮中参军同学胸前佩戴大红花,列队走在东大街、花街,经大闸、越闸,向住地走去,一路上众多行人簇拥大街两侧,人人都向我们这些爱国学生投来“敬佩目光”,让我们十分感激,十分风光。7月17日,我们便从大闸口东边乘轮船南下,踏上抗美援朝征程。
二、台下目光
1954年暑季,开笑鸾淮阴师范毕业被分配到淮阴县张集中心小学任教。春节期间,学校按上级指示,排演文艺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除了排演了一些短小精悍时令小节目,开笑鸾和茹蓉老师二人排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开演梁兄角色。春节期间,除到张集四周农村演出外,在张集小街上连续演出十几场,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由于剧中角色深入人心,多年后在公交车上,张集人见到了开笑鸾,还有人高喊:“那不是梁山伯吗”?
1960年9月至1965年9月,开笑鸾调到淮阴市(县)棉花中心小学任教导工作,学校每年都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排演文艺节目,她和王耀灿老师排演的父女《逛新城》节目。1962年暑假在学校门前操场上演出时,当时县电影队也在小街上放电影。当《逛新城》节目开演时,电影场的人全部拥向棉花小学操场上了,电影被迫停放。由此可见这出戏的演出在群众中的影响与声望了。
1975年,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40周年活动期间,清江市教育系统决定办一次大型歌曲演唱会,清江市实验小学排演了“长征组歌”。当时学校条件差、没有礼堂、没有钢琴。学校把排练长征组歌的任务交给了开笑鸾和王志祥老师二人,开负责组织、教唱,王负责乐队、指挥。每天下午放学后,把200多名师生集中在操场上,她就用一架风琴,一句句、一遍遍、一首首地教唱排练。开笑鸾的金嗓子教唱声和着演出队歌声在校园里洋溢着,在运河两岸荡漾着,学生认真地学唱着。接学生的家长在学唱的学生周围,围拢着一层又一层。她的热情,她的洪亮而又动听的歌声激励着每一个参赛人员。演唱会如期举行,集歌咏队、舞蹈队和乐队于一体的实验小学演出队,师生同台、阵容强大、表演精彩、轰动全市,一炮打响,一举夺得了全市中小学二十多个演出队的头筹,在市实验小学的校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开笑鸾的金嗓子和她的身影,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多所学校的多次大型活动中,都深深地吸引了舞台下方观众的注意力,给众多观众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众人投给了“与众不同”的异样目光。
三、感受“不一般目光”
1957年8月1日,经过五年相识、相知、相恋,这一天我们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我们结婚的大喜日子是炎热的暑天,所以婚衣都是单衣,且白色居多。记得我们婚房是在花街东头轮埠路市粮食局院内(也就是文庙的西厢房),王连骥在中共清江市委组织部上班,每天要从轮埠路、花街、东大街、才到达西大街上的市委大院子。好多次下班时开笑鸾去迎接,当我们二人都是穿白褂、白裤、白鞋、白袜,肩并肩走在大街上时,引来很多路人投来的“不一般目光”。当时的我们很是风光,真是人在蜜月里,心似蜜样甜。以致数十年后,每每想起那样的时光,心里都有甜甜的感觉。
四、感受“稀奇目光”
1958年的春天,王连骥响应党的号召,回到淮阴县棉花庄东街老家,下乡参加劳动锻炼,当时开笑鸾在棉花庄东北的王兴中心小学教书,周末都回家,周一早上再起早回校。每当这个时辰,王连骥都背上粪箕,拿上粪勺,摸黑相送。天亮时,农田里干早活的人们,见到我们都注目相看,这一对青年人的“与众不同”的送客举动。我们在感受到劳动人民的敬意的目光后,王连骥回到家里,他的粪箕里都是满满的,粪箕里的粪倒入了生产队的大粪塘里。
五、“好奇目光”
1960年暑后,王连骥奉命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预科读书。1962年农忙假时节,开笑鸾带上四岁和两岁的两个儿子去南京探夫,期间到中山陵、玄武湖游玩。景点上的人见到我们一对青年人有两个虎头虎脑的儿子,都扭头看望。
1965年冬,我们调入淮阴县城南公社工作时,大运河南没有浴室,我们洗澡都要进城。每当这时,我们一家五口,一辆自行车,老王骑车,前杠上坐着大儿二儿子,老开抱着三儿子,当车子行走后,再跳上后座上。一家五口一辆自行车,二百多米的上坡路,老王以“S”形方式一跃上了大运河桥,每当这个时候都会引来南来北往行人的“好奇目光”。我们在感受到这些目光时,心里也感觉热乎乎的,老王的脚下也格外有劲,我们的日子过得也更觉得有趣。
六、“新奇目光”
上世纪末,我们淮阴城刚刚有了两轮电动助力车。1998年,我们夫妇俩合骑一辆行走在大街上时,路人见了都投来“新奇的目光”,有的直接拦着,叫我们下车,问及这叫什么车,在哪买,多少钱。当我们告知3200元,有的还伸了下舌头。老友原淮阴县委办公室主任赵为民同志还风趣地大声说:“连骥你要骑得悠着点,笑鸾你也要搂的紧一点,让那些年轻人妒忌去吧”!
七、“微笑的目光”
2012年初春,我们更换了电动助力车,新买了三轮紫红色小巴士电动车,男在前骑,女在后坐,春秋两季,我们外出较多,开发区、大学城、母爱公园、禧徕乐商城、新港码头、阳光湖公园…都留下了我们电动三轮车的痕迹。一对白发老人配着一辆紫红色电动车,每当车子经过,路人都会投以微笑的目光,有人议论说:“这才叫白头偕老哩!”。在大学城枚乘东路淮安信息学院北门对面的小吃闹市区,一群女大学生团团把我们俩围住,问这问那,“多大岁数啦”、“住哪里呀”、“到这干嘛啦”、真好看”、“Good-----”
特别是10月14日、15日,连续两天下午,我们骑着电动三轮车去去城南乡关城村境内的清浦开明中学东侧和北京南路上关城桥南的民贸物流南侧,在田边的柏油路上放风筝。当天上飘着三个风筝,车上坐着白发老人,在走针刺绣十字绣时,此景除了引来了田间劳动的当地农民和在工地上干活的外地工人围观外,还有两辆轿车停下,看天上风筝、看老太手中绣花,当问及年龄是快80岁时,驾驶员还竖起大拇指微笑着说:“老人视力好、精神好、心态好、情趣又好,八旬老人这样度晚年,好样的,一定长命百岁”。
八.尊敬的目光
1964年秋后,老王奉命抽调去涟水县唐集公社丁梁大队搞社会主义教育。次年夏,丁梁大队书记梁云鸿,在当时极“左”形势下,遭遇错误处理:家庭成份由中农被改定为富农,并戴上“富农分子”帽子,开除党籍。
后由于时任工作队党支委的王连骥,冒着极大政治风险,坚持党的正确路线,主持正义,实事求是地向中共江苏省委和淮阴地委反映,地委随派出复查工作组,实地调查核实,并给予纠正,恢复了梁云鸿同志的党籍和职务,使梁氏家族免除了一场灾难。
时隔四十年后,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大学师职主任、教授、梁云鸿同志的四弟梁云九,从长春专程回淮,于2005年4月8日,率祖孙三代人制作“恩重如山”巨幅恩匾一块,专程由涟水送到我们家庭,以表达梁氏家族三代人的感激之情。此事,媒体披露后,各方向我们投以尊敬的目光,多年来我们心里都有热乎乎的感觉。
九、受感动的目光
2009年5月14日早晨6点30分许,老王晨练回程。路经北京南路明远路头时,见到城南乡关城村14组68岁的陈兰英,倒退时不慎掉入慢车道内的窨井内。王连骥闻到呼救声,跑步赶到现场,遂趴在井口花了半小时左右时间将陈兰英救起。
一年后陈兰英又找到村委会,提及感谢救命恩人。村领导闻及此事亦很感动,遂和陈兰英一起做了两面锦旗。村委会的锦旗上书写“英勇救人,品德高尚”。陈兰英夫妇俩的锦旗上书写“救命恩人,世代不忘”。在2011年11月24日的“感恩节”前夕,村委会派副主任刘步巧用轿车带着陈兰英夫妇俩来到一院分院我们的家,放鞭炮、送锦旗。24日,淮安电视台、淮海晚报都作了报道。晚报报道时,在文章结尾写道:“‘英勇救人,品德高尚’、‘救命恩人,世代不忘’,这就是关城村领导和赵维轩、陈兰英一家人的心声。八旬翁英勇救人,古稀婆不忘感恩。一对老人谱写出一曲感人的夕阳红华章。”消息在报纸和电视上报道后,受感动人不少,打来电话的朋友就有十多人。直到很长时间后,有的熟人见面时还提及此事。
十、幸福的目光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我们夫妇二人先期捐出500元。不久党中央号召共产党员自愿向党组织缴纳特殊党费,后各自又拿出自己半个月的退休金计2089.5元,向党组织缴了特殊党费。中共中央组织部按规定,分别开给我们夫妇二人收据。此事在报上透露后,有的同志打来电话,有的同志见面都赞扬我们的大爱胸怀,让我们理解了“看不到”的“赞扬目光”。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互相关爱,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相濡以沫,我们有坚定的信念,我们有崇高的理想,我们有阳光的心态。虽是平凡一生,但我们一生的生活都是充实的、快乐的、幸福的。
2020.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