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又来访
文:蝶舞清风/评:赵南成/朗诵:翘蔓

芬芳,又来访
文/蝶舞清风
庭前茉莉倾心绽放
清风逐暗香,剪数朵
煮水,沏茶
清丽的花瓣裹着淡绿茶韵
杯中曼妙,释放一室香
浅酌,轻偿
吟首小诗,作幅小扇
画笔染诗章
笔下彩蝶纷飞舞翩翩
落花情,诗画意
时光在指尖溅起小小一朵花
芬芳,又来访

在诸种感觉的穿越中开拓新的美感
——评《芬芳,又来访》
蝶舞清风的 《芬芳,又来访》,此诗画面是轻盈的,节奏是轻盈的,韵律是轻盈的,这些轻盈,摆脱了类似品茶赋诗作画题材的程式化的奢靡和生硬粗俗的脂粉气,而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丽,回归茶的质朴与自然,读罢令人心生怡悦,感受到品茗的高雅和纯真。
这首诗之所以新颖清丽,读之令人怦然心动,如同题目《芬芳,又来访》一样,在嗅觉、视觉、触觉等诸种感觉中穿越转换,形成了情景交融的意境,余意无穷。
第一节剪花沏茶,简洁生动,“倾心绽放"写苿莉开得鲜艳动人,是情景交融的视觉画面,“清风逐暗香”,就是触觉到嗅觉,不但有花之美丽,还有花之芬芳,更有花之动态(清风不断吹送暗香),于是,在突出了这种“倾心”中,“剪数朵\煮水,沏茶”,简洁的叙事,短语(三个词三次停顿)的节奏显得轻盈利索,与前文轻盈的景色融为一体,读之如端杯品茶,一打开就清香扑鼻。
第二节写沏好茶了,“清丽的花瓣裹着淡绿茶韵”,洁白的花瓣、碧澄的茶水,这是色彩的美,“茶韵"是一个比喻,将茶水比喻成诗词歌赋的吟唱,于是,视觉、嗅觉转为声觉,当然“妙曼”,“浅酌,轻尝”的短语,产生轻盈的节奏和画面,有“沁人肺腑”的舒畅和通透感。
第三节是品茗的外延,吟诗作画不是饮茶,但却与饮茶有关,体现了饮茶品茗的高雅。
第四节品茗结束了,但“时光在指尖上溅起小小一朵花”,有感觉(时光看不见摸不着,只能感觉到),有视觉,但更重要的是触觉,“指尖”“溅起”,轻盈的动作,“时光"变成了“一朵小花”,触觉将感觉变成了特写镜头式的视觉,形成了新奇的想像,产生了轻盈亲切的诗意,呼应了题目“芳芬,又来访”。
结尾的写法是将品件的空间位置由近推向远,正如浙江大学教授吴晓所说,这种对我们面前这个世界重新“操作”,即对各种存在关系“进行艺术的改造重置”,“而摆脱常态则可获得新的感觉和印象”,“从而开拓新的审美领域”。所以,《芬芳,又来访》的结尾新颖而空远,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

诗人:蝶舞清风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散文诗学会会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会员、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区作协理事,粤秀诗会副秘书长,微刊编委,签约诗人、作家,入选当代知名诗人。作品多发表于国内外各级报刊杂志及各网络媒体上,多次获奖并入选多种选本。

诗评:赵南成
记者、诗人、作家。曾任广州某报总编辑,广东某大报文学副刊部副主任。现是中国散文诗研究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协会员、南方诗歌文化研究专委会常务副主任、粤秀诗社社长、广东省朗协文学顾问、广州诗社副社长、广州市作协理事、广州二中校友会副会长、广州电大汉语言文学客座教授。有五百万多万字新闻作品、文学作品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诗刋》、《作品》《南方日报》等报刊或网络平台发表。著有三本诗集、两本诗歌评论集。所写评论曾两次次获广州好新闻一等奖,三次获中国老年报协会好新闻一等奖。所著诗歌、散文获国内多种奖项。

朗诵:翘蔓
唱歌、朗诵爱好者,唱歌朗诵带给我无尽的快乐和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有幸师从音乐制作人、导演、中唱广州公司音乐总监、广州视唱文化传播公司CEO、《梦响汇》创始人王厚明老师学习声乐,“学海无涯唯勤是岸”,努力了就会有收获。

都市头条岭南作家编辑:
池朝兴,广州市城管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广东五星志愿者,千岛日报《中华文化》编委,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海珠区作协文创委委员,广州市荔湾区作协理事,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2019 世界华语诗王争霸赛亚军获得者;中国新诗百年征文大赛100位城市文学影响力诗人;“龙盟爱心梦影回廊”诗词歌赋优秀作品百强铜奖获得者。出版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诗歌著作《金色的阳光》,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