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 春
文/胡爱凤
辛丑年二月初二,阳光明媚,天高云淡,碧空如洗。菊韵健身队的姐妹相约于东流古街走走,这条古街,没有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只有来来往往的行人,漫步其中。说它是古街,其实它更像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巷,一直向前延伸,一眼望不到尽头。古旧的石板街两侧分布着低矮的古建筑,错落有致。这里的建筑形式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青砖小瓦马头墙,珠檐飞鱼悬染,颇有古朴深厚之感。
东流古街有1200年历史,是陶渊明留下千古街的地方,属东流古文化区的组成部分。因濒临长江,故取“沧江百折来,至此始东流”的诗句,以东流入名。

龙抬头,好心情
龙抬头,好运来
来,抬起头
微微笑
“咔嚓”
你的微笑已定格
我们走到牌坊前合影留念,牌坊上写着“大江东流”的字样在灿烂的阳光下显得光彩夺目。我们做好手拉手的姿势,让微笑定格在这瞬间里……

古往今来,人文荟萃
这片土地上
曾留下无数美丽的诗篇
陶渊明,辛弃疾
在他们的田园里
孕育着深厚广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月二,龙抬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今日尧乡,桃花源里桃花灿烂。近年来,东流镇大力发展旅游业。先后修菊江亭、建城亭、通津门、石牌坊、辛弃疾汉白玉雕塑。东流人杰地灵,非遗技艺传承千年,已相继开放了古镇文博馆、苏豪伟雕塑馆、杨玉贵美术馆和王文生油画馆。
我们在王文生油画馆留下倩影。看这上方有五角星和“毛主席万寿无疆”的字样还清晰可见。古老的青石板台阶,两扇深褐色雕刻镂空花纹的门,走进去头上是四方大天井,前方有园门建筑很别致,两边配上王文生的油面,更是美不胜收。我们拍完照沿楼梯扶手上楼,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熙熙攘攘。

它应该是黄色的
你看
田野里金黄色的油菜花
如果春风有颜色
它应该是绿色的
你看
江坝柳绿楠红
……
用你的双眸
四处凝望
一片五颜六色的景象
春姑娘用她纤纤手指轻轻一抹,世界变了颜色,满眼的花红柳绿,姹紫嫣红。于是,我们被这三月的风情深深吸引,带着三月的温柔走进了春天……



待我们还没走出通往大坝的路径,忽然看到蓝天上似有一只美丽的蝴蝶飞过,抬头看去,是一只高飞的风筝,原来是家长带着孩子们出来踏青放风筝,也在放飞心情。孩子拽着风筝线,快乐地飞跑,大人们跟在一旁,讲着放风筝的技巧,眉宇间唇齿里都写满了幸福。看,一只只如彩蝶飞舞、如雄鹰展翅、如飞机翱翔在蓝天的美丽的风筝。在绿茵茵的草毯上开着不知名的花儿,我们也像孩子般的兴高采烈地拍着抖音,手牵着手排成圆席地而坐,脚并着脚做成同心圆。在蓝天白云的陪托下,在美妙的歌声里拍下美美的画面。
“咔嚓”
你的微笑已定格
你的梦想被锁定
龙抬头是希望
是憧憬
是吉祥
愿我们的友谊
四季如春 地久天长

【作者简介】
胡爱凤,安徽东至县人,退休干事,网名简单就是美,平时爱好读读写写。
欣赏胡爱凤老师的散文《踏春》,我们再一次被邀入春光明媚、高雅秀丽的徵派建筑东流古街。
作品以农历二月二″龙抬头"为切入口,用游览散记的手法,介绍、欣赏徽派建筑东流古街。漫步于菊江亭,建城亭,描绘古巷人文历史,对古街古巷历史节点均做分述。正如文章点到,宝地濒临长江,面对火红东流牌坊,还屹立有大诗人陶渊明,辛弃疾伟大人物塑像。一路风光旖旎,百花齐放,真是″尧舜之乡,山川秀美,古往今来,人文荟萃,孕育着深厚广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带我们游览了大街小巷,欣赏石板台阶,古镇文博馆,名人雕塑馆,并留下美丽的合影。放飞心情,美美的画面,让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春天永远是一个美好的话题。作品画龙点晴,龙抬头开笔,接下来描述踏青,拥抱春天。作品收放自如,层序递进,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表达圆润,首尾呼应,把《踏春》全程,表达得淋漓尽致,真正游出了好心情,活出了新精彩!好作品,推荐共赏!(点评:兰云)
欣赏胡爱凤老师的《踏春》。游记有诗有文,有景有情,有古老文明,有现代时尚生活气息。东流古镇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走在古镇小巷,没有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只有小巷的古朴和别具风格的徽派建筑。走在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两边建筑、面铺无不透着古镇丰厚的文化底蕴。游记全方位,多层次写家乡的美,全力向读者推介家乡,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读后不仅对作者美文所打动,更被她对家乡倾注满腔的爱心所感动。真心为胡老师点赞!(点评:牛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