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诗会使平凡的日子变得精彩
一一市诗歌学会举办王晓波诗集《山河壮阔》分享会
3月27日,我市诗歌学会联合广东硕泉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王晓波诗集《山河壮阔》分享会。30余名诗人踊跃发言,分享了各自的读后感。

市诗歌学会主席王晓波新著《山河壮阔》于去年12月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他近年来出版的第四本诗集。诗集收录了诗人近年来在中国、美国、菲律宾等国家发表的诗歌精品100首,以及最新创作未公开发表的诗歌80首。爱是王晓波创造诗美的驱动力量。在这些诗歌作品中,展现了蔚蓝苍穹下的小草野花,料峭的早春,蛙鸣蝉唱的夏,稻穗飘香的秋……在他纯朴素淡而生动的笔触下,亲情与友情有如泥土上弥漫的芳香。正是由于他的心中充满对亲人、对故乡、对自然、对人类的博大的爱,他才能勃发出不竭的诗情,创造出不同形态、不同格局、不同风格的诗美。

分享会上,作者王晓波简单简单介绍了新著《山河壮阔》创作经历和感悟。广东硕泉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诗人甄池安等诗友就《山河壮阔》畅谈读诗体会。

诗人徐向东说,单从诗歌文本中,就能看到王晓为人的朴素、平和、憨厚和温暖的情怀;诗人黄金湖说,诗人诗集《山河壮阔》是对自然、生命的叩问,并且很多诗歌很好地运用了化典技巧,具备大胆的探索精神,也是王晓波诗集《山河壮阔》最为鲜明的特点,以及针对当下语境所探寻的独特的个人化的表达方式。诗人梁雪菊说她从6首诗歌中看到了本真、克制、悲悯等三个不一样的作者;博士、诗人郭道荣这本诗集囊括了人生的成长、愿望、奋斗、收获、感悟、回味的六个过程。市作家协会主席马拉认为,王晓波的诗歌在自然、传统的内容和抒情方式上找到了新的意义和思考点,以一种解构传统的方式进行表达,值得诗人们借鉴。原中山日报总编辑、作协主席郑万里说:这本《山河壮阔》是王晓波诗歌一个飞跃式的突破,诗集中的诗歌在思想性和语言表达性方面交出了一张较很高成绩的答卷,具备了内涵、风骨、美感等诗歌特点。

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诗刊》杂志原主编叶延滨老师为诗集的出版写了推荐语:“写好诗会使平凡的日子变得精彩,写好诗会让我们虽身处世俗生活而心灵变得高贵而自信,写好诗更能让我们成为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读王晓波的诗作再次让我增加了对诗歌的热爱和信心!”

著名文艺评论家、诗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茅盾文学奖评委杨庆祥为诗集写的推荐语:“王晓波的诗歌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滋养,他善于在意境的营造中抒发个人的情思。在其一系列诗歌中,都能读到一个迂回徘徊的抒情主体,他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私语。这使得王晓波的诗作自成自体,在修辞、节奏和情绪中,构成了有其个人气息盘旋的诗歌世界。”

我市诗人陆文伟、黄廉捷、洪芜 、罗欣荣、苏华强、杨万英 、章晖、马时遇、张月音、夏志红、黄金湖、陈剑雄、洪媚、张佩兰、邹中海等三十余人参加分享会,畅谈各自的观点和感悟。

诗人们认为,王晓波的诗歌坚持自己独特的文学观念和写作主张,在属于他的场景和形象中用文字浇筑成了一个纪念碑——生命个体的时间纪念碑。阅读王晓波的诗歌,能够净化自己的内心,审视自己的内心,感悟和收获生活的恬淡幸福,随后还诵读了诗集中各自喜欢的作品。

其间,东莞诗人佟声通过微信发来了诗集的读后感。部分诗人随后还诵读了诗集中各自喜欢的作品。中国大湾区诗汇常务副主席、秘书长施维主持分享会。 (刘洪希)
(原载咸淡水诗派微信公众平台)
活动花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