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无题
文/夕阳(鲁国元)

〖其一〗
谁言隐士喜山林,一入终南不可寻。
李白沽名因使命,严光钓誉负初心。
丘樊冷落胸襟阔,朝市喧嚣感触深。
古代文人多失意,直教悔恨到如今。

〖其二〗
汉室江山不太平,昆阳战罢始收兵。
舟行渭水无人钓,社结秦川有鹿鸣。
贾复安闲辞爵位,严光退隐远京城。
劝君莫笑陶元亮,归去来兮苦一生。

【注:大唐的蒸蒸日上的国势,让诸多读书人纷纷为之效命,加之科举制度,更加快了社会流动,然而总有那么一群人,通过正规途径无法求官,就寻求一种特殊的方式——隐居,来求得共鸣。成语“终南捷径”的发生时期,就是唐代。唐代卢藏用想入朝作官,隐居在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借此得到很大的名声,终于达到了作官的目的。后人也纷纷学他,其中最有名的一位,大概要属李白了。

李白的梦想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成为帝王之佐,将相之才,他也学着隐居终南山,以提高自己的名声,结局当然是不太美好的。可能是想隐居自抬身价的人太多了,李白反而不太显眼。著名诗人孟浩然也是一位著名隐士,李白在《赠孟浩然》中,就说孟浩然“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好一个潇洒的隐士形象。其实孟浩然也跟李白一样,屡屡求官,但是失意而归。时间到了中唐,大唐帝国经历安史之乱,走上了下坡路,政治上也不复以前的清明,白居易开创了一种隐居形式,叫“中隐”。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这类似于东方朔的朝隐,但是层次要比朝隐低,渗透出中年时期白居易的一种无力感。

王莽新朝末年,天下大乱,贾复投奔刘秀,被任命为偏将军。贾复跟随刘秀南征北战,从来不曾打过败仗,经常身先士卒,拯救大军于危难之中,为此,他身负十二处重伤。建武十三年,朝廷评定功劳,贾复被封为胶东侯,食邑达六县。天下已经安定,贾复感到刘秀将要把重心转向经济建设,罢兵归田剥夺过去功臣们的军权成为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儿,历史每到这个时刻,都充满了杀戮的血腥。贾复率先解散部队,和高密侯邓禹一起耐心做好将士的复员工作,刘秀体会到贾复的深意,非常赞赏,随即罢免了他左将军的职务,只剩下侯爵的名分。没有了实际的权力,贾复回到自己的府第,大门一关,闭门读书,既不出去交际应酬,也不接待宾客来访,安然宁静,悠然自得,俨然做起了东晋的“五柳先生”。】
(公元二0二一年三月二十八日【农历辛丑年二月十六日】于江苏苏州)

七律•无题
文/夕阳(鲁国元)
〖其一〗
梨落融融满竹居,晚风带雨案灯虚。
雁归北地情难断,琴置西窗曲已疏。
邻院儿童晨对课,隔墙少妇暮烹鱼。
忽闻快马传消息,知己重逢四月初。

〖其二〗
太湖一别十多年,杨柳依然系客船。
田内已无人种地,码头惟有燕冲天。
我知白鹭形容瘦,卿说银鱼味道鲜。
最羡扁舟风浪里,朝披明月晚含烟。

(公元二0二一年三月二十九日【农历辛丑年二月十七日】于江苏苏州)

上期回顾:
https://m.booea.com/news/s_19301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