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辩理店”的传说
戴永久
据说当年孔夫子领着一帮弟子,周游列国,访贤求道,一路来到浙江杭州。不经意间,街面上一幅“辩理店”的招牌引起夫子的好奇,立马走上前去施礼问道:“请问店主,你这‘辩理店’经营什么生意?”
店小二笑答:“客官,我这‘辩理店’不事买卖,专赌‘输赢’,大赌纹银六十两,小赌纹银三十两,明码标价,老少无欺。”夫子见状,十分新奇,随之道:“那我就来个小赌。”
店小二满脸堆笑地问道:“请问客官,你老这兴师动众的,是到哪儿干什么去?”
夫子说:“周游列国,访贤求道。”
店小二随口问:“客官家中上可有父母,下可有儿女?”
夫子得意地说:“在下父母双全,儿孙满堂。”
“你在外,晚上可有确定的住所?”
“没有。”
听罢回答,店小二脸一板,气忿地说:“你原是一个不孝之子,也值得去访贤问道?”
夫子不服气地说:“我何为不孝?”
店小二郑重其事说:“若你父母、孩子在家有个伤风头疼,到哪儿找你?”孔夫子满脸通红,无言以答。
店小二得意地说:“客官输银三十两”。
夫子输了银子,丢了脸面,闷闷不乐地转头就回。正巧遇上云游四海的八仙之一——铁拐李。铁拐李见夫子面有愠色,作揖问道:“请问夫子有何烦心不快之事?”孔子还礼后,没好气地道出“辩理店”输钱的原委。
铁拐李听罢,哈哈大笑,一拍大腿道:“夫子不要气,贫道这就去给你把钱赢回来,把面子争回来。”说罢,头也不回三步并两步奔到“辩理店”门前,假装不懂,慢条斯理地道:“请问小二哥,你这里开的是什么店?”
店小二十分客气地答道:“客官,本店是‘辩理店’,专赌输赢,大赌六十两,小赌三十两。”
铁拐李诡谲一笑道:“那我先来个小赌试试?”店小二随口应道:“请问客官,你身上背的葫芦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铁拐李得意地说:“百灵仙丹,包治百病,无不灵验。”
店小二轻蔑地说:“哪是什么百灵丹,分明是一堆黄烂泥。”
铁拐李板起面孔,认乎其真地说:“真是灵丹,不是黄泥。难道我还会哄你不成?”
店小二淡然一笑,一本正经地反问道:“既是包治百病的灵丹,那你为什么不用其先将自己的瘸腿治好呢?”铁拐李听罢,张口结舌,面色铁青,气呼呼地将三十两白银往柜台上一丢,垂头丧气,扭头就回。
这时,一位二十开外年岁、头发盘在头顶、用具扛在肩上的杀猪之人,哼着小调,大步流星从对面走来。见孔夫子和铁拐李二人面带愠色,摇头叹息,窃窃私语,忿忿不平,他急忙停下脚步问道:“二位长者闷闷不乐,所为何事?”二人见是一名屠夫,并不搭理。经杀猪的再三追问,二人才勉强将‘辩理店’赌输之事道了出来。
杀猪的听罢,咪眼一笑道:“二位无须生气,请自少歇片刻,待我前去将二位输去的六十两银子赢了回来,还给你们就是了。”说罢大步流星走到‘辩理店’前,也假装不懂,问店小二,店中可有什么价廉物美的东西,拿几件出来长长眼。
店小二今天连连得手,趾高气扬,见有人发问,双眼一抿,不屑一顾反问:“杀猪的,你哪不识字的,我们这是‘辩理店’,赌输赢,小赌三十两,大赌六十两,难道你有钱没处去?还是识点相,走开点好。”
杀猪的听罢,拉下脸来说:“别‘狗眼看人低’,今天我就来开个‘荤’,赌一把大的,让你开开眼界。”说罢,将锋利的杀猪刀往柜台上一拍,指着店小二的头斩钉截铁地说:“你这颗头三斤六两重,不多不少,不忐不翘,你若不信,这就割下来称把你看。”
店小二吓得面如土色,浑身直打哆嗦,半天说不出话来。坐着收钱的管帐先生见状,忙在柜台后连连摇手,示意认输。店小二垂头丧气,战战兢兢,气恨恨地付款关门。从此,这‘辩理店’在杭州销声灭迹。
再说杀猪的捧着赢来的六十两银子直奔孔夫子和铁拐李,打算将银两原物奉还。二人哪里肯收,相对大笑道:“真讲理,没有理;不讲理,反到有了理。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个人简介:
戴永久,男,汉族,194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曾任小学教师,5个乡镇党委书记和县、市两个部门负责人。2004年退休后从事文学习作先后在"江苏生活快报""江苏散文报""山西科技导报""泰州晚报""姜堰日报""溱湖""罗塘"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等文学作品100余篇。现为江苏省作协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