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来了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一位六七岁的小姑娘参观书画社,她进屋看了一遍字画,满眼都是羡慕之色。小姑娘跑到书架前指着一块肉石叫到:“妈,猪肉。”
她母亲顺女儿手指的地方一看,告诉女儿:“那是爷爷买了过节的吧?”
我笑了,对小姑娘说:“你过去摸摸看。”年轻母亲很内行的说:“别摸,弄脏了手。都是油。”
我从书架的钉子上摘下这块“猪肉”对衣服上擦了一下,提给她娘俩看。小姑娘用手摸了摸说:“凉,是石头。”年轻母亲也接过去摸了摸说:“真是石头呀,这么像猪肉呀,肉皮,肥的白,瘦的红,五花肉隔层清晰,真像。”
我笑着又掛回原来的地方。
这块肉石让我有一段难忘的回忆。
2020年3月16日,我和老友在云南旅游,去丽江走茶马古道,这是古代我国以走马帮为主的一条商贸通道,也是西南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走廊,同时也是一条世界自然最壮观,最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
走茶马古道必须骑马而行,我们从没骑过马的人,坐上由纳西汉子牵来经过驯练熟了的大马,他们在马前牵缰引路,随着“嘚嘚”的马蹄声,身子一仰一俯地上了凸凹不平的山路。
山路弯弯,高低不平,但山花烂熳,绿草青青,纳西汉子不时还嚎几腔我们似懂非懂的歌儿。
晚上宿在丽江古城,古城街道依山傍水,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沿山脚延伸,一座座小石桥连接着两岸栉次鳞枇的商铺。丽江古城的房子都建在山坡上,小河潺潺流水从门前通过,坡上鲜花绽放,红的似火,黄的赛金,白的如雪,还有红黄蓝三色相间的报春花,厚厚的叶片绿的冒油。
我们漫步其中,目不暇接,一群纳西姑娘脸上绽放着美丽的笑容,向我们推介“猪肉”,那“猪肉”极其新鲜,像刚刚宰杀过似的,一块块条形五花肉摆满了案板。路灯迷离,照耀在肉石上,似真似幻。我对老友们说:“咱买这肉也没法吃啊?
一个纳西姑娘笑得泪水差点出来了,她拿起一块肉让我摸摸,我心想油儿麻花的摸它干嘛,又不是没见过。她用袖子擦擦,拾一块小石头敲敲,声音朗朗。我不由自主摸了一下,冰凉挺硬,“石头啊?”我稀奇地叫了一声。
那姑娘介绍:这是此地山上产的“东坡石”,酷似猪身上的五花肉,皮厚淡黄,里层淡红,红白黄相间,再往里鲜红,似乎带着血渍,这是地道的东坡石,很有欣赏价值,先生们不带块回去?
我用手掂了掂一块稍长的肉石,有好几斤重,我说:“真是好东西,但太沉了怎么背啊?我们还得去石林,逛九乡。”姑娘说:“我们负责装箱邮递。”我说:“俺先逛逛,想想吧。”
后来主意未定,临走到底没带一块丽江山上东坡石回来。多少年后,朋友送给我一件礼物,就是书屋里掛的这块,谁来谁都瞧几眼,认为真是块猪肉,以假乱真了。
2021.03.30于传真书屋

【作者简介】
黄兴洲,男,1947年生人,江苏邳州人,退休中学高级教师。邳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徐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邳州文化研究会理事。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理事,《关东美文》苏鄂皖编辑中心主编。在报刊杂志以及各种媒体平台上发表各类作品数百篇。现任《今古传奇》传媒集团速读杂志江苏邳州联络站站长;《邳州速读》主编;华文原创小说签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