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桥遂母意,杀生报父仇
戴永久
过去,有一户穷苦人家,夫妻二人养了一个儿子,生活过得紧巴巴的。
“屋漏偏逢连夜雨,贫穷又惹祸上身”。大旱之年,丈夫染病,妻子相救无效,落得人财两空。留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本村有一男子,平日就觊觎少妇美色,苦于无缘得手。这时他趁机前来套近乎,献殷情,问寒问暖,送这送那,使尽全身解数,鼎力支撑破碎的家庭。人非草木,岂得无情。天长日久,渐渐赢得少妇的欢心。
这户人家,住在四面环水的独垛子之上,一年四季只有涉水过沟后才能相达。这春夏两季倒也罢了。早春及寒冬腊月,每天早晚赤脚过河,冰水刺骨,胜似过关。这时,母亲往往愁眉苦脸,暗自落泪,无计可施,心如刀绞。小孩自幼乖巧懂事,对母亲十分孝顺。
光阴似箭,转眼间孩子逐渐长大。为求得母亲欢心,孩子不声不响地动手砍了家前屋后的几棵杂树,动手搭起了一座简易的便桥,这样一来,不但方便了平日的行走,而且有效免除冬天过河赤足踏冰的苦难,母亲看在眼里,喜在心中。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几年后,母亲也得病亡故。那人尽心尽力相助忙完丧事,并真心诚意地表示要继续关顾小孩,直到成家立业。
不料当天夜里,孩子趁那人熟睡之时,将其杀死,并连夜赶到官府自首。
县官听罢陈述,大惑不解地问道:“架桥成全他同你母亲通奸的是你,现在杀死他的人也是你,这一反一正,天壤之别,你作何解释?”
孩子不假思索地应道:“搭桥顺母意,杀生报父仇。母亲给了我生命,父亲去世后,母亲孤苦零丁,衣食无着,苦不堪言,含辛茹苦,抚养于我,难得有人相慰、相助,难得有人相近,我岂能不顺其意?但他多年霸占母亲,使其不尽妇道,名节不保,是对父亲的大不敬,作为儿子,不报此仇,心有不甘。”
县官听罢,沉思良久,断然判道:“伤害人命,天理不容。怜其孝心致诚,免其死罪,发配充军,以警后人”。
个人简介:
戴永久,男,汉族,194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曾任小学教师,5个乡镇党委书记和县、市两个部门负责人。2004年退休后从事文学习作先后在"江苏生活快报""江苏散文报""山西科技导报""泰州晚报""姜堰日报""溱湖""罗塘"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等文学作品100余篇。现为江苏省作协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