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骨绝活
作者:楼明贤
澳门回归前夕,温州卫校校庆办主任胡明孚来电,他说我关心校庆活动,且在《校庆专刊》上发表不少文章。因此,母校校长邀我参加校庆活动。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八日,我重返朝思暮想的母校,参加建校七十周年校庆。上午八时三十分左右,我在装饰一新的校门口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眼看到了杨书生班长。他个头不高,剃小平头,方脸大耳,红光满面,着一套黑色西装,神采奕奕。他拨开人群,走到我身边伸出有力的右手握住我说:“老同学,好久不见,你在他乡还好吗?”我回答说:“托同学们的福,干得还好,今年又晋升中级职称——流行病主管医师。”他说:“祝贺你职称上了一个台阶。”我说:“哪里,哪里,与温州藉同学相比差远了。”接着,我送他一本《浙南桃花源——松阳古县》画册和《兰雪吟苑》小册子,且交换了名片。他高兴地接受了,准备拿回去好好地看一看。我看到他名片上的头衔不少,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人到中年的他居然已是享有盛誉的市职工卫校、市卫生干校《骨伤学》讲师,世界中医骨伤科联合会理事,工作出色,成果显著。据母校钱淑云老师透露:“他现在干得很好。你有时间到他家去看一看。”
钱老师的一席话,打动了我。于是,我在十二月十八日那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拨通了杨书生家的电话。他欢迎我光临。于是,我乘坐出租车拐弯抹角,逢人打听,好不容易找到了位于隔岸路渡船儿头湖浜新村九幢204室的门。见门敞着,我探头进去一看,居室改成了诊所,暖融融的气氛中,有五、六个病人正等待他正骨按摩。墙上挂满“当代华佗”、“济世良医”等等锦旗和感谢信。他边按摩边与我寒暄:“你是来过我家的同学之一,还有朱立言同学,他们在事业上干得也很好。”我看他实在太忙,求诊的人太多,晚上七点,连晚饭还没吃。一会儿,他夫人进来对我说:“我很佩服他的苦干精神。他确实干得不错。”
书生是幸运者。八三届卫生医士班毕业后,他与池方景两位同学留校任教,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走上了三尺讲台,校李芬芳。后来,由于工作调动,他又到了职工卫校去当讲师,认真刻苦地钻研医学专业技术知识,成为教师骨干,担负着《骨伤学》繁重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之余,他上进心强,遍访名师,虚心地向老中医余学习中医正骨疗法,边学边用,活学活用,治病救人。他的三篇有份量的正骨论文先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韩国汉城等地召开的世界中医骨伤科专业大会上分获两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赢得世界声誉。母校的师生、校友们都为之骄傲。
杨书生医师不仅医术高超,声誉鹊起,而且医德颇佳,遇到经济困难的病人常常在收费上减免甚至无偿服务,令病人们感激涕零,佩服至极。他谦虚地对我说:“医无止境,我要继续努力,把中医正骨技术发扬光大。”晚上,他们一家三口陪我上的士,一起到东南剧院观看母校七十周年校庆文艺晚会。这一天,我的收获是巨大的,我沉浸在兴奋激动之中,久久难以入睡,我为母校七十华诞而激动。为母校培养出许多如杨书生般医德医道双佳的同学而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亲情随笔]
☆娘舅的秘密
2008年6月11日下午,QQ小企鹅在闪动,打开QQ电话,海南老弟明德用QQ电话传来一个噩耗,娘舅陈立中患肝癌医治无效于上午9点钟死亡,享年65岁,听到这一不幸消息,我泪如雨下,当即决定明天一早请假回家。
家人为了挽救娘舅的生命,先后送他老人家到缙云县人民医院,丽水市中心医院治疗,化去医药费3万多元,终因病入膏肓,医生也回天乏力,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回想小时候我和娘舅共同生活了12年的经历,历历在目。那时候他的藏书丰富,我酷爱看书学习,他的藏书我全部消化吸收,现在我的文学水平有长进,想起来全因小时间打下了良好的文学基础。虽然后来学医了,但是文学热情依旧不减。经常练笔,小文上网,资源共享。
6月13日上午八点钟,缙云县火化殡仪馆派专车到离县城七里处腰畈村娘舅家接遗体,我跟车前往,当我看到娘舅枯瘦的遗体推入焚尸炉的瞬间,心中生出感慨,又一位亲人离去了,从此与娘舅阴阳两隔。
娘舅是一个地道农民,年轻时跟我父亲在江西烧过砖瓦一段时间外,基本上与农业打交道,是个劳动能手,农活样样精通,科学种田,农闲时节喜爱看书学习,经常看书到深夜。热爱生活,早期购买的留声机,欣赏音乐,年轻时还上舞台表演过京剧。娘舅和蔼可亲,心地善良,助人为乐,村民有难,义务帮助,不计回报。
乡土文化的传播者林招坚先生为娘舅用道教仪式超度亡灵,口中念念有词,赞美娘舅一生伟绩,保佑后人安康,引入阴间富贵之门。大家敬酒三杯,为娘舅饯行,表弟永光捧着香碗相片,大女婿拿着骨灰盒,众亲友背着花圈,乐队奏着哀乐,鞭炮齐鸣,一路吹吹打打,庄重而热烈地把娘舅安葬在远处山上村生态公墓里。娘舅在世间经历坎坷,吃尽了苦头。福佑他在阴间享受荣华富贵,天天看他喜欢看的文学书,听他喜欢听的音乐,看他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没有世间的烦恼,远离红尘,永远开心。
娘舅的病逝,使我想起了号称癌中之王的肝癌,预防它还是有办法的,那就是检验乙肝三系全阴性者,接种乙肝疫苗一个疗程三针,产生保护性的表面抗体者,免疫效果持续终身,不得肝癌。基层卫生部门都有乙肝疫苗供应。15岁以下孩子免费接种乙肝疫苗三针。成人乙肝疫苗自费接种,投资少,见效大。乙肝疫苗有那么大的好处,我们为什么不去打乙肝疫苗呢?
培养孩子记忆力超人的秘密,根据我的经验,小时候寄住在外婆家,长外甥受宠,每天早餐一个鸡蛋拌稀饭,长年不断,蛋黄卵磷脂就是补脑汁。在没有电脑、电视的时代,娘舅家藏书丰富,全部把它看完,积累了大量的词汇,没有参加下田劳动,个子长得高,类似于如今独生子女的优越生活,现在灵感一来,文思泉涌,得益于童年那些物质和精神的好处,给年轻的家长们参考。
作家楼明贤简介:浙江缙云人,1963年8月16日出生,男,双本科,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1983年开始在松阳县从事疾病控制工作至今。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松阳县预防医学会秘书长,松阳县作家协会会员。兴趣爱好广泛,体育锻炼、旅游写作、志愿服务、热心公益,已创作散文、杂文及科普作品1000多篇,获奖作品数十篇。曾获得中共松阳县委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精神文明委员会文明办系统信息工作先进个人;浙江省预防医学会优秀学会工作者;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先进文艺工作者;松阳县志愿者协会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