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教“四大金刚”
文/倪高扬
班主任蓝老师十分礼貌地找我,校长,我想和你商量个事。请讲。我作洗耳恭听状。这个班我管不住,你物色一位强手到我们班担任班主任吧。我愣了一下,回话带有反问的口气,你管不住,别的老师就能管住?我的“反问”丝毫没有对她能力的低估,而是感到奇了怪了。
我一向看好的这蓝老师,为人正派,任劳任怨,踏实负责,只是“仁义”有余“顶针”不足罢了。我对蓝老师说,你先稳住,明天我待你们班看看。蓝老师点了点头离开了。我向园长反应这一情况时,园长笑着说,这个班我呆过一个月,班上的“四大金刚”确实不好侍候。是吗?我只知道这个班有个叫圆圆的有点麻烦,一个真的抵几个哩。
我钻进了这个班,一边观察班上的整体状态,一边用手机作记录,一边介入个别特殊孩子的“工作”(操作教具)。圆圆难得安逸下来,时不时的在教室里无端奔跑。我把他叫到身边,和他一起做工作。
工作中,方方凑过来了,圆圆向我介绍,方方是他的好朋友。我有点奇怪,他还有好朋友?我向方方求证,方方点头默认。我如获至宝,对方方说,圆圆往往控制不住自己,打扰别人工作,你能不能帮帮他。能!方方又冲我点了一下头。
接着,我让他俩一起做一项难度稍大的工作。先由方方操作以作示范,可是,圆圆不断地插手,打扰方方的工作秩序,一时间,两个好朋友成了“狗脸亲家公”。
我让他俩暂停工作,先问圆圆,别人工作时你该不该打扰?后问方方,别人打扰你时你应该怎么处理?他们都说知道,原来是明知故犯啊!在孩子们工作期间,三位老师分工明确,可是负责观察记录的老师并非“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常蹲下来指导孩子工作,偶有乱操作、打闹、泼洒教具等现象出现,她无瑕顾及,纵然管理也缺乏力度。
时过十一点,全班孩子停止工作,物归原位,洗手,各就各位,一个个像待在窝里伸长脖子的乳燕期待着进食。一位老师带领大家朗诵古诗,另两位老师戴着一次性手套,动作娴熟地忙着分饭菜,分发勺子、筷子。我立即建议,勺子、筷子放那儿,让孩子们各取所需。
饭后,两位老师在收拾桌椅、抬床、布床,我请圆圆和方方过去帮忙。在我的引导下,他俩能从开始的胡乱操作转变为轻拿轻放。另一位老师带领孩子在室外活动。可以看出,其活动形式带有“放羊”性质,安安和泉泉大闹天宫一般,导致整个场面乱成一团。我立即把他俩叫到一边,让他们辨别是非,顿时局面得到缓和。
班主任在辅导手工制作时,孩子们学得很投入。我以为,之所以这时候秩序井然,是因为老师引导到位,孩子们目标明确,有事可做。
通过一天的观察,我心中有数了。“四大金刚”的确名不虚传,其厉害程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然而,我又想,假如这班上没有“四大金刚”,就会安逸吗?这个班所谓的乱象应该归罪于“四大金刚”吗?我对所记录的全部内容进行反复分析、思考后觉得,问题看似出在孩子身上,但根子通在教育者身上。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在放学后教师会议上,我集思广益,让大家围绕一系列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作为儿童之家,强调尊重儿童,但丝毫不意味着纵容和迁就,一定要让孩子明辨是非,对不当行为一定要及时予以制止,如若不闻不问、任其泛滥,则意味着向孩子发出了“容许”“认可”的信号,使孩子是非混淆,养成不良习惯。
儿童之家是混龄编班,作为蒙氏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难得的资源,形成“大帮小”“小敬大”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只要孩子能做到的事,老师不要包办代替越俎代庖,剥夺孩子锻炼成长的机会。比如,抬桌子、搬椅子、布床位、打扫卫生、擦黑板、取餐具、领诵古诗、更换日历、整理教具、领取水果等。尽管这些事儿孩子们不能做得如你所愿,甚至还给你“添乱”,但应该看到,这正是他们成长的过程。
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懂得,教育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教育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育需要除体罚之外的十八般武艺,不能试图用一把钥匙打开千把锁,要区别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待自律不到位的孩子要注意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四大金刚”都属于“飞墙走壁”式的正常儿童,体力强,喜运动,尽管惹事多、犯错多,但只要教育紧紧跟上改得也很快,把他们引导上正道后,他们完全可以为小宝贝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我找蓝老师谈话,要求她定位好自己,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武装头脑,放手工作,妥善管理。蓝老师信心满满,不再提辞去班主任的事了。我又分别找两位老师沟通,她们同样信心满满,似乎找到了方向。
更令人可喜的是,“四大金刚”不仅安逸了,还在班上发挥许多的正能量呢!
2021.3.28

作者简介
倪高扬,泰州洋思教育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中国蒙台梭利协会认证讲师,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兴化市楚天实验学校创建办顾问,兴化东方巴黎幼儿园、泰州幼蒙教育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地方文史研究爱好者。近年,除了致力“点燃孩子心中的智慧之灯”、引导教师“成为孩子生命中的贵人”之外,有空便与书为友,爬爬格子,出版《敬畏教育》《有滋有味兴化话》等著作七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