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拳随想
文/竹影

清晨,天刚破晓,匆匆洗漱后我便背着刀剑出了门。
我晨练的地方,是一座始建于明朝的古庙——城隍庙。庙虽不大,但香火鼎盛,每天人流不断。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政府都要搞一场十分隆重的祭祀祈福活动,祈求城隍护佑,国泰民安,这是当地的一种民俗文化的传承。庙会除了祭祀祈福活动外,还为各种民间民俗活动提供了表演的舞台,各种戏曲、杂耍、绝活由此得以传承保留,成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城隍庙前,有两棵参天古树——银杏树,据说已有六百八十多年的树龄。
每天晨曦微露,拳友们就都陆续的来到城隍庙,大庙的各个角落,到处都有大家晨练的身影。
我们的老师是一位老拳师, 已经七十多岁了,他少年习武,当年是济南燕青门弟子,跟随燕青门掌门人学习精武燕青门拳术,之后因机缘巧合,又与燕青门师傅一道成为洪式太极宗师洪均生大师的亲传弟子。经几十年的研练,深得洪式太极及燕青门拳理拳法真谛,是燕青门及洪门的优秀弟子之一。他通晓燕青门的拳术、器械,拳技精湛,其燕青门、洪门的拳术、器械及拳理拳法都有很深的造诣。
2016年夏,我们有缘邂逅老师,跟随老师学习洪式一路拳。每天大家都早早起来,跟着老师一招一式的学习,认真揣摩每个动作。夏日炎炎,我们挥汗如雨;隆冬时节,我们依然习练不辍。经过老师的悉心传授和耐心点拨,加之我们的勤学苦练,大家都有了很大的长进。继洪式一路拳之后,我们又跟老师学习了戚门龙行剑、梅花枪、燕青拳、精武十二路弹腿……每天大家一起学练,相互切磋,共同进步。
我们这个小团体,有退休教师和在岗教师、有医生、有公务员、有摄影师、还有企业退休人员。有的来自祖国最北边陲漠河、有的来自冰城哈尔滨、有吉林市的、还有济南和青岛的,大家因拳结缘,以拳会友。晨练结束后,我们时常坐在银杏树下小憩片刻,交流拳技,聊聊家常,真是非常惬意,特别开心。这真是应了当年学拳时师父的一句话。
我是2006年学拳,2008年正式拜师。记得当年师父和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你好好学拳,会打拳走到哪儿都有朋友,老了不寂寞。现在想想,老人家说的太对了,退休后我离开了家乡,离开了老朋友老同事,来到了陌生的城市,因为有太极,所以能结识这些新朋友,这真是一件让人快意的事。
每天我们一起练拳,共同享受着行拳的乐趣,有时还相约一起出游,不但拳技有了进步,同时也收获了友谊,收获了快乐。

作者简介:竹影,职业:教师。现居青岛,爱好文学、音乐、太极。愿用文字及音乐给生活带来美好。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投稿!
审核编集:平安是福 清荷万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