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花儿
每当杏花儿刚刚败落就开始又期待来年那个花开的日子。
杏花儿花期太短,我爱杏花,但杏花树的目的不是开花而是为了结果。

我爱杏花,在盼望她花开的日子里那份朝思暮想只有自己才知道。当一缕春风送来信息,那墨黑色杏树的枝枝叉叉便一点点胭脂骨朵儿露出,一天一个样。自此我就得空去那杏花树前观看欣赏。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人志南的诗句恰如其分的说出我喜欢杏花的心境。又如: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历史上多少如我痴情客,他们都有我一样对于杏花树的喜爱。

今春,恰杏花树含苞待放之日,由于工作关系,调到离家十几里的城郊,一进入新地,老远就看到院子里一株杏花树,树上正是密密麻麻含苞欲放的花蕊,几朵开放的花儿点缀其中。我立即心花怒放,和新领导报道以后立即就点燃一支烟,立在树下,举首欣赏起来,就这么几日,工作回来我就去哪树下,真舍不得眨眼睛,从每个角度去仔细观察。今日里已经满树的花开了,一簇簇,一朵朵,洁白的花底都由一个胭脂花托,花瓣儿洁白中有一抹抹粉嫩的红,每朵花中间又有几根细细的如玉般蕊丝,蕊丝顶部又有一小点儿如金沫的藤黄。美!是真的美,这种美真是难以文字形容。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人叶绍翁的这首诗词家喻户晓,他把杏花树的极美描写的淋漓尽致。
站在这棵杏花树下,刚好有一枝与我额头相齐,风一吹,颤颤巍巍,略抬头,假如天是碧蓝,那么花儿就如透明的蝉翼,似有似无,假如天有薄雾,那花就被映衬的更加洁白无瑕。

我是感性的人,易于多愁善感,对于任何美丑都有自己极端的认识与表述情怀。这不?花开就有花落,眼前的花枝被风摇动,一片一片的瓣飘零,我的目光跟随那片瓣儿接触到尘埃,看着满地的花瓣发呆,“零落成泥碾作尘”,她的香魂已去,化作了泥土,在来年那个春日是否还会以花的样子而来?是否?也许她会以嫩黄翠绿的其它生命的样子而来吧?我不知道,因为,我爱她,但不知道她否会知道,当然我不会有来世的。

作者简介
陈瑞明,网名/东山之月,《六汪文学艺术联谊会》副秘书长,《西海岸楹联学会》副秘书长。《青岛西海岸诗歌学会》会员,《青岛子衿诗社》社员。爱好广泛,散文诗歌作品千余,有发表并刊发不少网媒。
性情豁达,直率本真,又不失优雅,曾经拳不离手,更是爱好民族乐器,年轻时在军营度过,在大熔炉的每一分钟都在如饥似渴的学习中。退役后,曾是乡最年轻村官。一心为民,刚直不阿。
直至今日,以最开心的态度生活,让淡然的日子充满诗情画意。借助网络不断学习书画,尤以写意牡丹为主,为单位及朋友们作画百余。
理念是:快乐生活,认真工作。
学无止境,让自己在学识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让一切美好伴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