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愿做古佛身边永恒的青莲>
文/邓中华
悠悠岁月
已不计数年
静幽古涯
清净无念
佛光闪闪照耀仙渊
一念心起
悲恸苍生苦难
慈悲垂泪
滴落在一朵青莲
那婀娜的身影
在微风中灵动
古佛禅定
本无欲无念
随日月
千年的陪伴
随风雨
彼此相对无言
那朵青莲
终得天地灵智
真容化现
悲恸滴泪在轻轻风中
无意飘落花间
纯洁的青莲
千年的陪伴
风雨的相望
终得古佛化泪感念
愿做古佛身边
永恒的青莲

【二】
巜牛鼻子》微散文
邓中华
今年是牛年,我写了一篇牛文,涉及到牛鼻子,牛是庞然大物,但是鼻子中间有两个环,环上拴了一根茶树棍,系上绳子,长长的,只要学会走路孩儿,都能拉得团困转。
如今社会能牵动牛鼻子的人,真是不少!就像"八仙过海"这就是术!
一根小茶棍,栓动的是一个权字,也是个系字,关系以此而来!能牵地它的人,靠的就是这种关系,能牵动牛的人,也是一种本事!
不由我想起一个串字,只是一根小茶棍,却能把一头庞大的牛销住!
而右两个鼻孔,也许是一种什么象征. …

【三】
《生命的感悟》
文/邓中华
每一个人
与生俱来的能力
需要承担生命的重量
淘汰悲观的能力
遇到烦恼云淡风轻
不要珍惜曾经的哪些放弃
不必去回味
在失败时流过多少眼泪
我们要从心里感知
这些都是人生的陪伴
哪些遇见的和错过的
都应该成为一种
生命的感悟

【四】
《装糊涂》
文/邓中华
装糊涂的好处有二,其一,不作出锋芒于对的样子,少招人忌讳和嫉妒。其二,少问事情,耳不听心不烦。这种处事方式,在人际关系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或在社会政治环境恶劣的形势下,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在大多数情况下,采取装糊涂做人的方式,是一种老于事故的滑头做法。
有些人装愚与他打扮成智者是一致的,如果要他们为社会为他人出一分力量,作一分贡献或去冒一分风险,他们会装聋作哑,反应迟钝,用装糊涂来暗试自己的智慧,这种装糊涂或与愚相比更恶劣!
不管怎么说,喜欢装的人,都是戴着假而具过日子,在当今社会,不扯下假面具的人,是否活得太累……

【五】
《追逐梦想》
文/邓中华
当燕子带来春的生命
当阳光射出夏的火热
当落叶荡出秋的果实
当雪花洗刷冬的洁白
我知道,梦想已轮回
轮回于这大千世界中
轮回于人心灵之深处
等待着四季的洗刷
等待梦之交响乐奏起
开始吧,梦的天地
我因你而永恒
追逐梦想,让我们一起飞
纵然梅枯石烂
天倾地陷
我们依然坚持

【六】
《初心》
文/邓中华
人人来到这个纷繁的世界
都怀揣着一颗美好的初心
她启迪着人生的行程
她规划着命运的航标
她追求着未来的向往
她营造着良好的环境
她承载着一生的使命
因而希望世间所有每个人
都要拥有一颗健康的初心
她能使你健全成长
她能使你心花向阳
她能使你永远快乐
她能使你乘风破浪
她能使你福田润浆
善心常怀 福泽源长
斋心所愿 性情怡养
初心不改 善念弘扬
宽心正道 健体永康

【七】
微散文《一生只想做闲人》
邓中华
是呀,写点闲字,画点闲图,做个闲人,说点闲话,看点闲景,什么梅花开杏花落,什么枫叶红杨柳绿,这也许就人生对大自然的一种休闲的境界。
细想起来,人生几十年,是应给自已留点闲处,但是留点闲空,留点闲情,难!真是求忙易求闲难。
人为生活所迫,为信仰所迫,为养家糊口所迫,为当官经商所迫,几人敢闲,几天敢闲。
忙忙碌碌之中,大家都丢了一个闲字,按照人生设定的台阶,一步一步地爬,人不人鬼不鬼,不知不觉,一直按照命运设定的道路,左拼右打,伤痕累累,英年已失。
闲是一种心境,求闲得闲,见闲得闲,闲又是一种心气,更是一个人在尘世间的一种状态,一种气度,一种胆量。

【八】
《把握自己》
邓中华
人生就象一本书
有的人厚
有的人薄
有的人醉生梦死
有的人饱经沧桑
有的人在意过程
有的人在意结果
有的人高调写自己
有的人默默写人生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编导
每个人又都是自己的读者
是喜是忧
或苦或甜
或悲或欢
全凭自己掌舵
全靠自己把握

【九】
微散文《甜和涩》邓中华
一个小小的集镇,开了一家卖甜食的小店,店前有一招牌,写着;乐观者看到的是甜蜜,悲观者只看到的是苦涩,蜜字中有一个小洞,小洞上有只很小的蜜蜂,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这一小小的招牌,却暴露了尘世间每个人的本质。
有一天,我到镇上唯一的银匠店去洗一个祖传的银手镯,返是我老婆唯一的装饰品,我在柜台前站着,突见一位很有风度的青年走进来,也站在柜台前,我亲切地向他送了个微笑,他却觉得受了侮辱,他说:我是个正直的人,决不会偷人家的手镯,说完拂袖出门而去,这一动作让我十分惊讶,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
突然又有一天,我在镇最热闹的街上闲逛,对面走一人似乎认识,又好像有点陌生,向我挥着手,并给了我一个甜甜的微笑。这个微笑让我心胸一下就愉悦起来。
在尘世间,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同一件事,有人乐观有人悲观,其实,尘世间的事没有什么相同,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一个人处事的观念,事实上人们眼睛看到的,并非事物全貌,而是关注自己想要寻找的东西,因而对同一样的事物,就采取两种不同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