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桃花红
文化志愿促党建,宣传服务新北京,共圆中国梦,恭贺中国共产党辉煌百年,书画名家三人行,与高者为伍,与德者同行。在北京市通州区有这样的一支书画创作志愿者队伍,他们中间,大部分都是离退休的北京人,三人一组,以不同的方式坚持自学,走进老年大学,在奋斗中度过美丽夕阳红。
李凤兰、许葆华、战国权老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因为爱好书画艺术,他们虽然不是兄弟姐妹,却在近十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中共同学习进步和提高中结下深厚友谊。
这个志愿团队,目前已经坚持了将近十年,他们以文化志愿北京服务全国文化党建的故事被媒体和业界同行广泛颂扬,他们在文化志愿实践中的很多学习方法很值得读者学习和借鉴。
在电话中,许葆华、战国权老师告诉记者,默默无闻中无私帮助并鼓励他们走上书画艺术道路,市场中摸爬滚打中坚持一路走来,就是照片上这位乐观中充满刚毅豁达的北京市著名书画家李凤兰老师。
用自学书画改变命运影响三代人
李凤兰,女,生于1948年,北京通州人。母亲是农民,父亲是工人,曾在北京商标印刷厂工作。她喜欢书画艺术,是自幼受了父亲职业的影响,出于好奇,从小就对书画创作感兴趣。
初中毕业后,回村里就业,任合作医疗站长;85年在台湖镇卫生院任计划免疫专干;87年被评为北京市卫生系统计划免疫先进个人;88年调通州梨园卫生院计划免疫专干和负责卫生宣传工作;2003年退休后,在通州老年干部大学花鸟专业进修;后拜师鸿老师为师学国画,曾遍访各界名家,如今走上了职业书画家之路。
现虽已73岁高龄,但是她自认为艺术年龄还正年轻。希望自己永远在奋斗中,继续为文化志愿服务北京做些事情。
谈到做文化志愿者的经历,作为北京人,李凤兰对记者说,参加社区义务植树劳动,公园捡垃圾,辖区治安巡逻,学好中国文化,为志愿北京,美化北京,服务北京做贡献,是每个北京人应尽的义务。只是几十年坚持做了,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党和政府及有关文化机构相信信任我,给了很多荣誉。
李凤兰老师这样总结自己:
最大的收获:结交了各界人士,广交社会朋友,有广泛地人际关系,丰富了自己阅历,通过自学书画的创作奋斗,早在89年就在通州给自己买了房,当时的想法很简单:让自己从一个农民,变成一个有文化的城市北京人。靠一技之长社会立足发家致富,有了专业的书画教学创作工作室,跟一帮志同道合的兄弟姐妹开心在一起,开心度过幸福的晚年,已经很知足。
最大的影响:自学书画创作的成功,从小鼓励孩子好好读书学习,孩子大学毕业后,靠自己的努力又找到了工作,又靠自食其力工作劳动买了房,受父亲的影响,现在孙子在学校也很优秀,马上也要面临高考了。懂事的孙子很听话,也很爱学习,在学校也喜欢文艺,多才多艺,很多次,孙子看着奶奶自学用功努力的样子,心疼地说,奶奶,我一定好好读书,替你圆清华北大梦。李凤兰说,好孙子,奶奶跟你一起学习,比比看,我们俩谁先考上清华和北大。近年来,李凤兰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风,也受到学校老师的重视,当老师家访时,曾高度评价这是一个三代人都爱学习的家庭。一家人,一件事,一个梦,文化志愿北京,老中青三代得到了良好的继承发展和传承。学好中国的优秀文化,听党的话,靠自立自学自强的努力奋斗,在北京实现了由北京农民向北京市民职业化人才成功转型,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小康之路。用实际行动感谢我们伟大的党,用最好的创作劳动赞美伟大的首都北京。
最大的愿望:文化发展与商业经营经济绝对独立,不给孩子添麻烦,将良好的自学文化家风传承给孩子和子孙下一代。
最深的感受:万贯家财书为贵,书中自有黄金屋,刻苦努力经济财富报中取。相信知识会改变命运,一切努力要靠自己,坚持自学,好好读书,读好书,坚持读好书,看报纸,生活中,每个月,除了书画创作,李凤兰也坚持写作,有了自己写作和艺术编导主持风格,每个月丰厚的稿酬也让她经常走进央视等媒体视野。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李凤兰老师家中的藏书内容很丰富,很多书画爱好者也经常到他家中借书和报纸。背书,熟读书中的重要内容,李凤兰老师将书中的内容手撕成卡片,随身携带,有机会就一点一滴去看。很多内容看不懂,她就对照报纸阅读找答案。
读书与看报,是自学专业的一个捷径。李凤兰老师说,现在有部分初学者自认为买几本书画课本就能学好书画艺术,这肯定是误导。
她认为学好书画,专业的书本和报纸,是有必要看的。
几十年坚持自学的经历,李凤兰老师也喜欢了收藏。在单位,她每年不仅仅工作上先进,还是所在科室的自学模范标兵。她坚持读书偏爱看报的习惯,也影响了身边的老中青同龄人。业余生活里,李凤兰老师也喜欢写作,偶尔投稿到一些报社电视台,还经常参与挑错纠错读书读报活动。
李凤兰经常对身边的同事说,艺术是严谨的,学好专业需要一种刻苦的读书精神。读书也是需要认真的。一个人,如果将自学读书视为一种负担,连坚持读书的勇气都没有,就不会有多大成就。
以爱好读书看报学习为荣,以生活中奢华浪费为耻。自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读书,更谈不上看报学习。坚持好好学习,将良好的学习家风文明社会风尚传播到千家万户,以学习优秀文化促进社会文明和谐,李凤兰老师每天除了认真读书学习看报外,还默默地关心帮助着身边的人。
谈到读书看报的体会,李凤兰老师真的是如数家珍,一花开放不是春,百花齐放竞芳芬。
她说,专业的报纸,里面既有专业的基础知识,还有专家的指导分析,可以帮读者解决实践中很多难题。坚持读书看报,不失为初学自学书画艺术的一个捷径,如果你有类似的读书看报真实经历,也不妨来信来电告诉我们。
近日,当《市场信息报》样报发给李凤兰老师后,她对其中的书画内容很感兴趣,给记者打电话说,建议在今后的书画老年研修班中向学员推广。为了实地了解李凤兰老师的真实书画教学水平,记者亲自到他曾经辅导和帮助的学员家中了解和查看。

夕阳红里追求美宣传北京不求名
爱美,可以说是中国杰出女性共有的个性。从上小学起李凤兰老师就是班级里的学习文艺骨干,唱歌和跳舞,都是靠模仿和自学的。除了演出表演,生活中的李凤兰几乎很少化妆。她一直追求的是心灵上的美。
文化志愿北京,是李凤兰老师多年的一个心愿。回忆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年代,因为爱好文化艺术,可是现实往往被残酷的现实阻挡在门外。找专业的人辅导补课,有时候需要给别人钱,当你囊中羞涩,很多时候迎接的你的时候是各种怀疑和瞧不起。贫穷落后,会让别人看不起。相信知识会改变命运,通过认真学习和努力,自己一定能赢。爱好艺术中的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阳光总在风雨后,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够看到美丽彩虹。李凤兰对记者说,她从来都不接受虚无缥缈的东西。因此,很多人说她很保守。心灵美,不仅仅反映在创作中去勇敢发现美。自党中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号召以来。画山水,就需要心中有山,北京的山水是什么样子的。安徽的黄山,湖北的武当山,这些山都是什么样子。不身临其境去写生了解,是画不好山水的。当大家都在画名山大川中的山水时,经过多方奔走,李凤兰将自己的山水定位于北京的山,北京的水。因此,一年四季他都要到北京的十渡和大运河畔公园来写生。在十渡写生时,李凤兰老师对艺术创作的严谨态度,感动了在十渡投资经营的吉林老板张国力先生,每次来写生,张总都要给予李凤兰老师提供创作写生便利。曾在通州自己家门口创业的北京滢宝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老板方总,是引导和指导李凤兰老师的书画作品走向全国市场的第一经纪人。在采访中,方总说,李凤兰老师不仅仅人品好,对国画创作也很认真。在该公司的引荐下,李凤兰老师的作品曾多此参加广州和浙江杭州的艺术作品拍卖。自己在学习中有信心,在市场拼搏中有底气,也是大家共同帮扶努力地结果。所以,有了一定书画名气和影响力的李凤兰老师,主动加入了文化志愿服务北京队伍。
几十年来,在她的影响下,文化志愿用书画艺术宣传北京,为发展北京繁荣创作,也是一件光荣的事迹,当有记者想报道她时,她总是让记者多多去关注身边年轻和初学同事。
在与李凤兰老师交流与交往中,我被她具有远见的发展眼光所叹服:在北京众多书画家中当中,近年来,她能够在股市投资稳中求利,能够盈利,的确是一个传奇。退休后,她不断坚持读书看报自学读书中学会了电脑教国画,电脑网络炒股,用微信和抖音快手宣传自己的作品,还将自己的所学无私地传帮带给身边来自五湖四海朋友们。

许葆华老师与李凤兰老师自2013年在通州区老年干部大学认识,当时,是许葆华老师推荐李凤兰老师报的国画研修班。因为李凤兰老师有书本和报纸知识积累的基础,所以学的很快。为了保证许葆华跟自己同时进步,李凤兰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自己保留的学习书籍和报纸借阅给她。近十年来,两个人互相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共同努力进步。在李凤兰老师的志愿帮助下,许葆华老师也自愿加入文化志愿服务北京队伍。她的国画创作也通过各种文化公益活动走进了全国文化市场。

战国权,原祖籍辽宁,在北京从事古玩古董收藏生意,曾一度红红火火。2015年想自学研究书法,慕名在熟人的引荐下,认识了李凤兰老师。想在李凤兰的帮助下,认识北京更多专业的书法家。李凤兰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书法创作经验和实践经历,给战国权老师制定了详细地自学书法与社会实践交流计划,并建议通州区更多的书法家同战国权老师交流。由于接受了来自李凤兰等老师的不同建议,坚持每天刻苦认真的书法临帖练习,战国权老师的书法也逐渐走向了市场。为了鼓励战国权练好书法,李凤兰老师还动员熟悉的企业家老板买战国权的古董。
以商养文。以文促商。在自己的商业稳步发展中,循序渐进投入书法。为全国的企业家的经营科学决策把关,李凤兰老师自愿为战国权的文化艺术发展和市场投资经营当好决策参谋和市场经纪人。艺术家与企业家既是合作中的商业关系,要实现合作中的互利共赢,就要现为企业家的经营当好顾问,还靠坚强的社会人脉和对市场发展敏锐的洞察力保障互利中的双赢。
多为别人着想,大度中去多宽容别人,包容别人,先舍后得。以真诚对待自己的朋友。
目前的书画艺术市场真的是冰火两重天。自去年疫情以来,全国的书画市场也更多在低迷中徘徊。有人买自己的作品,能够将自己的书画在市场中进行合理流通。
李凤兰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经营管理和教学经验。为身边的书画家提出以下建议:跟客户谈价钱,能够做到经营不伤感情。应该把握以下原则:买得起,有经济条件和能力的客户,不给钱,书画作品绝对不能给;因为这是对书画艺术职业的一种尊重;没有钱,确实喜欢,真正的朋友,短期中可以舍一些。一个人不可能长期让你去舍。只要你诚心用自己的劳动去帮助别人,舍去的作品一定能够得到回报的。
通过媒体传播平台,见证生活中具有广泛知名度的企业家书画家诚信经营中的点点滴滴,让他们在读书自学中拥有渊博的知识,可以在广泛社会交往中如鱼得水。坚持读书,文化志愿服务北京,报道我们身边的优秀企业家书画家,拥有各种梦想的朋友们。如果你希望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的产品和作品开发市场。当你无助时,或许,一份报纸,只要你仔细阅读,就会发现其中有无限商机。在众多考虑和选择中,欢迎你今后多多关注你身边的报纸《市场消息报》。

文化志愿促党建砥砺奋进中国梦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李凤兰老师虽然自己不是共产党员,却事事处处经常以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及家人们。
在采访中。李凤兰老师说,可以欣慰的是,她虽然不是党员,但是儿子和儿媳妇儿都是党员,在坚持读书中还非常优秀。
中共一大红船遗址是李凤兰老师梦想要去的地方。当浙江红船干部学院面向社会征集建党100周年书画作品时,李凤兰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志愿参与。今天正好是周六,她收到了来自浙江红船干部学院寄来的收藏荣誉证书证书,跟她一起学习成长的许葆华战国权老师也特意前来合影留念庆贺。
书画志愿三人行,李芳兰许葆华战国权,他们以学习实践巩固书画为目的,大家定期进行学习实践交流。他们都生活在北京通州大运河畔,在学习中共同见证了通州作为新北京的发展。近年来,他们用手的笔,通过写作和创作,用散文和诗词歌赋及书画创作,赞美北京,歌颂伟大的党。三个人一个读书读报创作小组,三人行,必有我师 ,出自于《论语·述而》。 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以共同学习创新发展为荣,谁有了学习成绩,大家都认真总结给予肯定。生活中谁有困难,大家都主动深处援手。互帮中的友情互助,让大家成了学习中的良师益友。
近年来,李凤兰老师还参加了全国老年书画大赛;全国廉政书画展,北京市卫生局书画作品展,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书画界同行的鼓励和认可。她的书画作品还多次参加慈善拍卖用于社会公益事业。自去年疫情以来,她又向附近的社区和北京市公益慈善机构捐赠了自己大量作品。
自退休后,李凤兰老师自愿加入了志愿北京,服务北京。书画志愿服务北京三人行,也就是由李凤兰老师倡导,目前已经发展到定期交流,并主动在实践中宣传志愿北京精神社区文化艺术团队,目前已经有志愿者三十多名,其中一部分是在北京生活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画家。
从自己率先垂范到以身作则,创建和扩大书画志愿三人行队伍。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北京市民,在北京学习和成长的书画家,李凤兰说,做这些,主要是为了报道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怀中对党的恩情。艺海无涯,学无止境,祝愿李凤兰老师在坚持自学的艺术道路上一步步勇攀高峰。(本期图文编辑:良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