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束喜慶的報春花
一一為于學忠散文集《蓋州情韻,流淌千年的風雅》序
文/徐鳴幽(遼寧營口)
我個人以為,人要有一顆平常心,這樣才不會為瑣事所累;但如果站在整個社會的角度,恐怕還得有一顆憂國憂民之心,胸懷天下,略盡一點“匹夫之責”。如此,當你能夠有時間回首往事之時,便能欣慰於自己的“不白活一回”了。
這世上的人,大多為平常之人,且不大肯付出太多的辛勤,故而平生默默無聞,赤條條來去,在意的人不多。但如果一個人本就天資聰慧,後天又願意像蜜蜂一樣對待生活,那他如果在某個領域、某塊地面上有所建樹,恐怕一點兒也不奇怪。比如小我五歲的于學忠摯友,就應該算得上這樣的一個人。去歲冬日剛剛參加他的《歲月深入是芳華》作品研討會,今年剛一開春,又收到了學忠第四部文學作品集即將付印的好消息,真的略感意外!
現在,學忠兄弟的《蓋州情韻,流淌千年的風雅》文稿就在我的面前,我開始一一細細品讀,和他一起重新走進蓋州的前世今生。杜甫說: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艾青說:為什么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都說文如其人,學忠的文字中,天生就帶著大氣,像極了他的為人處世風格。他對家鄉的愛,濃鬱熱烈、情真意切;他對生活的思考,視角獨特、見解不俗;他對文學的執著,富有詩情、更具畫意。一個真實的蓋州、一個純樸的蓋州、一個浪漫的蓋州、一個內涵深厚的蓋州,一次又一次地在學忠的筆下鮮活起來、朗潤起來、甜美起來、豐滿起來、洋溢起來、深邃起來。
我和學忠是文友,也是酒友,更是摯友。做人,學忠喜歡直來直去;喝酒,學忠喜歡粗獷豪放;做事,學忠喜歡認真實在。這些,都不難在學忠的字裏行間找到佐證和印跡。你品透了他的人,也就讀懂了他的心——為家鄉做一點兒文化的事。為家鄉做正兒八經的事兒,這一點值得我、也值得所有的蓋州父老好好地思考一番。
待學忠的文集出版後,我想和他再一次地一醉方休,乘著酒勁,我們一起誦讀李白的《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會須一飲三百杯……與爾同銷萬古愁”!
如斯,豈不快哉!

徐鳴幽,男,早期在部隊人事新聞報道工作,到地方後曆任記者、播音員、主持人、黨委秘書、遼寧交通廣播駐營口記者站站長、營口市紅十字會辦公室主任、營口市作家協會秘書長。原為營口交警支隊新聞發言人、營口電視台《交通播報》節目主持人,現任營口市機關事務管理服務中心(市接待辦)辦公室主任,營口市詩歌學會副會長,遼寧省作協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