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中国是个诗词的国度,中华的诗词是民族的瑰宝。从中华经典的古体诗再到如今的现代诗,诗歌伴随着中国的每一步发展。诗,志也。它简短的韵律是许多诗人与文学家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和报国志向的最佳载体。

古有贾探春邀观园众人组海棠社,今有房四中邀请全体师生建绿缘诗社。为践行生态教育理念,给老师和同学们提供创作的平台,房山四中绿缘诗社就此诞生啦!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我们,自然也应该尝试着用诗歌来抒发我们的情感。为了更好地秉承学校生态教育办学思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全校师生根植文学、热爱生活,明确树立“四个自信”,凝聚学校“现代、人文、和谐、健康”的校风文化,房山四中创办了绿缘诗社。绿缘诗社的成立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发展平台,让许多原本“怀才不遇”的老师、同学们,有了大显身手的地方。
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著名文史专家杨亦武先生和著名诗人张文喜先生担任绿缘诗社顾问并出席了绿缘诗社启动仪式。诗社的成立除了得到以上两位先生的大力支持,还邀请到了著名书法家卢景辉先生为诗社刊物“绿缘”题写了书名。绿缘诗社的成立,为房山四中、乃至房山教育界都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文喜老师认为,写诗,重要的是抒发情感。诗与诗之间的差别不在于辞藻是否华丽,而是综合素养的高低。他以钱学森、钱三强为例,告诉我们他们在精通理化知识的同时,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张老师为我们诵读了自创诗歌《最美的诗》,以此告诉我们,写好诗词文章,先要做好人,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我们应投身于生活,才能写出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