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学
\ 【筑迹文学】过时又坑人的养老文化作者 胡说胡又说
【筑迹文学】过时又坑人的养老文化作者 胡说胡又说
精华
热点
21-03-23 20:22
86551
阅读
关注
过时又坑人的养老文化
恐惧时间的快速,恐惧老之将来,恐惧生命的如此短暂。说和不说,都在每个人的潜意识中流动。
对生命的认识,年少和年青时沒几人是清清楚楚的走过来的。待到办了离职手续,领了退休证,到了公交车上有人让座,到了旅游景区出示身份证可以免票或折半票,儿孙们像端着易碎的器物对待呵护时,突然才明白了,自己老了。
老了怎么办,社会早划了60岁的界限,不知道哪个朝代讲出来,一个花甲完蛋了。实际上人的寿数是两个花甲,完整的应该活到120岁。但千百年来只有稀有的几个人能摸到百二十的天花板。中国人的寿命指数是依照孔子孟子的寿数划线,”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科学的数据衡量,事实上是说73岁活到应该寿命的6成,84岁是活了应寿的7成。真正讲高寿,是96岁,人走了8成的人生路,多少才够本。
老,是被灌输的文化。
从人类进化的阶段看,野生狩猎时代进化到农耕文明,蒙昧无知时代又逐渐发展到现代文明,人生存的条件渐渐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人的寿命线一直在延长。特别是2000多年前人类出现了一批圣贤,哲人,挖掘出人的精神世界,人开始重视灵魂,开始驾驭自己的情绪,情感。人自身多了一种力量,即文化的力量。中国和古埃及,古印度人等古老文明的国,创造出各自独有的宗教信仰。人越来越走向完善。
认识世界的科技一步步剥离出自然的真相,也一步步找岀人自身的本相。半个世纪前,我们的无神论者还大讲破除迷信,不信神鬼。突然有邪门的科学家说,捕捉到了灵魂,连中医说的看不见的身体藏象也能看到了。接着又是量子引力波,波粒二象性,暗物质暗能量,薛定谔猫的试验,还有平行宇宙的揣测等。人身上的各种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正在一步步揭示。
每一阶段的文化,都是每一阶段社会的说辞。美国谷歌的科技疯子库兹韦尔前2年就大放厥词,说人类在2049年之后,将不死,将永生。科学家说话不会凭空扯淡,总是掌握了些我们不知道的神秘。反正是好消息,听了人人兴奋的不得了。
人类在前行,科技在发展,许多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需要继承,更须批判性的吸收。一古脑儿沿着老路爬行,捧住某些圣贤的经典金句不放,不加任何思考的吸收,有时会很愚蠢。
中国的养老文化一大堆。只要你到了花甲年龄,全体人民就告诉你,不要多想了,不要多干了,体面的领到退休工资,过逍遥自在的生活。一句话,享清福。
享清福,是养老文化的核心。
享清福,就是放下人生的各种体验,一心钻在自家的窝里悠哉的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般的神仙生活。谁知道陶渊明是人生不得志,才走的这步无奈的棋。
享清福在农耕时代,是一个人的圆满结局。农耕时代没有退休金,只有拥有大片土地的人家才有条件说清福。中国人吃粮不缺,饭桌上天天有肉,只是近几十年的现实。
半个世纪之前,几千年来的中国人一直在饥饿线上挣扎,靠天吃饭,靠双手经营人生,经营家庭。识字读书是奢侈品。无论男丁还是女人,有了力气就下地劳动。面朝黄土背朝天,耕作营生,一辈子的受苦宿命。生活物质条件艰苦,更没有几分打磨精神的力气。而且寿命普遍低,活的个一把年纪,年过半百就是较长的寿命。如果奔到60岁,有儿孙抚养,能不用起早贪黑的上工,那就是希望的享清福。
享清福是过去时代的养老文化。不再劳动,坐在炕头上有现成的饭食,直到终老前衣食无忧,那是修下的福。实际上我们在世的老者还有回忆。享清福的稀有,过去生活所迫,七老八十的扛镢头上地的很多。
今天的生活与过去有天壤之别。现在再提享清福,过时过气,负面能量很大。
在物质相对充裕的年代,吃穿已无忧。再贪婪的人,欲望旺盛的,到了老年也会看开人生,也会沉淀下来思考生命的意义。生活在今天,人们的生活差距不再比较谁家的仓库里有粮,谁家有多少财富。对于年过6旬的人来说,健康长寿成了追求的终极目标。
今天国人的身体强壮,得益于生活在一个和平宁静的时代,生活在一个四面温暖的好社会。文明最有含金量的成果,体现在身心健康,寿命普遍延长。科学早已证明长生不老的炼丹药是不存在的。人早晚逃不脱终结的一天。所以人类的宗教香火旺盛,生死轮回,末日审判,谁敢说不存在?
死是活着的另外一种形式,转世轮回,正被科学界努力在验证。
现代人追求生活的幸福,如果再拿老辈人的养老标准,享清福,如此衡量就很低级。享清福,是物质层面的意思。
现代人是人类文明的升级版,幸福的标志已上升到精神的层面。人们不但追求健康长寿,多活一年赚一年。但更讲究生命的质量,活的内在,活的充实。
过多的讲养老文化,只能让老年人难堪,经常性的说老,让老年人被文化包围。你缺少了自己的选择,必须老,不老不行,享清福去吧。象美国一样还想选总统,做你的黄粱梦去吧。
养老,康养,近几年尤其时髦,铺无盖地的关心老年人,社会从来没有过。处处感觉到关爱和温暖。温暖的多了,掺杂了很多虚伪和抛弃,比冷酷更可怕。
有时候散步时突然想,在养老文化的包围之中,自己无疑老了,怎么感觉整个世界都好象进了老年,都在搞康养,都在弄老年文化。又觉得大家都掉在陷阱中,不说儿童,不说教育,不耽心后一代。量子文化告诉我们,信息文化主导人类的方向。都念叨老,全社会的心态不老才怪。
让老年人享清福,这是中国特色的文化。去过欧洲,日本等早年发达的国,可能他们从农耕社会拔出来的时间早些,对享清福似乎没多少感觉。在洋人的城市里旅游,到处可见生气勃勃的老年人在工作。美国没去过,但都看到了,特朗普70来岁,拜登总统快80岁了,还象儿童一样掐架,公鸡一样吵闹。说明什么?说明不懂中国人的“享清福“。撇开其它单纯生物意义说话,说生命,说生活,说人生,人家的哲学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从没把年过6旬的人赶到圈里,早早剝夺了努力向上的权利。
享清福,什么意思,就是舒舒服服地活,在温暖的房子里,吃上保健品,开开心心的散步,唱歌,吸上新鲜的氧气,目的是什么,说出来很不好听,等S。
这也是大医疗产业,大健康产业,地产业给老人共同设计的养老文化。大健康让你经常去体检,医生在那里等着消费的病客。不让你花钱,谁去养活庞大的医护产业。
由养老做由头,现在延伸岀来的发展产业叫康养。康养不会围绕中青年说话,消费对象也是老年人。康养产业吆喝多,发展慢。为什么,人的本性,老年人算计的精细。贪财怕死不瞌睡,轻易掏老年人的腰包难。
国人的老年文化其实很残忍。早早的剥夺了中老年人的存在感。享清福,就是尽早地将中老年人边缘化。许多人才年过5旬,就慨叹要老了,快退休了。下一步怎么活,抱孙子,装孙子,在家做媬姆。
社会只有少数的人理性设计老年生活。这些人包括一些幸运的民营企业的业主。他们有自己的事业,只要身体允许,可以象李嘉诚一样干到90岁。还有些手艺人,科学和艺术工作者。比如老顽童艺术家黄永玉,96岁了还在辛勤创作。
这些有较强文化独立性格的男女,不受享清福世俗文化的干扰。不但主动延伸了自己的职业长度,生命丰富多彩且有意义。而且身体状况不错。相对生命的力量强大,也能活个较大的岁数。
网络上有几类大热片区,其中有一类是广泛传播的养老文化,享清福仍占主流。表面正能量十足,孝道充分,尊老爱老。如果有人胆敢反对老爹娘享清福,那是大逆不道。
这些问题有些人也看出来了,于是比较外国的老人编了段子:
日本的老人忙着找工作
法国的老人忙着找对象
美国的老人忙着竞选总统
中国的老人忙着养老
养老,养老,越养越老。如果你不老,社会的岗位就腾不出来,年轻人的枪在后面顶着。如果你不老,抗氧化延寿命的药卖给谁?你不老,养老公寓卖给谁?你如果不老不休息,儿女生下的娃谁看护?
现在的人到60岁精气神充足,敬业老到,各方面成熟,可惜是养老文化灭掉你不商量。
世界不光是年轻人的世界,也属于老年人。年轻人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老年人的暮气沉沉是文化的过错,也是自甘堕落。老年人照样可以拥抱春天,与新春共舞,安排自己新的生活。
如果没有追求,那就不谈了。有的人年轻时就没努力过,庸庸碌碌混了一生。也是人生的一种价值观,享清福正合我意了。
人类文明进化到今天,精神是人的一种力量,谁也不否认。谁要选择尽快地放弃事业,手里没干的,心里没想的,说自己不行了。很对,你很快就会不行了,很快就会成为医疗产业的忠实消费者。
在诸多健康而长寿的人群调研,科学给容易带来的长寿元素排了行,首要的不是饮食和运动,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实际说的是人的学习能力,有质量的社交圈。跟的上时代,有人际圈,学习,精神养料太重要。
事实是多数老年人放弃了学习,选择了享清福。因为学习,吃苦,本身是反人类,反动物本性的。没有目的的行为,自觉更难。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只是在嘴上。
享清福的养老文化,明显已是过时。老年朋友要强大,要健康长寿,没有适应时代的新型思维,吃亏的是自己。享清福,及早地清空思想,清空烦恼压力,生命将不堪背负任何不测,应付不了无常的人生变化。
世事是无常的,变化的,生命在于新陈代谢,需要不断的吸吮能量,才会获得健康和长寿。把老年人钉在享清福的十字架上,坑人不浅。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取消
确定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1910751.html