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作者/石继增
清明节又要到了,我看到了春天的美景,想起了介子推的恩重,慎终追远思念故去的亲人,难忘当今的模范英雄。神清爽朗,世事通明,华夏儿女,面对百年风云变幻,刚直不阿,壮勇无比,必将迎来一个天地人和、繁华昌盛的复兴!夜深不寐,浮想联翩,文思泉涌,感之并记之!
棠梨花映春清明,
北斗指乙方向东,
介子推祭寒食节,
慎终追远知恩重。
焚香祭悼敬祖宗,
奠祀思忖血亲情,
子欲孝而亲不待,
心肝寸断泪无声!
三月三中上巳行,
祓除畔浴畅游泳,
最是春意盎然时,
无心插柳柳青青。
蹴鞠秋千放风筝,
探春寻春踏春兴,
斩妖除魔胜利日
天地人和醉春风!
作者介绍:
石继增,北京育英中学原副校长,曾任北京市中华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校长。
编者的话: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投稿咨询:
曹 魏(字德譲,号文會堂主,九二一文化智库都市头条编委,资深新闻媒体人,文化评论撰稿人)微信:caoweichina QQ:77420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