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钟梓轩
生命即存在,存在即永恒。 存在,首先指向时间之维,虽然我们把时间划分为“过去、现在、将来”,但是时间本身,不分彼此,生生不息、绵绵相续,一秒连着一秒,绝无中断。 不论我们如何思考时间,定义时间,时间本身,并不是自得其乐、也不是独善其身,而是随时敞开胸怀,静静等候着人参与其中。
如果没有人的参与,时间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时间是为人设立的,人却不是为时间设立的。人如何参与时间,在于喜悦而幸福的创造人生。 喜悦而幸福地创造人生,同时发生在空间之中,时间让人感知到生命是一个过程,空间则让人有归属感。空间,是“存在”指向的另一个维度。 时间、空间的交汇之处,如果空无一物,世界将变得毫无意义,因为意义的归宿必然也是永恒。我们——人,站立于斯,正是时间和空间的交汇点,原因乃是:人的灵魂超越时间和空间而存在,人的肉身,则同时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这是人的悖论、同时也是人的伟大。人认识到自身是有限的,但是向往无限;人感知到自己不完美,却深信不疑有完美存在;人意识到人生有诸多的遗憾,但同时也能体验到人生的意义足以让人无怨无悔…… 现代物理研究表明,时间具有“对称性”——由公元元年把时间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同理,世间万物也是“一一对应”的,有光明就有黑暗,有慷慨就有吝啬,有高尚就有邪恶……从而引申出关于人最本质的命题:喜悦是愁烦镜像,幸福是痛苦的镜像,存在是虚无的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