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的乡愁永远与母亲有关
作者:洪烛
朗诵:何修平

很多年前,故乡是不可代替的
那里有我的母亲
一个人只有一个母亲,
母亲是不可代替的
很多年后,故乡仍然不可代替
那里有我母亲的坟
我在坟前哭过。哭过的地方是无法忘记的
母亲安睡的地方是不可代替的

当母亲生活在故乡,我即使在异乡
也会不断地长大,既作为母亲的儿子
又作为故乡的儿子。如果非要给故乡
找一个替身,那么只有母亲
只有母亲可以代替故乡
当母亲变成心头的一座坟
我就开始老了
故乡,也因为多了一座坟
变得沉甸甸的
母亲在的时候,故乡是甜的
我在异乡吃再多的苦,想起故乡
仍然感到甜。那种甜无法代替

母亲不在了,故乡变成心中的一枚苦果
真苦啊,比什么苦都苦,无法代替
搬了无数次家,我仍然保留着
一张过期的车票
那是第一次离开故乡的火车
我保留着第一次出门的自己
最初的恐惧与伤感
记得母亲在月台上送我
眼晴里有泪,她不是担心我不回来
担心的是我回来还会再走
她预感到远方将成为我另一个母亲

她的预感一点没错
那张车票使我从此成为远方的儿子
直到今天,火车似乎还在哐当哐当开着
这里停一下,那里停一下
只是起点站没变
直到今天,母亲似乎还在月台上站着
眼里含着的泪,彻底变成了星星
直到今天,母亲用她的工资
排队替我买的那张车票
仍时常被我紧紧攥在手中
虽然过期,并没有作废……
母亲虽然没离开故乡,却跟我一样
看不见故乡的花了
她走得比我更远
唉,我不仅看不见故乡的花
也看不见母亲了
春天来了,故乡的花全开了吧
一定要多开一朵啊
替我献给爱花的母亲…

作者:洪烛(1967年-2020年3月18日),原名王军,出生于南京,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著名诗人,生前任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他以写作青春题材作品出名,与汪国真、邓皓、赵冬并称“四大白马王子”。
其出版有诗集《蓝色的初恋》《仓央嘉措心史》《仓央嘉措情史》,长篇小说《两栖人》,以及散文集、评论集、历史文化专著等数十种。

何修平,1949年11月生于石家庄,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己退休。爱好阅读,尤其喜欢朗读各类经典诗词,以及英文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