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汤磊磊)王云非,男, 38岁,本科学历,中共党员,2006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在河南省新安县公安局磁涧派出所、铁门派出所、情报信息指挥中心、刑警大队工作。现任新安县公安局刑警大队二中队指导员,反诈中心负责人。从一名处理家长里短的社区民警,到足智多谋奋战一线的反诈警察,十六年从警路,一步一个脚印,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些许沧桑,却更添坚毅,在英勇果敢中,透露出对信念的坚定。

开拓创新的反诈骗“先行者”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多发趋势,且花样不断翻新,相比普通的刑事案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由于具有非接触性、隐蔽性、跨区域性等特点,再加上现在网络诈骗专业团伙分工明确,反侦察意识强、资金流向隐蔽,诈骗手法升级换代较快,导致案件侦破难度较大。要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就必须掌握高超的刑侦和反诈骗技巧,为了顺利破案,王云非不断学习电信诈骗案件侦查思路、侦查手段,针对不同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特点,通过创新理念和手段,在虚拟和现实中无缝对接,实现了对犯罪活动的精准高效打击。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全国所有人的计划,也给了电信网络犯罪的空间,诈骗案件发案呈现高发态势。为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王云非创新性提出预警劝阻机制,建立了新安县公安局反诈预警模型信息库,第一时间落地锁定预警对象身份,第一时间指令辖区民警联系社区干部或直属关系人到现场,第一时间对预警对象进行面对面劝阻,精准实现压发案。他潜心研究、主动谋划,摸索一套适合我县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五位一体”(刑侦+情指所)工作机制。

2020年10月9日,新安县郭某在网络上被人冒充领导诈骗20余万元。县局立即启动“五位一体”工作机制,以反诈为主,网监、情报同步合成研判,快速锁定云南籍王某某、赵某华为犯罪嫌疑人。王云非带领刑侦、派出所等9名队员成立抓捕组,经过16天的连续工作,跨越贵州、云南两省五市,长途跋涉近2000公里,抓获犯罪嫌疑人13人。开创了县局全链条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成功案例。
面对难案要案积案,始终迎难而上

16年来,他从未向困难弯腰,更没向邪恶低头。不记得有多少个夜晚在通宵中守候,不记得有多少节假日在办案中度过,不记得有多少次的义无反顾。他依然选择坚守、选择奉献、选择默默付出……
2020年7月,当“2000.11.27李某被杀案”获取重要线索,研判发现犯罪嫌疑人在杭州后,他主动请缨,潜入嫌疑人何某某所在工地进行蹲守。7月的杭州,没有一丝风,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固了,他的衣服很快也被汗水湿透,感觉都能拧出半瓶水来,干的冒烟嗓子,仿佛一点火星就能点着,但是他依然稳住神,经过10个小时蹲守,凌晨,趁嫌疑人回屋睡觉时将其成功抓获。
携手共进,面对家人的爱与愧疚
从警以来,他已不记得缺席了多少次儿子的家长会,不记得多少次走过父母家门而未入,记不得妻子默默替他扛起了多少家庭责任。
在儿子的印象中,爸爸以前在基层派出所每天值班、办案,现在在反诈中心每天出差,休息的时间永远在接电话。
王云非最大的遗憾是,孩子的成长缺失了他的陪伴,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儿子还只有1岁多的时候,他出差1个月回来,发现儿子已经会叫“爸爸”了,这让他大感意外,心中即高兴又惭愧,看着忙碌的妻子,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对于父母,他亏欠更多,有一次他无意间听到儿子和奶奶在厨房的聊天对话,“你爸来看我跟你爷爷”是我最开心、最高兴的时候,刹那间他鼻子发酸,眼眶灼热。
尽管有遗憾,尽管愧对父母妻儿,但王云非并不后悔加入警队,因为他从没有亏欠过自已的使命。选择了警察事业,便选择了奉献与无悔。
“你的愿望是什么?”
王云非认真的想了想,说“愿天下无诈。”
【编辑 赵萌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