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诉衷情令-桂林贵邻战略协作互信
——中俄外长会唔向美欧释放强烈信号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
3月24日中新社北京电 :全球关注的,为期2天的中俄外长会晤3月23日在中国广西桂林落下帷幕。中俄两国外长就双边关系以及重大国际地区问题,尤其是中美高层阿拉斯加“2+2”战略会谈事项,广泛交换意见,达成一系列新的共识。

这是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首次访华;也是继去年9月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访俄后,两国外长时隔半年再次举行面对面会晤。在外界看来,通过这次富有成果的会晤,中俄分别向世界、向彼此、尤其向美欧传递出强烈鲜明信息。
当今世界,正显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人普遍关注,国际秩序在后疫情时代将何去何往?!
笔者提醒读者,中国外交部3月23日夜发布了一则不同寻常的声明。在这份介绍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与前来访华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晤的声明里,第二段的开头是这么一句话:双方相互通报了各自对美关系近况。短短一句话,却意味深长。

世界关注:2021年3月22~23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广西桂林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晤。
——首先,这凸显了中俄两国高度的政治互信。
俄外长来访前,中美两国在阿拉斯加举行高层战略对话。会后,美国拉拢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以所谓新疆人权问题为借口对中国实施单边制裁。同期,美国政府一系列的不当言行迫使俄方召回驻美大使,俄美关系遇到巨大困难。俄外长此时来访,就中俄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战略沟通,不谈及美国是不可能的。因此,双方就近期的彼此对美关系进行通报,既无需遮掩,也顺理成章。

诚如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2日所说,中俄关系的发展,不针对任何特定的国家,我们的关系坦坦荡荡,光明磊落。不像个别国家拉帮结派,有着自己不可告人的阴谋甚至阳谋。
——其次,这彰显了中俄两国的“典范之交”。
今年两会期间,王毅在展望后疫情时代的中俄关系时,提出两国共同打造战略互信、互利合作、民心相通、公平正义“四个典范”,明确指出“‘中俄组合’团结如山,始终是世界和平稳定的中流砥柱”。在此次桂林会晤期间,王毅与拉夫罗夫表示,国际社会都认为:美方应反思近年来,其所做所为给全球和平及发展带来的损害,停止单边霸凌行径,停止干涉他国内政,停止拉“小圈子”再搞集团对抗。近年来,美国在特朗普的治下大搞“美国优先”,令国际社会不堪其扰。拜登政府上台后,又频频游说他国“拉网筑墙”。就在拉夫罗夫来访的同时,不久前刚造访日韩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3月22日,又匆匆飞赴布鲁塞尔,意欲游说欧洲盟国加入美国对抗中俄等国的“小圈子”。而这种所谓的结盟,既非真正的多边主义,也与中俄对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追求大相径庭,有违《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再次,中俄外长桂林会唔强化了中俄两国面对国际变局的战略协作。拉夫罗夫外长此次来访,是全球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俄罗斯外长首次访华。疫情以来,中俄两国守望相助。俄罗斯是第一个派遣防疫专家代表团来华的国家,也是2020年中国高级别团组往访最多的国家;而中国则是向俄罗斯提供抗疫物资支持力度最大的国家。此次桂林会晤,王毅与拉夫罗夫不仅就伊朗核问题、阿富汗问题、缅甸问题达成诸多共识,还就联合国改革、应对气候变化、亚太形势、叙利亚、苏丹等热点问题协调了立场。

此次中俄外长会晤被外界普遍认为时机特殊。尤其几日前,中美两国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刚刚结束了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中美“2+2”高层战略会谈,让此次会晤更为各方瞩目。会晤首日,中俄外长首先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了战略沟通。无论是相互通报各自对美关系近况,还是对伊朗核问题、阿富汗和缅甸等热点的关注,均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中俄作为世界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胸怀和担当。
两国外长共同签署并发表《中俄外长关于当前全球治理若干问题的联合声明》,阐释“人权”“民主”“国际秩序”“多边主义”四个概念的正确内涵。在联合声明中,中俄开宗明义谈人权,明确“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摒弃借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和搞双重标准”,主张世界大国应“带头维护国际法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持“践行开放、平等、非意识形态化的多边主义原则”。
观察家认为,这是面对近期一些国家搞“小圈子”,拉帮结伙的集团政治,中俄以罕见的国际联合声明文件表明鲜明态度,阐明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在国际事务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为新时代大国关系。
观家家认为,中俄关系有其内生动力和独立价值,两国发展不以别国为敌人或对手。中俄关系的走强也在为更好践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及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发挥积极作用。
事实上,多年来中俄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在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框架内提出更多中俄倡议,彰显维护了全球战略稳定的决心和意志,成为守护世界和平稳定的中流砥柱。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桂林,中文谐音“贵邻”,两国外长会晤的地址为何会选在桂林一度引发热议。作为友好邻邦,今年是两国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周年,在这一关键时间节点举行中俄外长桂林(贵邻)会晤对中俄关系未来走向意义重大。对此,王毅直言“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俄之间的全面战略协作只会加强,不会削弱,只会拓展,不会收缩。”在两国外长共见记者时,王毅阐释中俄四点战略共识和四大努力方向。从“在核心利益问题上做彼此的坚强后盾”到“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从“在发展振兴道路上做彼此的重要伙伴”到“在国际事务中做维护公平正义的中流砥柱”。在观察家看来,四大努力方向也让中俄未来合作路径更为明晰。

王毅在会晤中以桂林山水作喻,称赞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同样“甲天下”。如今中俄关系已发展成为互信程度最高、协作水平最高、战略价值最高的一对大国关系,成为国际交往中大国关系的典范。
近20年来,中俄在双方条约引领下使双边关系健康发展,成功解决边界问题,务实合作稳步推进,确保地区稳定与发展,为世界和平作出重要贡献。一系列亮眼的数据也见证着中俄两国的务实合作。2020年双边贸易额达1077.65亿美元,连续三年保持千亿水平。中国连续11年成为俄最大贸易伙伴国。2020-2021中俄科技创新年全面启动,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业态合作方兴未艾。
疫情期间,中俄团结抗疫也照亮了全球疫情蔓延的“至暗时刻”。两国在疫情最严峻时互施援手,成为新冠病毒击不垮的卫生健康共同体。

后疫情时代,中俄两国协作如何行稳致远?此次会晤亦给出明确信息,中俄已商定将条约延期,并围绕庆祝条约签署20周年这一主线,推动新时代中俄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笔者认同:2021年对中俄关系是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中俄将共同纪念《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共同规划未来战略协作。经过此次中俄外长桂林会唔,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更强大生命力,在条约精神引领下,中俄战略合作没有止境,没有上限。特赋《诉衷情令》为评为记。
经风餐雪斗寒霜。
西北聚群狼。
漓江和暖山水,
手握手、贵邻长。
天下事,
见阳光。
斗俱伤。
中俄携友,
典范之交,
侠义肝肠。
——2021年3月25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