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少
“变化得好快啊!”一个年迈的老人拄着拐杖站在夕阳下,显得有些苍老。他手扶着越野车的车头,望着久违了的故乡感叹着。眼神有些惆怅,就像是一个很久没回家的孩子。
爸爸微笑着匆忙走过去,从衣兜里拿出几只香烟递给他们。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大哥,快回家去坐,赶了一天的路,累了。”爸爸转过身来对我说:“小云,这就是你的伯父,很多年没回家了。这是你的哥哥,这是你的嫂子。”听爸爸这一说,我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位老者,就是爸爸经常给我提起的伯父。
伯父是一位军人,年轻时在重庆参军,后来在重庆安家立业。在此之前,我没见过伯父,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根本就不知道他是谁?也没有和他打招呼。我跟在爸爸和伯父的后面,和堂哥堂嫂并排着走,我们边走边寒暄着走回家。
很长时间没看到过爸爸这么开心过了。伯父一坐下来,他就开始和爸爸聊起家常,问这问那。爸爸很是高兴,也许是他们两兄弟好久没有见面的缘故,所以那么激动。伯父看着爸爸微笑着说:“我去当兵的时候,我们家的门口全部是包谷地,小河里的水很清澈,里面有很多鱼,我和你经常去抓鱼,你还光着屁股呢。”
“那时候我还小嘛!”爸爸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而我和堂哥堂嫂也聊得很投入,很开心,我们一直聊到妈妈把饭菜做好。
伯父好奇地问爸爸:“乡政府搬到哪里去了?”
“搬到白蜡沟沟门口去了,听说那里风水好,依山傍水的。”爸爸说得像是真的一样。
伯父的话很多,他滔滔不绝地询问爸爸。最后,我们都成了爸爸和伯父的忠实听众。
小时候,我清楚的记得,我们家的房子还是土瓦盖的,其他人家的也是,那时,几乎没有平房。除了几家做大生意的。在这里住,仿佛是住在世外桃源一样,没有纷争,没有喧嚣,安静得很。而瓦房,算得上是当时的“豪宅”。那时,乡政府的办公大楼也是瓦房,只不过政府办公楼是用石灰浆粉刷过的。
每到傍晚,夜幕降临的时候,瓦房的顶端就会升起缕缕炊烟,这些炊烟把祥和安静的村庄点缀得非常美丽。远处,煤油灯一闪一闪的,如果不仔细观看,很难分清楚那是星星还是油灯。人们一吃过晚饭,就会不约而同的聚集在集体时代遗留下来的场坝里。大人们三个两个的吹牛皮,年轻的少男少女们,有的摔跤,有的唱歌,还有的扭扁担,扳手腕。而小孩子们,玩老鹰抓小鸡,捉迷藏等游戏。他们会一直玩到月亮挂上树梢,才各自散开回家。
那时,家乡的人们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都洋溢着笑脸,尽管生活没有现在的充裕。
后来,在我读小学的时候,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到来,家乡开始建设第一批新农村。现代化的楼房一下子出现在这个静谧的乡村小镇上,这引起了一大批年轻人的好奇。
没过几年,原来的瓦房几乎都变成了平房,茅草房变成了小青瓦。和新农村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现代小镇,慢慢地,家乡的老街也逐渐换上了新装,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特别是近几年,城镇化的推广,使家乡的发展突飞猛进。原来伯父说的那些包谷地全部变成了小洋楼和异地搬迁房,让原来住在深山老林的乡亲们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现在的家乡,虽然没有了从前的安宁幽静,但给人们带来了不少好处。原来清澈见底的小河旁边,修建了公园,集体时代的场坝变成了现代化的广场。原来的煤油灯变成了光彩夺目的电灯,道路两旁的路灯,使本来就美丽如画的乡村小镇栩栩如生,更加蓬荜生辉。
晚上,人们忙碌了一天之后,吃过晚饭,很多人家就漫步在干净而优美的现代化道路上,优哉游哉,享受着夜景的洗礼。不像以前那样,到了晚上就只能玩自创的玩具、游戏、吹牛皮。而现在,所有的玩法都是现代化的,与以前的截然不同,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他们都沉浸在这些诱人的健身玩具里。
那天晚上,爸爸领着伯父,漫游在以前他们经常去的地方。伯父说:“走在乡村的小路上,满满的都是回忆。”
我想,在伯父的心里,年少时的那些往事一定会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浮现在他的眼前,包括和他恋爱过的人。而我和堂哥跟在他们两兄弟的后面,听他们讲人生的故事,回忆家乡的变迁。每到一处,爸爸都会骄傲地给伯父介绍,同时也回忆他们俩在这个地方发生过的往事,看上去他们都很满足。
爸爸给伯父吹起了牛皮,他说:“要不了几年,我们的家乡会变成一个绿色旅游城市,现在,家乡特别重视旅游发展。还有,我们的这里已经被评为全国绿色乡镇,森林覆盖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安逸。”看着爸爸一脸的满足感,伯父也微笑着。“这是好事情!到时候我一定带一大堆人到我们家乡来旅游,来感受一下我们农村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伯父自信地对爸爸说。
不知不觉中,我们回到了家。
然而,从爸爸和伯父的口中,我知道家乡的繁荣是来之不易的。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得益于国家的发展。如此,我看到一个乡村小镇,正在大山深处缓缓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