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亚鑫) 为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进一步提升为嵩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结合实际,制定便民利民服务十项措施:
——健全服务公开服务制度信息。建立健全服务承诺制、服务事项公示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窗口单位公开服务事项清单、公开办事程序、公开服务内容、公开服务标准、公开收费标准、公开办事结果、公开投诉举报电话等信息,方便群众来信和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各类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优化网上咨询、网上申请、网上办事等服务职能,健全完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为每个村(社区)配备法律顾问,使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法律服务。
——做好重点群体法律援助工作。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活动,对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军人军属等重点群体申请法律援助的,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受理、办理。对主张见义勇为、伪劣农药、种子、化肥坑农事件,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环境污染损害、家庭暴力等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范围。
——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稳步开展行政相对人法律风险防控,从源头上减少行政相对人违法风险,开展轻微违法减免处罚制度,为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加大对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纠正不当或违法的行政行为,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规范性文件异议审查申请,严格及时依法办理。
——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把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作为法治乡村建设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加强乡村普法骨干培训,3年内为每个行政村培养5到8名“法律明白人”,提升基层群众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深化民营企业公益法治体检活动。建立民营企业律师团队,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实现民营企业公益法治体检活动制度化、常态化、经常化,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优质法律服务。
——全面推进“一村(居)一法律顾问”。进一步优化村(居)法律顾问队伍,扩大专业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的覆盖面,年底前专业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的比例达到80%。
——健全完善公证、鉴定服务“绿色通道”。实施对老弱病残当事人预约服务或公证员上门服务活动。开展“五一”劳动节为县级以上劳模免费办理公证公益服务周活动以及“重阳节”为8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公益服务月活动。降低特殊困难群体司法鉴定收费标准,对涉及残疾人、农民工、下岗职工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司法鉴定事项,减收不低于法定标准20%的费用。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枫桥式”司法所创建活动和人民调解“化纠纷、筑防线、促发展”专项活动,及时就地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编辑 赵萌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